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困境:EQ系列敗退,油車自顧不暇

2023-12-01     中車網評

編輯導語:在奔馳電動車產品遲緩,燃油車發展不順利的境遇下,奔馳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在新一代電動化產品出來之前平穩渡過。

這兩天汽車圈最火熱的新聞莫過於,奔馳和寶馬聯合宣布,雙方將以50:50的股比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在華運營超級充電網絡。這一舉動被解讀為雙方在華的抱團取暖,畢竟雖然奔馳和寶馬在燃油車市場都是「巨頭」的存在,但是電動車市場上實在談不上成功。

尤其是奔馳,在經歷工廠陸續停產、「叫停」EQ產品等一系列舉措後,我們更願意將奔馳的這一舉措理解為,在國內電動車領域多刷一點存在感,為2025年後的背水一戰爭得更多的籌碼。

奔馳叫停EQ系列止損

今年10月末梅賽德斯-奔馳公布了其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由於電動車市場價格戰慘烈、供應鏈挑戰以及匯兌損失,該公司三季度營收、利潤雙雙下滑。根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奔馳EQC雙電機版本的裸車價直接降至38.42萬元,降幅高達18萬元。而旗艦車型EQS的平均價格降幅也在20萬左右,其他車型也均有幾萬到十幾萬不等的優惠。

而即便是優惠幅度如此之大,奔馳電動車的銷量仍不見起色。根據數據顯示,奔馳旗下五款產品在10月份累計銷量僅為1928輛,每款產品平均幾百輛。且在五款車的全生命周期中,單車最高月銷量不過千餘輛,個別月份里一些車型的銷量甚至跌至過個位數。

一位接近奔馳中國的工作人員透露:「奔馳叫停了EVA平台電動車的大部分MOPF。」他表示,由於EVA平台的四款電動車銷量失敗,奔馳決定及時止損,四款車的大部分改進項目被叫停。EVA平台承載了奔馳在售的主要電動車型,包括EQA、EQB、EQC、EQE和EQE SUV幾款產品。

「明年EQ產品依然有改款車型的發布計劃,但改進的幅度會比計劃的小很多。」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隨著大量改進項目被叫停,改款產品所能做的升級幅度很小。在他看來,本次「叫停」項目更像是一次及時止損,畢竟改款壓力小了需要投入的也會相應變少。

在叫停EQ系列的同時,奔馳也確定了下一代電動化產品架構——MMA架構,且已經確定該架構下的六款產品,但遺憾的是,這六款產品將於2025年後陸續推出。上述人員透露,不只是MMA架構,奔馳準備了四個全新平台,並已做好了2025至後續數年的新產品規劃,這意味著奔馳將轉型的全部希望,寄託到2025年才會發布的下一代電動車上。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奔馳現有的電動化產品在市場上不管是銷量還是口碑都基本宣告失敗,將目標錨定2025年之後就意味著奔馳將幾乎放棄2025年之前的中國電動車市場。

油車能否扛起重任

而在此之前,奔馳想要維持著在華的市場聲量,只能靠燃油車。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段建軍稱,未來一年中,北京奔馳會在提速「全面電動」戰略願景下,採取「油電雙行」的產品方針。

EQ產品失去希望後,繼續靠油車支撐,是北京奔馳無奈的選擇。

油車產品中,北京奔馳今年4月完成了全新GLC的換代上市,全新奔馳E級車將在今年底上市——按照計劃,這可能是奔馳油車產品的最後一次大換代,此後將只有小改款。

在北京奔馳的產品序列中,GLC和E級車幾乎是最重要的兩款產品。兩款車的主銷價格帶均在50萬元上下,分別是北京奔馳SUV和轎車兩大產品序列中的品牌和銷量雙擔當。今年前10個月北京奔馳總銷量49.6萬輛,其中奔馳E占據11.8萬輛,GLC占據8.9萬輛。

然而,換代後的GLC處境並不好。4月上市的全新GLC,次月即開始了3萬元以上的終端優惠幅度,隨後逐步放大至5萬元左右。即便如此,GLC依然不穩健。今年10月這款車的銷量為7001輛,比去年同期凈減少5000輛,銷量同比下滑41.7%。

而搶走GLC份額的,是國內新造車。理想L7、L8、L9三款車是GLC的直接競品,目前月銷量接近4萬輛。

而這樣的場景也不僅僅發生在GLC一款車身上,奔馳E的銷量在今年也經歷著較大的波動。數據顯示在今年5月份,奔馳E的銷量還可以維持在1.5萬輛左右,到了10月份其銷量只有1.1萬輛,相差4000餘輛,而這還是在奔馳E級車型終端優惠月6.5萬元的情況下。

「全新E級車上市以後,新車短時間不會給出促銷政策。」接近奔馳的銷售人員表示,這意味著,新車上市後,短期內給北京奔馳銷量帶來的不會是提振,反而會是拖累。

從銷量數據上來看,奔馳的燃油車發展並不穩健,能否有在2025年之前撐起整個市場的能力還有待商榷。而在奔馳電動車產品遲緩,燃油車發展不順利的境遇下,奔馳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在新一代電動化產品出來之前平穩渡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50015cfb527c5c59d3ac11edc8e4c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