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北征柳城大获全胜,为什么不顺带把辽东也收了?

2020-06-20     我独沉吟

原标题:曹操北征柳城大获全胜,为什么不顺带把辽东也收了?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除了魏、蜀、吴之外,其实还有个第四国——辽东国。

当然了,这个辽东国真正建国的时间不长,但长期作为割据势力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知道,袁绍一度干掉了辽西的公孙瓒,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丸,也是大获全胜。但这二位都没有选择对辽东用兵,而是征服辽西之后就掉头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打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人,孙子兵法就曾说过:屈敌之法,全军为上,破敌为下,攻心为上,破城为下。

曹操打东吴时还特意先写封劝降信,显然还是希望能尽量和平解决。所以,对辽东的政策同样也是如此。只有在辽东表现出不臣之心时,才会兵戎相见。

那么,我们看一看,辽东的公孙度、公孙康父子当时到底是怎样一种姿态。

虽然初平元年,公孙度意识到“汉祚将绝”,但也只是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他的目标虽然是裂土称王,但并没有立即付诸实施。

曹操后来表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的态度颇为暧昧。自立为辽东侯的他肯定是看不上区区永宁乡侯的,可这是朝廷的旨意,当时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贸然翻脸,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于是公孙度私下里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甚至还将汉朝的印绶给封存了起来,但并没敢翻脸。公孙度死后,公孙康继位,还曾于建安九年将永宁乡侯的爵位让给了弟弟公孙恭,这也印证了当时公孙家其实是接旨谢恩了的。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公孙家族对朝廷表现得若即若离,但相比战事纷扰的的中原来说,辽东这块偏远的弹丸之地,并不值得花费太多的精力。

曹操建安十二年北征三郡乌丸时,其实属下谋士们也有过顺势辽东的动议,但被曹操给否决了,他甚至还预言,公孙康一定会将逃到辽东的袁尚、袁熙斩首相送,结果卒如其言。小说《三国演义》将这一段嫁接给了郭嘉,弄出个“遗计定辽东”的桥段来,实际上完全是曹操自己的谋划。

曹操做如此选择,一方面固然是知道公孙康不敢造次,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悬师远征,若时间拖得太久,在荆州虎视眈眈的刘备很可能会得到刘表的支持而对许都发动袭击。事实上,当曹操回师之后,刘表果然后悔没有趁机出兵,由此也可见,曹操对时间窗口的把握还是恰到好处的。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辽东一带,甚至整个幽州的人口都较为稀少,公孙瓒和袁绍在辽西连年用兵,对民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当时陇右地区还不在曹操的掌控之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马匹的供应,还是非常依赖于幽州,特别是辽东地区的。

后来孙权之所以与辽东眉来眼去,背后自有其战略逻辑,一方面是希望辽东能牵制魏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与辽东进行马匹的交易。

养马是个苦差事,三郡乌丸几乎灭种的形势下,如果再对辽东用兵,人口继续减少或隐匿,势必会严重影响到马匹的饲养和供应。这对准备收复陇右的曹操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在当时的局面下,只要辽东不反,曹操不但不会用兵,还会继续安抚。

曹操北征三郡乌丸之后,并没有选择出兵陇右,而是旄麾南指,径向荆襄,一方面当然是考虑到刘备这个战略竞争对手的危害性远远大过陇右的马超等人,另一方面应该也考虑到对凉州作战,需要更强大的骑兵才能确保胜算,包括马匹在内的战备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上公孙家族虽然对内实施高压统治,但对外,尤其是朝廷其实都表现得较为恭顺。

事实上,公孙氏称王,已经是魏明帝时期了,并且很快就被司马懿剿灭,可见辽东的军事实力其实是比较有限的,这与其地域、人口都有关系,总之,辽东根本没有资格与朝廷对抗。一如现在的台湾省,之所以留着不打,主要还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而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AL70XIBnkjnB-0zZ7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