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袭苗疆七百年的土司家族竟是汉人?专家从族谱中挖出证据

2020-06-17     我独沉吟

原标题:世袭苗疆七百年的土司家族竟是汉人?专家从族谱中挖出证据

2019年央视播出了一部名为《土司遗城——海龙屯》的纪录片。位于贵州遵义的海龙屯从此走进了人民的视野。

这个土司屯堡的主人,便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所清剿的对象——播州土司杨应龙。

过去一说起土司,人们脑子里闪过的一定是身形彪悍、充满蛮夷之风的边陲霸主。然而,这播州土司的姓氏竟然和汉人一样,姓杨。

再翻开杨氏族谱一看,更是让人惊掉下巴。原来这杨氏,自唐代开始便镇守播州,历经朝代更迭而巍然不倒,足足屹立西南长达七百年之久。

在南宋末年,播州兵由于对抗蒙古大军的作战中异常英勇,屡立战功,一度被赐名“御前雄威军”,从而进入中央军序列。宋朝被灭后,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75年下诏招抚播州,领主杨邦宪用自己的归附换来了家族事业的延续,其子杨汉英甚至被朝廷赏赐了个蒙古名,叫“杨赛因不花”。

到了明朝隆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因杀妻案被其妻叔以谋反之名告到朝廷,贵州巡抚叶梦熊提出改土归流之议,后几经反复,杨应龙举兵反明。

最终,明王朝集川、黔、湘、粤等八省之力,出兵24万,才终于平定了播州。此役耗银二百余万两之巨,极大地消耗了大明的国力,自此,明朝再无力阻止东北女真人的崛起。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家族。不过,身为汉族的杨氏,竟能世袭苗疆长达七百年之间,实在匪夷所思,播州杨氏,果真如族谱中所说,是中原的汉人吗?

关于这一点,历代学者也进行过考证。结果这一考证,还真是发现了不少的疑点。

首先是杨氏先祖杨端入播,于史无证。据《杨氏家传》所记,唐末,播州被南诏攻陷,唐王朝屡次作战均告失利,于是杨端自靠奋勇请命,一举击退南诏,从此世居其土。然而,如此振奋民族精神的英雄事迹,却无故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直到宋代才被杨氏后人翻了出来。

而且,根据对史料的对照,人们发现,在杨端所处的时代,不但没有播州被南诏攻陷的记载,甚至还有播州官员流动的记录,土皇帝杨端,似乎并不存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代修谱都有个坏毛病——热衷攀附。就以名儒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正史《新唐书》来说,其中的《宰相世系表》里就已经将名人家族渊源扯得乱七八糟。清代学者沈炳震就曾怒斥《新书宰相世系表》舛讹特甚,社科院的赵超研究员还专门写了一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

既然连官方修史都是如此,民间就更不用说了。以同样活跃于西南区的冉氏为例,诸多记载均证明其是少数民族,而其家族托人所作《唐河州刺史冉冉君实神道碑》却称冉实为汉人。巧的是,说杨氏为汉人的《杨氏家传》,亦是杨氏托著名文人宋濂所作。而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杨氏族人竟然将自己编排成了杨家将的后人,这纯粹就是子虚乌有了。

更有意思的,除了杨氏自认是汉人外,历代朝廷其实均视播州土司为蛮夷,这也是很尴尬的一个现象。

著名的学者谭其骧,就是编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那位大牛,曾在《播州杨保考》一文中考证指出,播州杨氏很可能是倮罗族。而其他学者也相继提出白族、仡佬族、苗族等说法,但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因此一直只能停留在推测的层面。

当然,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尽管学者们出于治学的严谨,对播州杨氏的考证仍在继续,但过分强调杨氏家族的血统其实意义也很有限了。杨氏已经成为贵州第一大姓氏,即使其先祖的确不是汉人,但经历上千年之后,杨氏不但在血脉上,更在文化上与汉人变得并无二致。

更何况播州地区,早在汉代便属牂牁郡,汉代距离唐末又是近千年时光,杨氏先祖就是与其他民族杂居的汉人亦未可知。所以,杨氏土司的来历,恐怕要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得出结论的话题。

不过播州杨氏的传奇,还会继续流传下去。作为旅居遵义的文史爱好者,也欢迎大家到贵州旅游,亲自体验一下昔日土司王朝的风采。

PS:本号基本每天保持更新,欢迎各位订阅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_1k5v3IBiuFnsJQVH8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