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捡漏”只是表象,诸葛亮荆州待业背后暗藏汉室衰亡的密码

2020-06-13     我独沉吟

原标题:刘备“捡漏”只是表象,诸葛亮荆州待业背后暗藏汉室衰亡的密码

根据《出师表》的描述,人们推算出诸葛亮正式加入刘备帐下的时间大概在建安十二年。这个时间点简直有点悬,因为第二年就发生了曹操掩袭荆州,刘琮降曹的事。换句话说,如果再晚一点的话,诸葛亮和刘备可能就要错过彼此了。

那么,我们的问题来了。建安六年就寓居荆州的刘备,为什么蹉跎了如此长的时间才物色到诸葛亮?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在荆州,或者说在襄阳的存在感竟是如此之低吗?

答案或许还真就是如此。

尽管诸葛玄与刘备有旧,尽管诸葛亮早在建安二年左右就来到了荆州,尽管他自比管仲、乐毅,但是,他的名气真的很小。

《三国志诸葛亮传》在提到诸葛亮早期生涯时,用了这么一句话来形容——时人莫之许也。

“时人莫之许也”的意思,就是说当时的人们都对他不以为然。

这位旷世之才何以会遭受这种尴尬的局面呢?其实不外乎三大因素——户籍、年龄、学问。

首先,籍贯琅邪阳都的诸葛亮在荆州是当然的外来人口。当时流寓到荆州的人相当多,外来人口不仅在语言和习俗上与本地人有所不同,更是挤占了本地人的许多资源。比如说土地,又比如说工作岗位,尤其是公务人员的岗位,大量外地知识分子的流入,显然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当然,在这方面刘表有自己的应对。总的来说,他对外来人口的起用是比较保守的,像繁钦、王璨这样的名士,也不过是充当宾客而已,军政要职一概由地方豪族大姓把持。

刘表采取这样的政策,显然有他自己的考虑,是非褒贬姑且不论,但一个无可改变的事实便是——当时的荆州所呈现出的,就是这种文化上繁荣,政治上保守的局面。

其次,从年龄上看,诸葛亮也有天然的劣势。如果我们按建安二年诸葛亮来到荆州算,当时他不过十七岁,建安六年刘备投奔荆州时,诸葛亮也不过二十一岁。那么多的知名人士都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诸葛亮这种后起之秀就更难有出头之日了。

当然,在那个年代,建功立业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第一选择,诸葛亮为此也不是没有努力过,甚至还付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代价。

他先是结交了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博陵崔州平等人,其中崔州平是前太尉崔烈之子,之后又拜访了以“知人”闻名的颍川名士司马徽,并多次求教于襄阳名士庞德公。

不仅如此,身长八尺的诸葛亮甚至不顾周围人的嘲笑,执意迎娶了名士黄承彦的丑女儿。如果不为尊者讳的话,笔者非常笃定这场婚姻背后,不乏诸葛亮的现实考量。

《襄阳记》中称——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但即使如此,诸葛亮的仕途仍然看不到任何前景。以至他自己都灰心了,《出师表》中那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大概便是他那种无奈的真实写照吧。

为什么如此多的人脉也无法为诸葛亮打开局面呢?

答案或许要归结到最后这一点,那就是诸葛亮的学问。

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司马德操就是司马徽,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意下之意便是,诸葛亮和庞统都不是儒生俗士。

笔者认为,诸葛亮确实是经由徐庶的介绍才引起了刘备的关注,但刘备第一次听到诸葛亮的名字,应该还是在司马徽那里,只不过当时的刘备并没有太在意。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曾师从一代名儒卢值的刘备,自认为也是儒生。司马徽在儒生刘备面前口口声声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这让人家如何能够接受。

诸葛亮并非儒生,这一点不但刘备一时无法接受,甚至也是“时人莫之许”的原因所在。

管仲是公认的法家先驱,乐毅是一代名将,兵家杰出代表。在“独尊儒术”的汉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显然走了一条非主流的道路。

当然,事实证明,最后成为一方霸主的曹操、孙权走的都是非主流路线,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汉朝的衰亡,在文化本质上亦是汉代经学的衰亡。

当儒生刘表还在为“綦母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而沾沾自喜时,诸葛亮、庞统、鲁肃这些“法术”、“奇谋”之士,已经在陇亩间、在坐榻上经略天下了。

面对“博览群书,特好兵法”的曹操,刘备的一败再败,也迫使他要反躬自省。对司马徽的造访亦可以看作是刘备在困境中的一次尝试,虽然并没有即时见效,但徐庶出现后,刘备终于受到了触动。而诸葛亮“隆中对”一出,刘备更是拨云见日。

徐庶主动投至刘备帐下,以及诸葛亮的出山,表面上看,似乎是刘备捡了个大便宜,但其实也是这批新生代知识分子在仕途受阻之后的一种务实选择,是一文一武两股不得志的力量,基于现实需要的一种结合。

最后插句题外话,对诸葛亮“政治婚姻”的判断,并非笔者信口胡说,而是“于史有据”。

虽然诸葛亮夫妻的关系在史料中未曾提及,但诸葛亮很长时间都没有子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让人不得不让人有所怀疑。从普通男性的角度考虑,面对一个他并不感兴趣的丑老婆,恐怕也难言正常的夫妻生活吧。

按史书所载,建兴十二年,五十四岁的诸葛亮病逝,当时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刚刚八岁。也就是说,诸葛亮四十六岁才有了这么个宝贝儿子。

从年龄上推算,黄承彦的女儿即使不比诸葛亮年长,也不会小太多。夫妻二人结婚这么多年都无所出,等老婆成为高龄产妇时反倒怀孕了,这不太符合常理。

而且诸葛亮在写给诸葛瑾的信中明确说诸葛瞻长得聪明可爱,一般来说男孩容易像母亲,高龄产妇黄氏丑女生下个可爱的男孩,这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因此,诸葛瞻大概率并非黄氏所生,而是诸葛亮另纳美妾,这才老来得子,诞下聪明可爱的诸葛瞻。只不过后人为尊者讳,将诸葛亮这段不幸的婚姻悄悄掩去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lgGrnIBd4Bm1__Y1s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