如何科學養娃?這份「3-18歲孩子成長說明書」,越早知道越好!

2022-05-17     未來春藤

原標題:如何科學養娃?這份「3-18歲孩子成長說明書」,越早知道越好!

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的禮物,但沒有自帶成長說明書,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手忙腳亂,容易出錯。

我們邀請了Wendy老師、叮噹老師及來自中科院和北師大的幾位老師,總結了這份「3-18歲孩子的說明書」,指出了不同年齡孩子的典型特徵,並劃出了各階段的養育重點,幫助家長提前了解,儘早準備。

一、3歲的孩子:低幼叛逆期

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會總是聽從家長的建議,時常會因為自己的要求或願望沒實現而發脾氣。

生理

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好動,容易脫水,要確保孩子一整天有足夠水量的攝入。

孩子會小病不斷,比如感冒,咳嗽,結膜炎,甚至反覆腹瀉或嘔吐。輕微疾病有助於孩子產生對抗常見疾病的抗體。

心理

發脾氣能幫孩子學會如何應對失望,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給他講道理,因為他基本聽不進去。當情緒平復後,孩子會告訴家長他的感受,這個時候便可以幫助他控制情緒了。

3歲孩子需要家長的關注,如果他表現好卻沒有被家長注意到,那他就會試探著惹點兒麻煩,看看家長會如何反應。

學習

3歲孩子對一切充滿好奇,喜歡問「為什麼」,不管孩子的問題多無聊,家長都請儘量回答,鼓勵孩子探索求知。

3歲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在3分鐘左右。盡力鼓勵孩子集中注意力,但也不能強迫他一直專注做某件事,當他感到厭煩時,一定要停止。

溝通

儘管工作繁忙,每天也要儘量陪孩子15-20分鐘,讓他感到不管家庭生活多麼繁忙,他對家長來說都很重要。

孩子到3歲時,家長可以給孩子開始做親子閱讀啟蒙和英語啟蒙,培養孩子視聽和專注力的習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了解書本,愛上書本。

二、4歲的孩子,語言表達飛速成長期

孩子開始掌握更多的詞彙,能夠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描述事情發展的經過。

生理

如果孩子6個月來長高不足2厘米,應該向相關醫生諮詢。

孩子平均每年會感冒6-10次,每次感冒最多會持續3個星期,不用過度擔憂孩子的體質問題。

孩子語言能力發育的時間各不相同,男孩和雙胞胎的發育普遍較晚。當然,也應及時諮詢相關醫生,確認是否存在問題。

心理

4歲孩子開始學習如何成為別人的好朋友,需要逐漸掌握的技能包括善於傾聽、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懂得分享等等。

4歲孩子仍在摸索怎樣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多孩子很聒噪也很獨斷,家長要以身作則進行禮貌行為的引導,比如提要求時說「請」和「謝謝」。

學習

書籍是孩子最好的夥伴,家庭中要經常進行親子伴讀,讓孩子愛上閱讀,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做鋪墊。

4歲孩子已經可以建立起一些良好的家庭勞動習慣了,比如把東西弄亂後自己收拾好。

溝通

教育方面,父母要統一戰線。如果某些事情母親不贊成,父親也儘量不贊成,不然孩子會弄不清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如果父母存在分歧,儘量避開孩子私下達成一致。

三、5歲的孩子:親子關係最親昵融洽期

孩子學習新技能的速度很快,能力變得更強,也更獨立。5歲的孩子開始更容易理解家長講的道理,從而接受家長的建議。

生理

孩子的臉會逐漸瘦下來,因為肌肉取代了脂肪,很多孩子這個時期的相貌會保持到青春期。

孩子的肌肉力量和協調能力都在不斷增強,家長可以考慮帶孩子參加一些運動課程,如游泳,滑冰或跳舞。

心理

5歲孩子會做出很多簡單粗暴的行為,比如打人或破壞東西,這很正常,家長儘量引導孩子使用語言而非攻擊性行為來表達自己。教育孩子如果無法解決問題,一定要向大人尋求幫助。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止想得到家長的關注,還需要家長的肯定。如果有可能,當孩子請求家長看他時,一定要停下手裡的事情,專心致志地注意他。

學習

孩子注意力一般在10分鐘左右。家長可以給他大量的桌上活動,比如畫畫、橡皮泥,培養他坐定並專心做事的能力。

溝通

在多子女家庭,儘量不要拿孩子互相比較,這樣會讓孩子間的敵對變得更嚴重,同時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四、6歲的孩子:乖巧叛逆矛盾期

孩子可能開始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了更堅定的主張,比如自己想吃什麼,想穿什麼,也願意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家長協商。

生理

6歲孩子生長速度應該是每年長高4-6厘米,而體重變化則不一定,比如一場疾病導致體重減輕,一段時間暴飲暴食體重暫時增加。

相比於其他孩子,如果你家孩子身體協調能力差,動作笨拙,尤其是其他同齡小夥伴輕易完成的活動他做起來很吃力,需要向醫生諮詢。

心理

多子女的家庭,孩子希望得到公平的對待,而他的所作所為涉及兄弟姐妹時,他會對家長的態度反應十分敏感。

6歲孩子開始維護自己的權利、形成自己的愛憎,他不會按照家長的安排全盤照做,而可能會堅決拒絕,甚至開始和家長爭論。

學習

6歲是學習騎自行車的最佳時期,家長要確保他的學習用車與他的身高相匹配。

6歲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在15分鐘左右,孩子認知水平開始發生改變,是進一步發展閱讀能力的最佳時機。

溝通

和孩子討論身體的變化,以及每個人身體的不同,同時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孩子會持續犯錯,實施一定的懲罰很有必要,但懲罰的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時間的懲罰會讓孩子產生怨恨,也無法給孩子機會顯示他能及時改正或表現得更好。

五、7歲的孩子:抽象思維發展期

幼升小階段,學習習慣驟變,孩子開始從通過感官感知世界慢慢向通過抽象的書本文字或符號去進一步探知世界轉變。

生理

一般女孩的發育速度要比男孩快,不要拿孩子的生長狀況與其他同學過多比較。

大多數7歲孩子需要11小時的睡眠,經常晚睡會損害孩子的健康。

心理

最苛刻的言語傷害往往來自父母的負面評價,家長不要當眾,尤其是孩子朋友面責備他,可能會傷害他的自尊,招致他的挑釁,而不會讓他改正自己的行為。

朋友對7歲孩子很重要,家長要認真看待他與朋友之間的爭論,哪怕他們爭論的事情在家長看來微不足道。

學習

孩子的讀寫能力逐漸提升,如果別的孩子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遙遙領先,你的孩子認清字母和數字很吃力,需要和老師溝通孩子是否有誦讀困難。

孩子每天可看1個小時以內的電視,不過建議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看並討論,這樣可以促進語言能力以及批判思維和理解力的發展。

溝通

孩子從父母的行事方式中學到的東西,要多過從父母對他說的話中學到的,他會照搬家長解決問題的方法,複製家長的價值觀,因此言傳身教很重要。

六、8歲的孩子:思維活躍期

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和接受挑戰,喜歡有自己的空間。

生理

孩子容易養成久坐的習慣,要多鼓勵孩子適時運動,應該每天至少鍛鍊30分鐘,最好是1小時。

孩子每晚仍然需要10-11小時的睡眠,孩子常因為興奮、打遊戲、看視頻等原因晚睡,家長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心理

許多8歲孩子都渴望受人歡迎,希望加入一個團體,獲得歸屬感。如果孩子總受到冷落,在身體或言語遭受個人或群體的攻擊而感到傷心和痛苦,這種情況應視為欺凌,家長必須儘快採取行動。

學習

不要用別人相同的標準來批判自己的孩子。8歲孩子的才能體現在文學創作、音樂、科學、繪畫等多方面,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嘗試,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並堅持。

家長應該給8歲孩子戴一塊手錶,這樣有助於他負責任、按時完成各種事情。

溝通

培養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感,比如參與家務活動,一起做飯,從側面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不要為了讓孩子感覺舒服而謬讚他,一定要在他把事情做好,且為之付出努力後再表揚,也要讓孩子明白他不可能事事擅長。

七、9歲的孩子:獨立執著期

孩子開始更加獨立地思考問題和做事,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他需要在家庭的需要和對獨立的渴望之間找到平衡。

生理

大部分女孩在10-16歲出現月經初潮,家長要提前幫孩子了解相關知識,以及應對措施。

大約70%的孩子需要接受口腔正畸治療,比如矯正歪斜的牙齒。在8-14歲進行口腔正畸治療效果最好,痛苦也最小。

心理

9歲孩子能更好地洞悉別人各種複雜的情感,也能忍住不吐露自己的觀點以示禮貌。

學習

9歲孩子能否清晰自信表達是關鍵,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文藝類的表演或接受系統的演講培訓,多鼓勵孩子在家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

相比於學習,上網看視頻會成為9歲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家長需要監督播放內容,確保內容適合孩子觀看。

溝通

9歲孩子會模仿學校同伴或電視里一些人講粗話,並認為很酷,家長要適當干預,讓孩子明白尊重他人以及保持個體獨立性的重要性。

這個時期家長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假如其中一個不成功,還有其他的興趣可以發展。

八、10到12歲的孩子:青春期過渡期

孩子叛逆初現,既想要成人的自由,又不想承擔成人的責任。

10歲孩子

生理

孩子每年會長高4-6厘米,男孩比同齡女孩個子矮是正常現象。

10歲孩子時常會做出懶散的身體姿態,「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同時在這個階段培養良好的身姿十分必要,家長應該適當干預。

心理

10歲孩子開始將自己與別人進行比較,家長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弱點,設立適當的目標並做好實際可行的規劃,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

若孩子對往常喜歡的事情不再感興趣,睡得過多或過少,還會說起死亡或自殺,這樣的情況超過兩個星期,家長就應向心理專家求指導了。

10 歲孩子對隱私強烈渴望,如果家長沒得到孩子允許,不要私自翻查孩子的物品。

學習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幫助鄰居、社區做一些義務活動,比如幫助打掃社區衛生,籌辦義捐活動等,從而逐漸具備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溝通

部分10歲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機,家長一定要定下手機使用規則,比如吃飯或做作業時必須關機。

11歲孩子

生理

女孩會先於男孩進入青春期,身材會發生變化,她有時會對這些變化感到難為情,父母尤其是母親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孩子積極自信面對變化。

女孩在11-14歲時,生長速度達到高峰期,每年最多能長高9-10厘米。

心理

孩子在學習自己思考,有時會很固執、好爭辯,這是他正在長大的標誌之一,並非是孩子變得不可理喻。

部分孩子開始與異性建立親密的友情了,這個階段任何關係都是相對單純的,但家長要關注情況的進展。

學習

若孩子表現不好,單純用懲罰威脅不起作用,表揚、額外的權利或美食最有效。

協助孩子有規律地學習或複習,並制定日程表,提醒他不管考試成績如何,父母都愛他,只要他努力了就要表揚他,但不要在他取得高分時給他巨大的獎勵。

溝通

當孩子開始獨立思考時,很多時候可能會不接受意見或建議,家長一定要溝通並善於傾聽。壓制和剝奪孩子表達意見的權利會阻礙他的獨立思考,甚至引起他的衝撞。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經常犯錯。雖然家長不想看到孩子處境艱難,但也要允許他犯錯誤,並處理由此造成的後果。

12歲孩子

生理

12歲女孩差不多都處於青春期了,很多同齡男孩的青春期才剛開始。

12歲時大腦中白質的生長逐漸停止,不費力就能學會語言的能力逐漸消失。

心理

很多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和父母交流,他們害怕父母反對他們的意見,也不重視父母的觀點,他們渴望保護隱私以及試探父母的接受限度。

學習

體驗式學習是促進學習的手段之一。課本知識難免有些枯燥,通過探索周圍的世界,比如旅行,逛博物館,能夠加深孩子對知識的理解,也能促進雙方的溝通。

使用網際網路收集信息、驗證事實非常方便,但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同時要多使用圖書等其他資源,與同伴有充分的面對面交流。

溝通

經常與孩子就熱點話題進行討論,幫助孩子探索價值觀,找出自己的立場,培養判斷對錯的感覺,並在對事情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看法。

九、13-18歲的孩子:青春期

13-15歲孩子處於青春期前期,16-17歲孩子處於青春期中期,18歲屬於青春期後期。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中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也是叛逆、早戀、厭學、遊戲、打架、輟學等問題的高發時期。

家長先要充分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徵,才能夠讓理解多過憤怒,讓體諒多過失望。

13歲孩子

這是一段情緒起伏劇烈、精神壓力大的時期,情緒可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孩子的行為。

生理

大部分男孩會在該年齡段進入青春期,他的肌肉群開始增加,但身體卻變得更瘦。

很多青少年喜歡靜坐不動,但活潑好動的孩子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低,心智和情感也會更加成熟,家長要督促他們多鍛鍊。

心理

來自同伴的壓力會影響孩子的抉擇,他很可能會「從眾」,因為「所有人都這麼做」,家長需引導孩子始終擁有並堅持積極的價值觀。

學習

大部分孩子從小學進入初中會面臨更大的學習壓力。13歲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抗壓能力有限,需要家長介入幫忙,做好情緒梳理,以及時間規劃引導。

溝通

家長需要向孩子傳授有關性健康的知識,尤其是女孩,教會她們保護好自己,避免懷孕。

14歲孩子

14歲孩子獨立性進一步提升,自尊心增強,表面上好像什麼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

生理

如果女孩14歲還沒進入青春期,家長就應該去諮詢專家。

男孩的生長速度一般在14歲左右達到峰值,不過有些男孩可能14歲以後才進入青春期。

心理

青春期孩子體內激素變化和戀愛的影響,孩子情緒變化會很大,這是正常現象。

學習

14歲孩子大腦中負責規劃和排序的部分未完全建立聯絡,不可能凡事做到井井有條,家長不必苛責,同時協助他做好規劃以及排好優先級。

溝通

一遍一遍重複指令沒有效果,孩子也不會搭理家長,儘量找一個孩子相對空閒和放鬆的時間,和孩子深入溝通。

15歲孩子

絕大部分孩子已經完全進入青春期,他們已經建立了很好的獨立性。

生理

不少女孩已經停止長高或長速緩慢,不少男孩在這個階段迅速長高。

心理

孩子獨立性進一步提升,喜歡自己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渴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尊重與理解。

學習

學習興趣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也開始相對穩定。觀察力接近成人水平,已具備抽象思維、抽象概括的能力。

溝通

家長做好「合作夥伴」的角色,全力幫助孩子為中考做好準備,了解他當下學習情況和狀態,一起設定目標,協商方法。

16歲孩子

孩子情感變得內隱,即內心世界活躍,外部表現卻不明顯,這些特點常阻礙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了解。

生理

不少女孩在15-16歲,身高達到最大值。

心理

自我意識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顯著發展。

學習

與初中相比,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大、跨度大,很多學生上課能聽懂,但成績不理想,一定程度上是學習方法、時間規劃、學習習慣等方面出了問題。

溝通

對於不太擅長溝通,控制不好自己情緒的家長,可以定期嘗試書信、郵件或發訊息等方式和孩子溝通,溝通內容經過深思熟慮會更有效,也避免無謂的爭吵。

17歲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壓力大,睡眠不足,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易受干擾、經常幻想將來等。

生理

大部分男孩在該年齡段身高達到最大值。

心理

17歲孩子容易茫然,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受挫,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

學習

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偏科現象嚴重。

溝通

家長要多與老師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當下情況,在調整自己心態的同時多關注孩子心理狀態,切勿因自己的焦慮影響到孩子。

18歲孩子

隨著升學考試的臨近,很多孩子的思想壓力和情緒波動都會比較大,出現信心型、迷茫型、放棄型三種形式的分化。

生理

由於學習壓力,不少孩子缺乏睡眠,或缺少運動鍛練,處於亞健康狀態。

心理

18歲孩子的社會意識已近成熟,並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社會現實問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學習

孩子學習基本進入平穩期,也仍然不乏後來居上,彎道超車的現象。

溝通

家長多給孩子鼓勵,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高考/留學申請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以及提前準備的重要性,以此減少恐懼和焦慮。

養孩子是一場修行,讀懂孩子是父母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收好這份「3-18歲孩子的成長說明書」,並歡迎轉發,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支持孩子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de29e7dda48d167ae3bffbebea9e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