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後,該如何融入公司?職場環境評估是第一步(上)

2022-03-08     獵頭老王

原標題:跳槽後,該如何融入公司?職場環境評估是第一步(上)

對於職場人而言,加入新公司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老王聽過不少人的觀點是認為要做出成績,才能得到老闆的重視。但老王認為,比起業績來說,更重要的是融入環境。

如果在進入新公司後不能與環境相容,很容易出現「排異反應」,即使做出了成績,職場發展也很容易受阻,甚至被排擠出局。

老王曾為一位職業經理人做職業輔導,他是個有想法、有創意的人,也帶過團隊的人。

他當時高高興興加入了一家大公司,也很珍惜這次機會,入職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一種非常興奮的狀態,工作也很投入,但他做事我行我素,有時候與同事產生摩擦,他也並不在乎。

一段時間後,他發現同事們對他似乎很有意見,尤其是在一些需要配合的工作中,非常不順利,他也漸漸被孤立。

遇到這種情況,他很煩惱,甚至有了辭職的念頭,但是好不容易得來的工作機會,又讓他十分不舍。同時他也很困惑,明明在努力工作,在為職場奮鬥,卻被環境所不容。

老王認為,職場上存在這種想法的職場人還有很多,他們大多數的觀點是:在職場中,什麼樣的人都會遇到,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工作就是來賺錢的,又不是來拉關係的,所以即使來到一個新環境,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足夠了。

但是,身處職場,沒有人可以獨行,如果無法融入環境,職場便猶如逆風而行,坎坷重重。很有可能在你還沒有獲得展示的機會之前,就已經被環境淘汰出局。

職場如江湖,無論大小,都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也必然會存在一些規則。

所以,當你進入到一個新環境後,最重要的是了解其中的規則,並融入其中,才能在新的舞台上站穩,才會有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機會。

那麼,當你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時,該如何做呢?老王給你5點建議:

1、快速了解公司,從宏觀到微觀、從領導到員工,尤其了解一下公司的那些非正式組織。

有不少人認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了解崗位相關內容,已經是盡職盡責,完全沒有必要去了解更多。而且,自己既不是老闆,又不是高管,就算了解了一些公司層面的一些宏觀的信息,也沒什麼用處。所以,對自己的公司,不夠了解,似乎成了職場中一個見怪不怪的事情。

但部分與整體是緊密相連的,在對公司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後,才能更容易讀懂領導決策的戰略意圖,也更容易把握本職工作的方向。

除此之外,了解公司,更有助於我們擴大自己的職場格局,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問題。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想要融入新的職場環境,則是需要儘快了解公司,從宏觀到微觀全面地掌握公司的信息。

公司的宏觀信息包含了公司的主營業務、組織架構、發展歷史、企業榮譽、企業文化、行業地位等等。你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公司內網,以及公司培訓等多個渠道去了解。尤其是一些大公司,組織架構相對複雜,變化也很快,所以你要時刻關注這種變化。因為這不僅關係到你是否能夠順利融入職場,同時也關係到你未來的發展。

一些微觀的信息包括自己所在的部門職責、部門領導、彙報層級、各業務溝通流程。這些內容看上去其實非常簡單,但是有很多職場人,即使工作很久,對這些內容也沒有做到足夠清晰的了解。而這種模糊的印象也很容易使職場人在工作中出現差錯。

此外,還需要了解一些公司的規定,比如日常管理、會議要求等等。有不少職場人在入職時並不會認真地閱讀公司的那些條條框框的規章制度。

在職場中經常會有一些這樣的現象,有一些職場人他們會在工作過程中形成自己的一套職場行事標準,輕視一些規則,把它當作是無傷大雅的小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些人會在下班前的幾分鐘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打卡下班。而在一些非常重視時間管理的公司中,頻繁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被辭退。

所以,在進入新環境中,了解規則,並敬畏規則,是融入其中的重要一步。

2、做好人際環境評估,建立自己的邊界,尤其了解公司多事的人,以免對方坑自己。

在進入一個新的職場環境時,要及時地做好人際環境評估,了解每個人的邊界,並建立自己的邊界。

很多職場問題其實都來源於缺乏邊界感。過度的干涉,過度的關心,過分的索取……無論我們是越界者還是被侵犯者,一步越界,就可能會被環境排斥。

職場人小科跳槽加入公司時,就吃了不少苦頭。小科作為公司的新人,剛到公司時很多業務還不熟悉,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去學習,部門裡的一些同事看他是新來的,便打著給他多一些鍛鍊機會的旗號,交給他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小科性格隨和,又抹不開面子拒絕,便都一一應承下來。

為了完成這些額外的工作,小科常常一個人加班。在試用期結束後,小科因為忙於應對各種各樣的雜事,自己的核心工作卻並沒有做出什麼亮點。最終導致小科沒有度過試用期。

在職場上,很多人都不希望成為受人驅使的老好人,但很多人像小科一樣,初入職場或者初到一家新公司,因為陌生便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沒有及時地為自己建立邊界感。最終,自己的領域被別人任意踐踏。

邊界感並不高深,簡單來講,就是要知道說話做事,應該在哪裡停止。

在心理學上,它被稱作為心理疆界。每一個人或動物都在盡力地保持著自己的兩種生存空間,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而這種空間與外界的界限就稱作疆界。心理疆界則是為了能夠將自己與他人隔離開,以保持自己的個性空間,保護自己的「心理財產」。

沒有邊界感的人,往往會變成兩種角色,侵犯者和被侵犯者。被侵犯者的結果是,在職場上很容易成為苦不堪言的老好人,被他人肆意「掠奪」。尤其是在初入職場時,要快速地了解職場人際環境,建立邊界,才能夠快速地被環境所接納。

寫在最後

明天請繼續閱讀文章《跳槽後,該如何融入公司?職場環境評估是第一步(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26b7d1e97e5d47ebc52ff6c0f52e7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