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職場人摸爬滾打許多年,還是能力一般、經驗豐富、沒有晉升、不被重用呢?
你或許會說是環境問題?是公司的問題?是老闆的問題?是領導問題……
老王認為都不是,這些都是你憑空想像或者根據你的喜好來為自己的失敗所找的理由。人在職場最可怕的是不被看見,永遠都是個小透明。
很多人把職場小透明看作是一個初入職場的發展階段,認為初入職場,什麼都不懂,不被看見也很正常,工作久了自然也會從小透明的階段走出來,發展越來越好。
老王認為,這些都是非常幼稚的想法,現實的情況是,仍有很多在職場上奮鬥多年的人,像職場的背景板一樣成為那些佼佼者的襯托。這才是職場人的無奈和辛酸。
老王曾經為上海的齊先生做過職業輔導,他有8年的工作經驗,能力也不錯,但是職業發展卻十分緩慢,換了兩家公司,一直都是基層。他不是沒有碰到過晉升機會,只是他從來都不是被提拔的目標人選。
通過老王和齊先生的溝通和系統的測試,發現齊先生是個很努力的人,也很拼。他把自己職業發展的不順歸結於自己的努力不夠,然後就會加倍地付出。但也正因如此,讓齊先生在多次失望後,感到很委屈也很喪氣,讓他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意義。
老王從來都不會否定努力的意義,但老王一直所希望的是,職場人不要只有努力,要學會看問題,要看清環境,看清現狀,要學習更多的方法和思維,放大努力的價值。如果沒有好的績效,做好這一切也是不行的。
就像齊先生一樣,努力太盲目,什麼都想做好,結果什麼都做不好。前幾天一位某里的高管找老王做職業輔導,他的開拓能力很強,但在具體產品實施階段不能落地。他的意思,甭管自己年紀多大,都要能畫原型圖、會設計產品……
老王聽完就認為他的思考和齊先生的思想一樣,什麼都想會,什麼都要做。但老王想說,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擅長的點來開展工作,而不是一直去彌補自己的短板。要知道每個人的短板都太多,永遠無法補齊。對於一個工作多年的中高管來說,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的優勢,而不是去和00後的孩子們拼技術。
齊先生和某里的那位管理者一樣,他們現在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但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的問題產生的原因。
老王認為,他們的問題都不是能力的問題,也不是不努力,而是他們沒有為自己找到一個明顯的標籤。別忘記了,職場沒有標籤,你就是普通人,有了標籤,你才能與眾不同。因為努力都是現在年輕人的標配了。
對職場人來說,到底該如何塑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職場標籤,讓自己脫穎而出呢?老王給你5點建議:
1、關注群體環境,分析群體特徵。
人的發展永遠離不開環境,所以,想打造自己的職場標籤,一定要關注群體環境,也就是你所處的團隊,你所在的公司。要分析你所在的這個群體的特徵是什麼。並分析出有哪些是被需要的,但又沒有被占據的特徵。而在這個範圍里,再去挖掘適合自己可塑造的特徵。
比如說,在整個產品研發團隊中,對消費者需求分析總是不夠精準,因而被上級領導多次指出,那麼,如果你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好、做精。那麼,你很可能會因此而脫穎而出。
標籤都是從內向外傳播的,從來不是從外向內傳播的。如果你在小團隊都沒有明顯的標籤,外面的獵頭又怎麼知道你有能力呢?外面的老闆們都如何了解到你呢?
2、聚焦專業領域,挖掘個人潛力。
塑造個人標籤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你的業務能力,它是支撐起標籤的關鍵因素。每一個專業領域的發展方向都很多,涉及的知識也是方方面面,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不斷聚焦。
就比如說任職於廣告公司的設計師小寧,他們公司設計的業務面很廣,設計內容會涉及到產品包裝、宣傳海報、展板、寶貝詳情頁、LOGO等等。小寧是個全能型員工,領導安排什麼做什麼,工作乾了很多,但是卻沒有太多可圈可點的成績。
老王當時給小寧的建議是,如果她希望自己的能力和職業發展效率更高的話,一定要聚焦一個發展方向且下足功夫,死磕到底。小寧最終選擇了包裝設計方向,一方面她利用業餘時間狂補相關專業知識,另一方面每當公司有這方面工作任務時,她都會自告奮勇去承擔。慢慢地她的工作逐步傾向於包裝設計方向,在同事和領導心中塑造了「包裝設計高手」這樣的標籤。之後,公司每遇到類似的工作都會分配給她,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小寧是「包裝設計高手」。也正是這個標籤,讓他很快被國際知名大廠以高出她現在薪酬的2倍給挖走了。
老王認為,任何一個專業行業都可以被細分出多個領域,當你的力量聚焦於某一個關鍵點,那麼最終也會產生更大的價值,你的能力標籤也就越鮮明,你的競爭力越強。
3、鎖定輔助標籤,放大長板優勢,讓你更具競爭力。
人在職場上,除了突出的專業能力標籤,還需要一些輔助標籤,比如說,你的性格,你的溝通表達能力,你的態度等等,這些標籤並不會使你的形象變得模糊,而是會放大你的長板優勢。反之,如果你在這些方面出現了負面的形象,也會拉低你的能力,甚至讓你錯失機會。
4、從專業能力到職業形象、言行細節,做好標籤塑造。
打造職業標籤需要一個不斷強化的過程,你不光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標籤,更要在各個方面強化你的職業標籤。
在專業領域鎖定標籤之後,你需要在這個專業方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學習和吸收更多相關的知識、方法、思維,並在實踐中去應用,如此反覆,不斷地去深化標籤。
你的言談舉止,你的工作方式,都是要符合你的標籤形象。如果你想打造積極的、嚴謹的職業形象,那麼就不要常常與人抱怨,胡亂揣測。
標籤是一個動態值,如果你不注重上述這些細節,你的標籤隨時會糊掉,你的人設也很快就會崩塌。
5、你還需要找人做背書,沒有人做背書,你的標籤一樣無法傳播。
大家都認為微商很low,其實你錯了。因為微商都非常擅長傳播自己。這一點需要我們職場人去學習,但一定不要學習那種過度的、虛假的傳播(老王這些不是說微信虛假,勿噴)。
對職場人來說,你需要找你所在的行業領域的名人、大牛做背書,你的傳播力度或許就會高於你的領導、你的老闆……
寫在最後
想要成為一個卓越的職場人,就要懂得日復一日堅持塑造自己,打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