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地決策?

2022-02-23     獵頭老王

原標題:如何科學地決策?

每個人每天都面臨多個決策,小到今天穿什麼,晚餐吃什麼,喝哪一種咖啡,大到該把簡歷投給哪一家公司,該接受哪一家公司的offer,該投資哪一個項目……

可以說,決策不僅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走向,更會直接影響我們未來的發展。

雖然它很重要,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決策做好。根據老王對職場的觀察,發現不少人成為了決策困難戶,遇到問題左右顧忌,無法決斷,把自己綁縛在各種各樣的矛盾中糾纏。

老王認為,做決策其實也就是決策對我們最有益處的路,可現實往往是利與弊各占一半,我們卡在天平兩端,小心翼翼,難以取捨。

比如一個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很多職場人在考慮職場去與留的問題上犯難。去與留各有利弊,怎麼選都有它的合理性,但也都有著各自的顧慮。

也有人在面對決策時,感性決策,被一時的感受蒙蔽雙眼,最後導致職場處處不順,甚至遭遇職場滑鐵盧。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科學地做好每一個決策?老王認為想科學地做好決策,需要遵循以下7個步驟:

1、明確目的,鎖定目標。

決策是服務於目標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決策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問題,明確目標。明確我所作出的決策最終是為了什麼,要達到怎樣的結果。

有的時候會有這樣一種情況,決策路徑本身是優質的,但如果它不能直達目標,那麼對於我們而言,也就不是最優路徑。

比如深圳的胡小姐當初接到了4家公司的offer,有工資高的小公司,也有工資水平相抵較低的大廠,她當時很為難,家人們支持她去小公司,希望她能多賺一些,生活過得更好一些。

老王認為,胡小姐就這些決策本身而言,沒有對錯優劣,而對於胡小姐來說,哪一個是更好的決策,則是需要針對她當時職場階段的目標來評定。

2、收集足夠的決策信息

所有準確的判斷都要建立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礎之上,否則我們很難真正的權衡利弊。決策分析需要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它的前提是需要我們對現象有全面的把握。

比如每一個品牌在營銷策略決策時,都會提出多個方案,並反覆論證,才能做出最終決策。而在這個決策過程中,它們不僅要針對產品本身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和研究,更是會採集大量市場數據,充分了解目標消費群體的特徵、需求、習慣、消費心理,以及市場競品的賣點,市場策略等等。如果一個產品,完全不顧消費者需求、市場趨勢、競品營銷策略,在市場上也必將是寸步難行。

所以,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前,一定要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多個維度的信息,以保證自己的決策不會因為信息的偏差而導致方向性的錯誤。

3、確定選項。

決策信息能夠為我們提供多角度的決策思路和決策方案,在掌握了充分的決策信息後,我們需要根據它們列出可能性的方案,你可以準備一張白紙,言簡意賅地寫出你的每一項可選方案,然後逐一寫下每一種方案的現狀,越詳細越好。在列出每一項方案的優勢劣勢。

當你能夠耐心地梳理好每一種決策的相關信息,那麼在你做決策的時候,也就更多了一份決策依據。

4、評估你的方案

做決策其實也就是在不同的方案中做出最科學的最能滿足當下需求的方案,決策達成目標的路徑和方法。在這個對比思考的過程中如何取捨,這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對每一個方案進行評估從而做出取捨。

其實所謂最合適的決策,也就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那一個。哪一種決策能夠使我們以最小的成本撬動最大的利益,這便是我們最終要尋找的那條路徑。

你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了你的時間精力資源等等。對成本分析的角度越詳細,對方案的掌握也就越精準。

收益所指的是每一種方案,最終預期會達到怎樣的結果。而在預估決策結果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決策所帶來的直接的顯性的結果,同時還要考慮他的隱性結果,也就是在未來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價值。

除了要對正向結果進行預判,也需要預估到糟糕的一面。預判你的每一種方案最壞的程度是什麼,是否在自己可承擔的範圍內。這樣在你完成決策執行的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情況,可以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以及危機預案。

5、做出決策。

通過對比分析,選出你最終的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做任何一個決定時,都會從多個角度去考慮,站在事件相關人的立場再去看問題,便更容易看到事情的另一種的面貌。在養成這樣的思維習慣後,分析問題也會更透徹,更能權衡利弊做出一個科學的決策。這其實是屬於一種「替身決策思維模型」。把自己代入到另一個角色,去考量這個問題。

延展到職場中也就是,當你準備為某件事情做決策時,不光要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更要考慮到你的同事,你的領導等事件相關人。而如果一件事情只關乎自己,不妨去找信賴的前輩和朋友,或者相關專業人士,傾聽他們的聲音。當你看問題時能夠擁有多元化的視角,決策依據也就越充分,決策也會更靠譜。

6、落實決策。

執行才是決策的落腳點,在做出決策之後要依據決策方向,執行計劃。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分階段的評估成果,用實際對決策形成動態反饋。決策的宗旨是服務於目標,所以在執行決策的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決策進行相應調整。

7、評估決策

在你的決策達成某種結果後,應該對決策進行復盤。對決策執行過程以及結果進行評估,檢查決策效果。如未能達成目標,則需要分析其中原因,並分析決策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對後續的決策進行控制。

通過對決策結果的評估,可以快速積累有效的決策經驗,提升決策的水平。

以上,就是決策的整個過程,職場人在面對任何職場問題時都可以依據決策流程的指導,循序漸進地做出恰當的決策,這是一種極為實用的思維工具。

請試著按照下述決策流程,完成一項簡單的決策,進行練習。

1、明確目標 你的決策是為了達成什麼結果,或者解決什麼問題?

2、搜集信息 搜集決策相關的背景、相關人、現狀等信息。

3、確定選項 根據目標與已知信息列出至少三種可行方案。

4、評估方案 評估每一個選項的優勢劣勢、投入產出比。

5、做出決策 根據上述評估,已知選項中做出最終決策,並通過預判結果倒推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6、落實決策 根據決策執行計劃。

7、評估決策 根據實際結果,評估決策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是否存在缺陷?是否還有優化空間?

寫在最後

正確的決策來自眾人的智慧。所以,老王建議職場人多看書、多思考,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才能真正做到科學的決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d906da67f8e7948a31376fa3b8747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