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缸奇駿啟示錄:挑戰大眾認知,不可單純依賴技術進步

2021-10-15     AutoR智駕

三缸發動機在今天仍為「大忌」,尤其是在10-20萬的區間。它本質上與六缸變四缸並不一樣,消費者最在意的,大多不是抖不抖的問題,而是價格與以前的四缸機相仿,卻少了一個缸。

文丨AutoR智駕 王碩奇

在當前階段,很難有合資品牌有勇氣把主流車型的發動機變成全系三缸。

失敗的案例已經有很多,福特福克斯(參數|圖片)將在不久後換回四缸發動機,別克凱越(參數|圖片)、GL6(參數|圖片)、威朗(參數|圖片)在換回四缸發動機後,銷量迅速回升。

可以說美系車是這個時代普及三缸技術的先行者,但同時也是拋棄者,而這個趨勢正在日系車中有重演之勢。

但結果與現實同樣不讓人樂觀:無論是日產奇駿(參數|圖片)、還是三缸的豐田卡羅拉,在中國市場都遭遇了銷量上的滑鐵盧。

在本月之初,有媒體爆料稱日產奇駿靠升怠速來營造發動機工作平穩現象,當發動機檢測到機蓋被打開後,怠速會從900轉緩慢上升到1200轉左右,此時的發動機山是沒有那麼抖。

這一說法立刻在社交媒體發酵,目前已經有多位車主進行驗證並宣稱情況屬實。

在社交平台上,有大V對日產工程師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求證。

對方如此解釋:

「關於引擎蓋打開後轉速提升的說明,當引擎蓋打開,行車電腦會判斷車輛處在維修模式下,在此模式下,為確保12v輕混系統的鋰電池電量充足,行車電腦會適當提高發動機轉速,提升發電機充電功率,為鋰電池和12v蓄電池進行充電。此時默認轉速會提升至1100rpm左右。此現象為正常工況,作用是延長alis系統的鋰電池的使用壽命,不存在問題。」

我們無法判斷日產的最初真實目的,如果真如工程師所說,那麼需要驗證日產其他四缸車型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設定。

目前,日產汽車官方還沒有針對此事進行正式回應。

在目前的時間點,正是各家汽車品牌公布9月成績單的時候,但日產的成績單中已經沒有了奇駿的銷量。

10月12日東風日產官方公布了其9月份的銷量數據,終端銷量為84754輛(包含啟辰品牌),同比下滑24.3%,這已經是其連續五個月出現了同比下跌。

至於原因,與不少汽車品牌給出的說法類似,官方稱系受「缺芯」影響。

在9月銷量通報中,東風日產只提及了三款車型的銷量,即軒逸、天籟和逍客。

其它車型隻字未提,而外界比較關注的全新一代奇駿,更是成了最大懸念,而此次「失聲」,與8月份高調官宣的9228輛銷量,形成鮮明對比。

有趣的是,根據新車交強險量數據,奇駿8月份的上險量僅有3038輛與官宣的9228輛有比較大的出入。

此次9月份沒有公布具體銷量,難免會引起不少網友猜疑。

而根據不嚴謹的推測,總銷量減去已經公布的銷量,再算上銷量穩定的其他冷門車型,奇駿9月的銷量依然在3000台左右,這與奇駿以前動輒上萬的20萬SUV標杆相比,顯得有些不夠好看。

拉高轉速能改善抖動嗎?

下面讓我們再回到被稱為日產作弊的舉動,即拉高轉速能改善抖動嗎?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必須要知道三缸機為什麼抖動。

目前我們現在的家用車大多數都是4缸發動機,因為4缸機不僅從動力平順性,還是油耗方面都比較均衡,所以家用車延續了很久的4缸機。

但是隨著世界各大市場開始追求碳中和,各大車企為了響應國家的節能、減排的號召,不少車企業紛紛開始造了三缸機,可以說三缸機的出現就是為了提高燃油效率。

發動機的工作都是四個步驟,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在一個運轉的周期中,每一個氣缸依次做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動力的輸出連貫所以平順。

如果我們4缸機變成了3缸,等於減少了一個缸工作,等於四個步驟三個缸來做,這會導致交替工作的間歇變長,動力輸出上面就會產生點點中斷,這也就是抖動產生的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三缸機的怠速要比四缸機普遍要高,而轉速高了之後,不做功的慣性空轉時間也就減少了,動力更加綿密也就減少了抖動。

因此三缸機天生就抖,而轉速的提高確實可以減少抖動的效果。

但發動機抖,不一定車內抖,目前優秀的三缸機通過平衡感或者發動機懸置等設計,已經可以抑制大部分抖動傳遞到車內。

較為優秀的發動機,正常行駛過程中基本上是感覺不出來的,智駕君在試駕過的幾款三缸機車型也沒有直觀的感受。

奇駿VC-turbo這個發動機,是由日產歐洲牽頭的產物,本質上先要滿足歐盟的排放法規框架下的「政治正確路線」——那就是小型化、增壓化,而日產本身在日本本土力推的e-Power,也是優先使用三缸機來實現成本和性能的兼顧,三缸的VC-turbo(1.3T/1.5T)+e-Power電驅的車型,才是終極形態。

而這套動力系統無論是網傳190億的研發成本,還是技術成本或者生產成本來說,u 並不比之前2.5自然吸氣發動機低,因為它用更小的排量、更少的缸,完成了功率和效率的雙重提升。

而在中國市場,基於成本控制和利潤率的追求,e-Power普及之前,還必須硬上三缸VC-turbo+CVT的組合搭配,至於中國消費者喜不喜歡三缸,在日產歐洲那邊的壓力面前,那都是可以優化的地方。

因此中國消費者不買單的主要原因還是心理因素。

為何不能像六缸變四缸一樣普及

當年沃爾沃XC90全系2.0T四缸發動機,也被無數人詬病豪華品牌中大型SUV用上了2.0T,但如今無論是寶馬X5、還是奧迪Q7都推出了2.0T版本,甚至寶馬7系的730也就是2.0T版本是最暢銷的版本。

可以說2.0T四缸發動機走過了一段被質疑但逐漸被消費者接受的曲折之路。

三缸機會不會複製這一被質疑但逐漸被接受的過程呢?

也許不少三缸機車型的推動者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價格。

彼時當2.0T版本出現時,上述我們提到的這些百萬級別豪車價格統統下探到子了60萬元區間。

與之相比,新款三缸奇駿的價格依然維持了上一代車型相似的價格區間,這顯然與消費者的價值認知出現了偏差。

同樣的價格同級別無論是豐田還是本田,都是四缸車型,而相比與上一代車型不止價格沒變還減少了一個缸,這在消費者眼中無疑會形成變相漲價的心理暗示。

可以說此次的「技術日產」並沒有讓消費者感受到技術的價值和魅力,同時與消費者的價值認知出現了偏差,同時相對激進的市場策略也應該為這場三缸車型銷量下降付出責任。

奔馳曾經說過:「普及三缸,不是我們的任務」。

三缸是趨勢沒錯,但先行者難免也要讓消費者先突破無知之幕,這是先行者的宿命。

對於日產奇駿來說,有沒有破局的方法呢?

也許把同樣技術的2.0T版車型在定價上與現行款進行區別,貴上兩萬塊銷售也許是個路子。

屆時,能不能跑沙漠,抖不抖也就都沒那麼重要了。

簡單的說,推廣一項新技術同時必須輔以經濟手段,這既是成本也是吸引受眾最直接的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5207190_12298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