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鮮,吃遍天!對現在的職場來說,也是挺適用的。
老王曾經接觸過一位職業諮詢者小華,30歲,他辛辛苦苦走過了8年的職場卻依然在基層徘徊、相當迷茫。而他身邊有一些優秀的朋友,發展得都很好,多數都在各自的領域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成就。
對小華來說,他很清楚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知道自己職業發展慢,是因為還不具備一定的稀缺性,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長。知道歸知道,但他還是找不到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或者沒有進入自我突破。
針對他的情況,老王給出了一系列的職業建議,並帶他訓練一段時間,他找到了方向,目前的狀態比過去強不少,收入也增加很多。但他還需要全力以赴地努力,不然,還是很難改變自己。
老王一直認識,改變自己一定不是靠別人,而是靠自己。別人只是給你建議和方法。
類似這樣的職業諮詢者還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明白,只有成為精專人才,才能夠拿高薪,但他們中絕大多數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該怎麼做。
對於這類職場人,老王有5點建議:
1、確定坐標。
對於那些本身不具備某方面特長的人而言,他們之所以迷茫,並不是因為選擇太少,反而是因為選擇太多。因為在每個方面能力都不夠突出,那麼任何一個方向都有可能會成為選項,也就很難做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判斷。
那麼究竟如何選擇一技之長的方向,確定自己的坐標。你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考慮:
1)尋找興趣。興趣也就是你目前在某些方面並不具備突出的技能,但你對此很感興趣,那麼在興趣的驅動下,這將會成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2)搞明白你已經做過什麼,在某個領域有沒有積累。老王認為,即使你再有興趣,在某個領域沒有積累,你也一樣會在該領域很難取得成就。
3)你有沒有快速學習的能力。如果你沒有積累,就無法進入某個領域嗎?錯。沒有積累不可怕,只要你願意努力地學習就行。提到學習,根據老王的觀察和對案例的跟蹤,如果一個人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學習或掌握一個技能,說明你根本不適合該領域。
2、讓自己沉浸在體驗中和暢想中,獲取初級動力。
在選定了自己一技之長的方向之後,設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進行第一階段的嘗試體驗。以寫作為例,你通過了一周的學習,創作了一篇文章之後,要對自己的體驗感進行及時的復盤。
在此過程中,學習使你的時間賦予了更高的價值。而你在投入其中時,又很享受這種忘我的過程,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後,創作出了自己的作品。這都是屬於價值的正向反饋。通過多個維度,對自己進行正向反饋,激發自己的滿足感、成就感,進而促進自己繼續創作學習的動力。
同時,適當地暢想,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後,可能到達的高度,也有助於強化這種動力。
3、在這種初級的動力刺激下,掌握更多的知識,產生更持久的能力。
在初級動力的刺激下,把第一階段學習中所獲得的興奮感,推向一種理性的思維。
一方面,可以通過對自己所選定的方向進行有計劃、系統性地學習,並且分階段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復盤,用這種成長進行正向反饋。
另一方面,要自覺地在興趣的參與下,對自己選定的方向進行深入研究。例如你看到一道美食,不僅僅是沉浸在它的美味之中,還要回家自己研究該怎麼製作。或者是你看到一篇非常棒的文章,你就要想著如何去分析解構這篇文章,哪裡精彩?亮點是什麼?有哪些是可以借鑑的?要如何才能寫出這樣的好文章?
簡單地說,在這一階段,你要主動去思考你所關注的方向,一些優秀案例或者現象背後的邏輯是什麼?並以此來推動學習,讓你在一技之長的打造過程中,擁有持久的動力,並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能。
4、讓知識變為經驗,讓經驗變為能力。
什麼是知識、經驗、能力呢?比如你讀了一本書,學到的內容叫「知識」;你做了某件事情,運用你在書上學到的知識,這叫「經驗」;你做了某件事情之後,總結經驗,並將經驗複製到後續的N件事情中叫做「能力」。當這個能力不斷重複並能夠靈活運用的時候,就叫「一技之長」。
對於快速變化的職場,如果你沒有一技之長的能力,你就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職場,而無法適應的人只能被淘汰。而多數人被淘汰時,就心安理得地進入一種「躺平」的狀態。
所以,老王建議職場人通過實踐,讓書中的知識變為經驗,並不斷將經驗演變為能力,實現知識的深度轉化。而當你的能力可以靈活運用時,你的一技之長自然就形成了。
5、找到一個兌換價值的方式。
不同於初級階段,利用自我覺知的價值點燃動力的方式。在本階段,職場人需要通過將自己的興趣,兌換成現實價值,才能將自己所要打造的一技之長與自己完成深度綁定。
例如,你可以將自己設計的作品投稿參賽,在獲得了某項獎勵之後,心中也會獲得強烈的滿足感。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很多創作者在獲得了稿酬之後,會對此產生強大的動力,並對此項能力進行長久的學習和優化。
寫在最後
一技之長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豐滿自己的羽翼。急於求成的功利主義,很容易讓人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