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唏嘘的真相,鞠躬尽瘁又如何,诸葛亮从来都不是他的真爱!

2020-06-16     我独沉吟

原标题:令人唏嘘的真相,鞠躬尽瘁又如何,诸葛亮从来都不是他的真爱!

《三国演义》中,司马徽说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言下之意是刘备对他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可惜生不逢时,无法辅佐刘备一统天下。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确实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些话,但那恐怕只是发自两人“蜜月期”的感慨。倘若拿史料来印证,我们反倒会发现,刘备与诸葛亮的契合度远没有想象中的高。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备晚年兴兵伐吴,大败于猇亭。诸葛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这一叹,已然挑明刘备最为亲信之人乃是法正,而非诸葛亮自己。

那么,在法正未受宠之前,刘备的最爱总该是诸葛亮吧?然而,也不是。

这一点,从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之初的人事安排便可管窥一二。当时,留镇荆州的是诸葛亮,随刘备一同入蜀的却是庞统。

你把老婆留在家里,和情人出去旅游,然后昭告天下说你最爱的是老婆,有人会信吗?这个比喻虽然并不十分贴切,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刘备之所以携庞统一道入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更喜欢和庞统在一起。

不过,一开始刘备其实是看不上庞统的,或者说他压根没正眼看过庞统。

赤壁之战后,南郡太守周瑜憧憬着为孙氏打造“极尽长江”的霸王之业。他将顶着“南州士之冠冕”光环的庞统延至帐下,担任功曹从事。

笔者曾经提到过,功曹这个职务相当于太守助理兼人事主管,权限非常的大。委事于功曹,在当时可以说蔚然成风。不少太守都乐于请一位牛叉人物当功曹,委以政事,自己则甘作傀儡,不但轻松,还能博得知人善用之名。

当然,鉴于南郡位于前线,加上周瑜自身能力斐然,庞统的权力倒不至于太过夸张,但“身居要职”四个字绝对是当得起的。周瑜病故后,庞统曾亲自扶灵送葬至东吴。

孙权将南郡交给刘备之后,庞统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纸调令将他外放去了耒阳担任县令。不升职倒也罢了,这等于变相降级啊,教心高气傲的庞统如何能够接受。不久后,他竟因为“在县不治”而被免职。

庞统的免职一方面固然与他的不爽有关,但从另一方面看,或者也说明他对基层工作并不适应。正如鲁肃所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

在鲁肃和诸葛亮的共同建议下,刘备才决定见见庞统。没想到两人见面后,谈得甚是愉快。于是刘备“大器之”,立即便让他做了治中从事,之后又拜为军师中郎将,要知道当时诸葛亮的职务也是军师中郎将,虽然陈寿在《三国志》中强调刘备对庞统“亲待亚于诸葛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庞统后来居上的态势。

刘备当然信任并重用诸葛亮,让他督三郡赋税,这担子当真不轻,但结果就是刘备和诸葛亮成了“异地恋”,与之朝夕相处的人则变成了庞统。

这种分工固然有诸葛亮较庞统更能深入基层,更胜任地方治理工作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因为庞统“善谈”——也就是会耍嘴皮。

在刘备眼里,诸葛亮不是不好,只是现在的诸葛亮已经不再是隆中对的那个诸葛亮了。不单是刘备对他的感观在变化,诸葛亮自己或许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如果说隆中对时期的诸葛亮长于务虚的话,如今的诸葛亮却是越来越务实了,务虚的人换成了庞统。诸葛亮负责筹集军粮,庞统负责为刘备打鸡血,输送精神食粮。

笔者甚至有种恶意的猜测——尽管卧龙与凤雏齐名,但庞统其实远不如诸葛亮来得踏实。攻打益州,重要的将领全都安然无恙,偏偏是庞统身中流矢而亡。是他疏于防范,还是他对战场环境适应不够,又或者他太过轻佻而导致身体过于暴露?

这些我们已经无从考证,我们只知道,庞统的死让刘备很是伤心,不过很快就有人顶替了他的位置——那就是法正和彭羕。

这两位都是刘璋主政时期不得志的人,受到刘备青睐之后,变得嚣张跋扈。对于彭羕,诸葛亮还能到刘备面前参他几本,但法正却因为功勋卓著,以至于连诸葛亮也要让他三分。

诸葛亮的职务虽然随着刘备势力的扩张而一直在升迁,但他的角色并没有发生变化。刘备领兵在外时,诸葛亮要为他打理好后方,而随行人员的名单中,却永远都没有了他的位置。

建安二十年,刘备不顾汉中局势而率军去争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征汉中,章武元年征东吴,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我们都不曾看到诸葛亮的身影,甚至连一句建议也没有。

或许有人会说,刘备这叫知人善用。但如果我们看看刘备帐下一众文武将层出不穷的矛盾,看看麋芳和孟达的叛逃,看看关羽、刘封和彭羕的死亡,看看廖立和李严的被废,恐怕我们真的很难得出刘备知人善用的结论。

在刘备手下,诸葛亮顶多也就实现了一半的职场理想,甚至可能还不到一半。一个有些讽刺的事实是,自比管仲、乐毅的他,在赤壁之战后的许多年里,几乎完全远离了战场。诸葛亮或许是刘备的管仲,但绝不是乐毅。

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才终于摆脱了桎梏。可惜的是,刘备留给他的,并不是隆中时所设想的兼跨荆、益的理想形势,而是国弱民乏,偏安一隅的困局。

即使是这样的局面下,诸葛亮仍然完成了平定南中、兵出祁山、围攻陈仓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其执政期间,始终对曹魏采取高压态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这在刘备时代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倘若真有明主相托,以诸葛亮的才能,又何至于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下场。

惜乎!孔明未得其时,亦未得其主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_6DvHIBnkjnB-0zAd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