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失速?E級跌超80%,GLC、GLB繼續走低

2023-12-13     中車網評

編輯導語:奔馳的11月銷量跌得突然,但也有跡可循。歸根結底仍是兩個關鍵詞——價格,電動化。

掉隊BBA,奔馳月銷3.8萬輛

年底價格戰從11月初就已開始打響,隨著年底促銷力度加強,各車企的11月表現均漲幅明顯。乘聯會日前公布的11月市場分析顯示,1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208.0萬輛,同比增長26.0%,環比增長2.4%。相較於歷年的年末促銷力度企穩收縮的特徵,今年11月車市促銷持續增大,使車市出現零售環比小幅走強。

不過,相比於自主品牌31%和主流合資品牌23%的同比增速,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15%,環比增長22%。乘聯會指出,「傳統豪車市場需求並不很強」。而豪華陣營中,BBA隊伍又出現了分化,這一次掉隊的是奔馳。

零售銷量顯示,11月寶馬和奧迪分別取得6.49萬輛和6.15萬輛的銷量,環比上漲7.4%和17.5%,而奔馳僅實現3.8萬銷量,上個月奔馳的銷量為41717輛,同樣大幅落後於寶馬和奧迪。

具體到車型,幾款主力車型均表現異常。11月份,奔馳僅有C級銷量走高,達到1.6萬輛;E級由10月的1.18萬輛驟跌至1786輛,直接跌去1萬輛;奔馳GLC和GLB也在9、10月份的下滑基礎上跌至新低,分別實現5162輛和2523輛的銷量。而今年前三季度,GLC間歇可以達到9000-10000輛,GLB則處於5000-8000輛左右。

銷量流失原因複雜

奔馳E級的下滑在速度和幅度上都相當驚人。事實上,其10月份的銷量下滑也幅度不小,從17031輛降至11800輛,減少超5000輛。除E級的下滑格外突然外,奔馳GLB自9月起便表現反常,GLC則從10月起結束了環比增長。

對比BBA的11月銷量,不難發現存在「此消彼長」的現象,而觀察具體車型也與這一表現一致。在E級銷量大幅縮水的同時,寶馬5系和奧迪A6L都表現出上揚態勢,奔馳GLB的競品寶馬X1和GLC的競品奧迪Q5L也走勢良好。不過其增量仍不足以覆蓋奔馳所損失的全部分額,在二線豪華集體低迷的情況下,這意味著還有部分用戶流向了正在尋求向上的自主中高端品牌。

對於銷量的流失,奔馳在降價上的滯後可能造成一定影響。目前傳統豪華巨頭BBA在華以價換量已成共識,相比於奧迪A6L 32.95-50.57萬元的售價和寶馬5系32.6-44.97萬元的售價,奔馳E級40.01-52.95萬元的價格顯然差點意思。不過今日晚間,其售價已顯示為34.01-46.95萬元,以直降6萬元的終端價格參與市場爭奪。

12月14日,奔馳E級長軸距版將迎來上市,新款上市帶來的消費者「持幣觀望」也是影響因素之一。該車已於廣州車展開啟預售,預售價區間為45-54萬元,在智能化體驗上有所提升。

激進停產改造,以備電動化

此外,今年9月份傳出的奔馳北京工廠停產改造或為主要影響因素。停產工廠為大興NGCC工廠和順義工廠,其中大興工廠主要負責生產 GLA 、A 級、C級、E 級長軸距版、C 級長軸距版等車型,彼時預計停產時間將超過40天。

據稱,為進行此次改造,大興工廠對主銷的奔馳C級提前建立了大量庫存,預計停產改造期間奔馳C級「不會出現大範圍缺貨」,而「其他幾款產品等於做了犧牲,不會大範圍去鋪了。」

消息中還提及負責生產奔馳E級和GLC的北京奔馳亦莊MRA工廠,該工廠也將進行平台改造,但因車型重要不能停產,預計將採用逐步改造方式。目前有地方反映存在「缺貨」現象,或為亦莊工廠停產改造所致。

至於工廠停產的原因,則牽扯出奔馳的電動化。工廠改造的目的是將大興和亦莊工廠現用的MFA平台改造為奔馳第二代純電平台MMA。據悉該平台打造的CLA車型將率先在中國、德國拉施塔特、匈牙利凱奇凱梅特投產,奔馳方面稱其搭載「先進高效的電驅系統」,定位「豪華新生代電動座駕」,純電續航里程超過 750 公里。

而順義工廠的停產則意味著奔馳目前推出的純電車型EQ系列的終結。順義工廠於2022年6月13日改造完成,投資高達150億元人民幣,主要生產GLB和EQ純電系列,目前使用僅一年出頭。如此巨額資產閒置,原因在於EQ系列長期銷量低迷,11月全系5款車型合計銷量不足4000輛,停產為及時止損。而激進的產線改造動作,或也說明了奔馳在電動化不力後的急切。

梅賽德斯-奔馳執行長康林松曾透露,「我們將會投入數百億美元到下一代電動汽車中」,並將把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作為其從2025年開始的電動汽車戰略的銷售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b43a7448b997a62e0325bec3a8a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