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不斷有人討論忠誠的話題。老王認為,職場不應該用忠誠作為起點來評價一個人,因為任何忠誠都是相對的,唯有互信才能長久。
前幾天,老王和一位公司的創始人聊天,他說培養人員應以忠誠為起點。老王聽完,沒有直接反駁他,而是提問:如果你給員工的工資遠遠低於市場水平,此時有企業以高於你薪酬50%的價格挖人時,你的員工會跳槽嗎?如果薪酬翻倍呢?
他沉思了一會說:「王老師,你說的很對。你的一句話提醒了我。」
還有一個案例是老王做獵頭時遇到的。當時為一家公司推薦人才,這家公司的用人部門負責人表示他們公司招聘人員第一條就是忠誠。
老王聽完就問他,他所說的忠誠,能否細化一下,比如什麼樣的人才才算忠誠呢?
該企業用人部門負責人說:「平均跳槽不少於5年……」老王聽完告訴他,用跳槽來衡量一個人的忠誠度是片面和狹隘的。老王認為,跳槽的頻次只能說明該候選人工作不穩定,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也可能只看重錢,還可能是工作有問題等等。
那麼,企業要不要忠誠呢?要!但忠誠是有前提條件的——忠誠源於信任、忠於信任。
1、任何忠誠都是以互信為基礎。
對於當下浮躁的職場來說,想要互信是非常難的。有時候,將心比心也未必能得到信任。
那麼,如何才能產生信任呢?那就是長時間共事,彼此了解對方的尿性,在公司相互扶持。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很難很難。這也是職場上為什麼很難交到朋友的原因。
前一段時間,一位職場人想跳槽,但又不好意思向領導說跳槽的事情。之後老王了解到,是因為他買房子的時候,他的領導借給他5萬塊錢。
老王認為,領導借給你錢,你要學會感恩,但如果你遇到好的機會,又和現在的工作不發生競爭和衝突的話,跳槽也無妨。
原因是:
1)如果你的領導真的把你當做小兄弟看來,他一定會支持你的發展。因為你跳槽也是你職業發展的一部分。
2)如果你的領導想用5萬塊錢的恩情來捆綁你,用恩情的道德約束你。你選擇跳槽就對了。但不管如何,別人幫助過你,你不能忘記感恩。
3)小恩不解,必有大怨。如果你因為領導的恩情不願意跳槽,但總有一天,你把這一點恩情消化完了,你們之間必然會有大怨。
老王認為,你不要這麼小氣看你領導的格局,而是往好處想。該職場人聽了老王的建議,他鼓起勇氣和自己的領導談跳槽的事宜,他的領導思考一下,對他說,他在這裡已經工作5年了,這個時候跳槽對他來說是好事……
之後,該職場人對老王說,他聽完領導的話,就哭了……
老王認為,職場上,只要能產生互信,你的領導一定會支持你的職業發展!
2、職場應忠於信任。
說實話,職場上,大家都是「打工人」,「打工人」都是為了工作,把工作做好,通過自己的智慧來交換貨幣。又何必相互為難呢?
所以,職場應忠於信任。你對你的公司有信任、對你的項目有信任、對你的團隊有信任,你才能更好地融入,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老王認為,不能忠於信任的職場,你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
什麼才算忠於信任呢?
老張,A公司的運營總監,他培養一位下屬小劉。小劉從實習生開始進入A公司,當時老張是小劉的直接領導,所以小劉一直以師傅稱呼對方。
老張手把手教小劉職場技能,讓小劉快速適應職場、做出業績。小劉也不負老張的厚望,很快上手,也獲得了不錯的業績。小劉大學畢業後,順利加入A公司。當小劉加入A公司的時候,老張已經晉升為部門經理,而小劉是基礎員工,依然加入了老張的部門。
當然,老張也比較照顧小劉,小劉的業績也不斷上升,連續兩年部門績效都排前三。
3年後,老張晉升為部門總監,小劉因業績和領導能力較為突出,順利接替老張的工作,成為部門經理。
好景不長。因為小劉表現突出,被獵頭盯上了。以年薪翻倍的價格挖到競品公司。
當小劉接到offer後,心裡比較矛盾,是跳槽還是不跳槽?按照正常人的思考,當薪酬翻倍後,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跳槽。但小劉的猶豫是擔心被人誤解或被老張誤解為「背叛」。
當小劉遲遲不能下定決心時,他找到了老王。老王聽完詳情後,表示他和老張之間已經達到互信的程度,老張不會阻攔他跳槽,甚至會支持他跳槽……
此外老王還給了小劉其他的建議。小劉聽完後,找到他的領導老張,老張對他說:「如果你想好了,就按照你的決定做。我永遠支持你!」
小劉很納悶地說:「領導,你也沒有問我什麼事情找你,你就同意了。」
老張對小劉說:「你即將入職的公司VP已經和我通過電話了。對於挖你這件事,他有點不好意思,擔心我生氣。」
老張接著說:「你即將入職的那個VP是我曾經的室友……」
老張對小劉說:「我沒有主動問,是因為我相信你的判斷和決策。大家都是職場人,你能發展得更好,我也更有面子,因為你是我從實習生帶出來的;如果你混得不好,也是給我丟人。」小劉聽完,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寫在最後
職場源於信任忠於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