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準備的東風日產,正吹響合資新能源的反攻號角

2023-12-11     車訊精選

2023年,從產品、技術、市占率再到新能源戰略規劃,似乎不管從哪種角度看,在中國經營多年的合資品牌,大多無法應付來自自主品牌的猛烈攻勢,它們,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畢竟,合資陣營要想與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同場競技,從產品,到技術,再到新能源發展路徑,這一切,似乎都需要在中國市場推倒重來。但對於跨國車企而言,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的需求異同,這無疑是「魚和熊掌」的經典選擇題。

那到底,在華合資的下一步,該如何走?

「魚和熊掌」,日產全都要

回望多數在華合資車企的新能源答卷,產品矩陣的薄弱以及轉型戰略的不成熟,是它們在新能源賽道失利的一大原因。因此作為一家紮根中國汽車市場多年,長期保持敏銳洞察力的合資車企,東風日產在這個時間點走起了「不尋常」的路。

2023年11月11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發布了名為「啟DNA+」的全新事業戰略,其中的D代表東風公司,N代表日產Nissan,而A則代表著Advancing領先,+則意味著全面的升級。

於是在緊接著的2023廣州國際車展上,我們能夠看到,攜旗下重磅車型天團登陸車展的東風日產,以堅持燃油、純電、油電混合三大動力路徑並行的方式,正全面開啟新能源加速轉型。

具體來說,未來的東風汽車集團將會與日產全球更加積極地協同合作,主動開展出口業務,向全球輸送東風有限自研的電動化技術與智能化駕駛技術。同時東風有限還將以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中國的智能、綠能標準為依據,向市場輸送更具中國特色的產品,讓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感受到屬於中國的力量。

正如廣州車展上,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山口武所說:「作為助力新戰略目標達成的中堅力量,東風日產堅定『在中國,為中國,向世界』的信念,鍛造合資最強體系力,全力為新能源而戰。」

此次山口武的發言,預示著東風日產將會在未來採用多元進階的戰略布局,同時堅持燃油、純電以及油電混合三大路徑並行,並通過將東風的技術與日產的渠道相結合,實現東風日產的新能源轉型列車全面加速,並積極拓展出口渠道,以達成海內外協同發展。

在面對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的需求異同時,多數合資車企一度手足無措,且在面對是否「推倒重來」這一抉擇時,已有許多合資車企選擇瞭望而卻步,而日產卻通過與東風汽車集團的協同努力,得出了「兼得魚和熊掌」的答案。

多手準備,多手都要硬

同時堅持燃油、純電以及油電混合三大路徑,這樣的舉措即便在當下極度內卷的中國汽車市場中,其實鮮有車企能夠做到,那東風日產又何來的底氣,在這個時間點布如此大的局?

眾所周知,日系車企普遍都是「長期主義者」,而作為日系頭部車企之一的日產自然也是長期主義的踐行者之一。

本屆廣州車展,東風日產首次向中國市場展示了全固態電池技術,且一經亮相便立刻成為全場焦點。據悉,日產汽車的全固態電池技術幾乎擁有現有電池兩倍的能量密度,同時具有更快的充電性能以及更低的成本。簡而言之,日產全固態電池能夠在續航以及補能兩方面的提升,能夠很大程度的緩解現如今新能源汽車所面對的最大問題——續航焦慮。

值得一提的是,日產汽車方面目前已經明確全固態電池產業將會在2024年啟動試點工廠,2028年之前量產上市。與此同時,東風日產還會在未來三年內向中國市場投放4款本土開發的日產品牌新能源產品,涵蓋純電以及混動的轎車和SUV車型。多年的技術耕耘,馬上就要開花結果,而中國汽車市場極有可能是日產成為電驅「開拓者」的第一站,有了全固態電池的加持,無論是純電還是混動產品,都將實現質的飛躍。

而在一貫強勢的燃油車領域,東風日產也依然保持著對中國市場需求的高度敏感性。現階段雖然新能源汽車大肆崛起,但於合資陣營而言,燃油車依舊是銷量盤面的基礎所在,因此,在2023年的廣州車展上,東風日產為廣大中國消費者帶來了品牌旗下的明星級SUV車型——探陸PATHFINDER。

作為在全球範圍內作用萬千家庭信賴的車型,探陸PATHFINDER一直以可靠的品質和寬闊的空間著稱,其車身長寬高分別為5130*1981*1767mm,軸距為2900mm。

而在此次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探陸PATHFINDER還針對性的在外觀、空間以及舒適性上做了專門的改變。

作為日系品牌目前在華唯一的6座/7座大家庭旗艦SUV,在設計與空間遙遙領先的同時,探陸PATHFINDER搭載了NAPPA真皮航空座椅、全維精密座艙、BOSE定製版高保真12揚聲器音箱系統、三排一鍵進出等功能配置,真正做到了對中國汽車消費者「既要又要還要」需求的是「手拿把掐」。

技術日產,煥新啟程

對於傳統車企而言,現階段的新能源轉型之路是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因此成功不在於一時,更不急於一時,而東風日產已然拿出了燃油、純電以及油電混合三大路徑並行的最優解,那對於未來的新能源終局之戰,東風日產又還準備有哪些手段呢?

首先,是業界公認的事實,新能源的電動化、智能化之爭,其實比拼的是企業的新能源全體系實力,所以車企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三電技術等核心技術領域都必須保持有領先地位才行,若僅靠單一的技術路線領先,則無疑是「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危險行徑。

技術日產深諳此道,譬如它在2023年的東京移動出行展上,一口氣展出了五款純電概念車,它們分別為向品牌圖騰GTR致敬的日產下一代超級高性能純電動車Hyper Force;將日式待客之道與先進技術完美融合,以展現高端未來移動出行體驗的Hyper Tourer;以及另外三款專門向城市、戶外以及個性用車群體所打造的,搭載了日產獨家「Vehicle to」技術的 Hyper Urban、Hyper Adventure、Hyper Punk。

這五款純電概念車無一例外,全都配備了全固態電池、高性能純電動力系統、日產e-4ORCE雪狐電四驅技術以及高強度碳纖維車身等。而在這些技術的加持之下,這些車型普遍擁有了誇張的大馬力、超低的風阻、強大的行駛穩定性以及較低的補能成本。

很明顯,上述這些車型所搭載的硬核技術,正是當下全球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共同努力的目標,也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二次突破的「利器」。

簡言之,日產汽車在大家未曾發現之時,同時攻克了眾多新能源技術難題,相信這也正是東風日產敢於在中國,這一競爭最為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堅持燃油、純電以及油電混合三大路徑並行的底氣與信心所在。

且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東風日產的技術護城河,從來都是企業護城河中最長的那一條,也唯有牢牢占據核心技術的價值高地,才能真正滿足用戶對於新時代美好出行方式的嚮往。

總之,新能源的下半場,競爭大幕這才剛剛拉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全力為新能源而戰的東風日產,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美好的「人·車·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be2c04e19d39b625e3baee76c3923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