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客山東,品儒風泰山

2024-05-14     酒食評論

作者:李虓

在山東,有兩種文化的圖騰,一是儒風,「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山東人無不以儒風為準繩,二是泰山,「泰山岩岩,魯邦所詹」,山東人無不以泰山為崇拜。因此,儒風泰山可謂山東文化的總綱。

白酒釀於一方水土,承載一方文化,山東的兩種文化圖騰,也交織在一杯齊魯美酒之中,造就出魯酒代表作——「儒風泰山酒」,「在好客山東,品儒風泰山」,通過一樽酒香,將山東魅力和盤托出。

01

儒風泰山酒的品牌,山東文化的信仰

在山東,儒風泰山是一種文化的信仰。

根據《史記·封禪書》記載,秦代之前,已有七十餘王升封泰山,其中就包括三皇五帝、殷湯王、周成王等。對於泰山的敬畏,影響了孔子,《孟子·盡心上》上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讓儒風禮度與泰山崇拜,有了正式交集。

而孔子偏愛泰山,登高了不止一次,每次都得到了不一樣的儒家思索。如《禮記·檀弓》上說:孔子過泰山側,問婦人之哭而嘆苛政猛於虎也;《列子》云:孔子游於泰山,問榮啟期之「三樂」而善其能自寬。

此後,以孔子稱首,顏、曾、孟三賢踵其而至,歷代大儒,效仿孔子,通過登高泰山,提升眼界和境界。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孔子提出儒家「君子」形象之後,孟子追隨孔子腳步,用「泰山岩岩」詮釋了「大丈夫」理想人格。董仲舒的兩漢經學,因泰山得到「人格神」的境界。宋明理學也由泰山出發,追隨著「理」、「心悟」的意味。儒學的每一步發展,都與泰山相聯繫,泰山推動了儒學的形成與發展。

因此,儒風泰山酒的品牌,承載的是儒風與泰山相映向輝的歷程,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千年傳承的文化信仰。這體現在產品上,即形成了儒風泰山酒的儒家、儒商、儒聖三個系列,每一款都蘊含了對於儒風與泰山的文化崇尚。

比如,儒聖系列,通過特色化打造,讓瓶底展現出泰山的壯美景象,而透過景象正看到瓶背面的孔子立於山頂之上,展現出「孔子登高望遠」之意境,向世人傳達孔子「君子泰而不驕」的人生哲學。而瓶蓋處則效仿了儒生帽冠樣式,表達的是儒家入世仕途思想,代表為官為商,兼濟天下之意。

02

儒風泰山酒的釀造,山東生態的核心

在山東,儒風泰山是一種生態的核心。

在自古流傳的泰山詩詞中,不乏對泰山生態的讚美,如三國曹植的「晨游泰山,雲霧窈窕」,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的「泰宗秀維岳,崔岑刺雲天」,李白的「平明登日觀,舉目開雲關」。而漢《淮南子·地形訓》曾說:「中央之美者,有岱嶽(泰山),以生五穀桑麻,魚鹽出焉」,更把泰山比作「中央之山」。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泰山因裂隙構造發育,裂隙泉分布非常廣泛,因此泰山也是齊魯大地山泉水的寶地,早在漢代銅鏡銘文上就有「上泰山,見神仙,食玉英,飲醴泉」的說法,泰山水被譽為「泰山三美」之一,尤其是從百丈懸崖上飛流而下的龍潭水,素有「仙露」、「甘霖」之稱。

因此,得益於泰山生態環境的鐘靈毓秀、水源豐富,讓這裡在可以生五穀桑麻、生魚鹽,殷富一方,醞釀出久遠的酒文明,比如,赫赫有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就在此,出土的文物中包含諸多陶制酒器,其中典型的即如大汶口觚形杯。同時,泰安很早也形成了歷史上的酒坊集群,以供皇家封禪所用,清朝皇帝乾隆曾十二次登泰山,就曾把泰山酒欽定為宮廷御酒。

憑藉酒史與生態的雙重優勢,泰山被中國酒業協會授予了「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稱號的殊榮。泰山酒業,正位於泰山腳下,取泰山龍潭水,用皇家小窖群,傳老五甑工藝,將「呼吸宇宙」的泰山秘境,「封禪佳釀」的泰酒傳奇,釀成一尊儒風泰山酒。

03

儒風泰山酒的品格,山東人情的品德

在山東,儒風泰山更象徵一種人情的品德。

《論語集注》記載山東,「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隋書·地理志》說山東,「人性多敦厚」。山東人歷來對泰山的崇拜,讓「穩如泰山」、「泰山安則四海安」的思想,心裡根深蒂固,厚重是山東人最看重的品德。

這反映到飲食上,即山東人非常偏愛滋味濃厚的菜肴,像是糖醋鯉魚、九轉大腸等,不僅僅契合厚重的性格,更反映出「夠滋味,才夠濃情厚意」的禮節。而反映到酒上,即是儒風泰山酒的一大風格特色「醇厚」,無論是酒體的醇厚度還是芳香度,都承載了山東人的敦厚義重。

「夫禮之初,始於飲食」,是每個山東人骨子裡的信條,遵循著孔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教誨,山東人的酒桌之上,不僅禮數多而且飲酒量大,旨在讓每個賓客都可以喝得盡興、暢快,這樣的性格風尚,即造成了儒風泰山酒「甘潤」的風格特點,即便大口飲、持久飲,仍舊甘甜圓潤、凈爽生津。

與此同時,《中庸》強調「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山東人尤其講究「以鄰為伴,以和為貴」,所以,無論待人與接物,好客的山東人,通常儒雅客氣、和顏悅色。這反映到飲酒上,又體現出儒風泰山酒第三大特色——柔和,酒如語言,唯有柔和,方讓人舒適,即便不佐以菜肴,儒風泰山酒同樣溫和綿柔、順口順喉。

儒風泰山酒的品牌、釀造和風格,融合了了山東文化的信仰、生態的核心、人情的品德,其不僅僅是一尊美酒,是為山東的風物名片,中國魯酒產區的巔峰之作,在好客山東,應品儒風泰山。

作者簡介:

李虓,發酵工程碩士,酒食領域作家、策劃人,《酒食評論》總編輯,福年薈文化創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7e2507d82c8d0014456f8a190676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