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白酒成消費趨勢 董酒有望揭開健康面紗

2020-02-26     酒食評論

只有經歷過失去的恐嚇與歷程,才知道擁有的彌足珍貴。這是疫情期間,社會中主要流行的觀點之一。而以此作為基本點,引發了諸多對於消費復甦的預判和遐想,普遍認為,在消費升級不停步的趨勢下,健康,更將成為消費關鍵詞。


對於白酒行業,也是如此。自2月以來,行業直播會議和課程,日益繁多,健康已經成為相關專家對於行業預判的重要觀點之一,此外,筆者也與多位經銷商和酒水分析師在線上深入交流,同樣得到,健康是未來白酒至關重要消費因素的論斷。健康,已經成為行業疫後消費的共識。


酒桌文化將進行健康回歸,喝好、少喝,將成為普遍共識。


01,本次「健康消費」的預判,並非「健康白酒」的噱頭


雖然健康被行業唱響,但其中還有不少存疑,重要的一點是,這與前幾年的「健康白酒熱」是否雷同?在2017年,白酒曾引發「健康白酒」行業熱潮,但最後歸於不溫不火的局面。那麼,這次「健康消費」的共識,是否會淪為行業噱頭?


筆者認為,具有質的不同。2017年的「健康白酒熱」,是基於國家政策的預判,即2016年10月,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後,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大健康」熱潮,而消費受眾在此前並沒有經歷健康需求的「鍛造」。


而經過此次疫情的洗禮,消費者,尤其是白酒的消費群體,對健康,對活著的價值,對人生的意義,會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是親歷過後的自我感悟,通俗的講,是走心的。


所以,對於白酒行業而言,有了2017年以來的「健康白酒熱」的鋪墊,加上本次疫情的深刻認識,「健康消費」將被砸實。


02,白酒「健康消費」,亦將追根溯源


筆者認為此次疫情對白酒消費群體的轉變有兩個方面:一是白酒會從「交際應酬」的「山吃海喝」轉變為「感情交流」的「怡情小調」,理性飲酒會成為酒桌的「常態」。二是喝健康白酒的觀念會深入人心,追溯產品的根源,即對原材料、生產工藝、所含健康微量物質等愈加註重。於白酒消費者言,在健康消費的驅動下,對健康屬性的白酒亦會更加青睞。飲健康酒、健康飲酒,或將成為普遍共識。


具有健康屬性的白酒,其特性和差異化優勢將得到進一步彰顯。


白酒產品的健康之根在哪裡?一是產品健康,即飲健康酒。「酒為百藥之長」,這是古人對酒在醫藥領域應用的高度評價,也是白酒得以延綿流傳數千年的基因。中國白酒作為全球蒸餾酒的代表,其固態發酵是靈魂,也是核心競爭力。二是健康飲酒,白酒是精神化的物質產品,文化是白酒之魂,白酒的文化本質應該是塑造品味生活,豐富精神境界。


追根溯源,在健康消費進一步深入人心的時候,具有健康屬性的白酒,其特性和差異化優勢將得到進一步彰顯,在這一輪行業變革中也更加有底氣,有信心。


03,董酒獨特健康優勢被放大,或成為重要順勢者


有水流,就會有順流者,有趨勢,就會有順勢者。筆者認為,董酒,應當是其中重要的一員,董酒的優勢將進一步被放大,因為其健康的差異化優勢,占據了上述趨勢。


第一,健康,是董酒產品的內源化基因

健康,是董酒產品的內源化基因,這其中包括兩點。

首先,董酒自創始以來,一直將健康作為產品的重要特徵,是當今唯一還保留「百草入曲」工藝的老八大名酒,130餘味本草被嚴格配伍,參與酒麴與糧食的共同發酵。董酒對於白酒健康的踐行,以及對於產品健康屬性的堅持,是經過歷史的積澱的,是幾代董酒人和釀酒專家的智慧凝鍊。


老八大名酒


再有,與配製型白酒不同,董酒的健康因素主要來自於「百草入曲」的工藝,中國傳統白酒有「無藥不成曲」的說法,在酒麴中添加本草參與發酵,是賦予酒體健康性的傳統經典的方式,這與通過浸泡後添加的配製方式截然不同,因為,「百草入曲」會經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而酒麴與糧食充分混合後,再一次經過微生物的發酵,這其中會發生無法計數的生物化學變化,產生出眾多的代謝組分,經過蒸餾提取過程後,相當多健康成分被帶到董酒酒體中。


簡言之,這種健康價值的賦予,是通過微生物發酵過程而內化的,並非生硬的物理組合,董酒是具有內源化健康屬性的白酒,而不同於以白酒為基酒的健康露酒。基於以上兩點,董酒的配方和工藝才得以自1983年起前後三次獲得「國家機密」的榮譽。


第二,健康,是董酒一直倡導的生活方式

縱觀董酒的發展歷程,自開創以來,其釀造始終堅持遵循天道、天人合一的理念,秉承《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平衡和諧的中醫養生理論脈絡,依據「藥食同源、酒藥同源」的理念,致力於將中國傳統的平衡和諧中醫理論與白酒文化相結合,成為白酒之中最懂健康的名酒。


早在十多年前,董酒就確定了向消費者傳達健康飲酒方式的方向,即「飲健康的酒,健康地飲酒」。為此,2008年,由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與江南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聯合成立課題組,重點研究「中國傳統白酒對人體的健康作用」,這期間,董酒在傳統白酒的健康飲用、飲酒對於生活的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學的普及工作。


至2013年10月20日,江南大學釀酒科學與酶技術中心應用正相色譜技術等科學手段對中國傳統白酒進行檢測分析,報告指出:從董酒中檢測到52種萜烯類化合物,總量在3400~3600 μg/L,(國內外研究表明,葡萄酒中萜烯類化合物的總含量小於1000μg/L)居中國白酒之首。這與董酒在制曲過程中加入了130多種名貴天然草本密不可分。


董酒在酒麴中添加本草參與發酵。


在2017年11月2日中國傳統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布會上,江南大學徐岩教授宣布,首次在國際上檢測並鑑定了中國傳統白酒中的非揮發性脂肽類化合物地衣素,其在董酒中發現的含量為111.74 μg/L,同樣是含量居中國白酒之首。這與採用特殊窖池製法有關,董酒的窖泥呈鹼性,大窖池壁富集諸多地衣芽孢桿菌,而地衣素就是地衣芽孢桿菌的代謝產物。


據資料顯示,萜烯類化合物與脂肽類化等化合物,均呈現出一定的抗病毒活性、抑菌活性、溶纖活性。


江南大學系列董酒研究論文之一,見刊於中國核心期刊《釀酒科技》。


此外,研究還發現董酒的香味組成成分尤為獨特,除了各種香味成分組成與其它名優白酒不一樣,董酒還具有「三高一低」的特點。「三高」:一是董酒丁酸乙酯高,丁、已酯比是其它名優白酒的三至四倍;二是高級醇含量高,其中主要是正丙醇和仲丁醇含量高;三是總酸含量高,酸含量主要由乙酸、丁酸、已酸和乳酸四大酸類組成,總酸量是其它名優白酒的二至三倍。「一低」是乳酸乙酯含量低。董酒乳酸乙酯含量在其它名優白酒的二分之一以下。這些香味成分的組成獨特,對形成董酒獨特風格和健康基因起到關鍵的作用。


現代醫學表明,人體內有機酸的多少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有機酸能刺激人體消化腺的分泌,增進食慾,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同時有機酸也具有抑菌,消炎,抗病毒,抗突變,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


可以預見,基於行業對於「健康消費」的預判,疫情過後人們在進行消費時,對健康的重視和關心會逐漸增強,尤其對白酒的消費,這個時候產品品質較高、品牌基因較好、有健康因子的白酒,會成為消費者首選。而董酒的品牌和品質特點與「健康消費」理念的高度吻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其「健康」屬性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而董酒的「健康」面紗亦將有望在之後的消費場景中被層層揭開。


投稿合作 | 1693204970 (微信/QQ)

版權說明 | 原創文章,轉載請留言,圖文資料,若涉及版權,請告知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bnPjHABjYh_GJGVqw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