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正常價便宜10萬的寶馬M4,居然被我撿漏了!

2020-12-12     二手車知識大講堂

最近我帶一個朋友,從北京出發,不遠千里來到南京,輾轉打車來到常熟,提了一台二手寶馬M4。

這台車的價格,相比北京市的正常行情來說,便宜了最起碼10萬塊錢。究竟我們發生了什麼事兒呢?請看這期視頻。

買家是我的一個朋友,他是跟我們一塊玩卡丁車的,01年的小伙子,他駕照雖然拿得晚,但短短一兩年時間,已經換過了奧迪RS5(參數|圖片),奔馳W205 C63(參數|圖片),BMW M2(參數|圖片),7系(參數|圖片),X6(參數|圖片)。

本來他已經準備專心玩卡丁,但最近看我提了那台克爾維特C7,忍不住心癢難搔,於是也跟著一塊準備玩房車了。但看了北京市的行情,他嚇了一大跳,很多16年的M4,現如今都敢要到60小几萬的行情,17年的M4,如果公里數稍微少點,甚至敢要到72左右。

我回想起2020年年初的時候,那會兒18年那種成色特別特別新的M4,也就是61~63左右的價格,而且這還是從車商那兒拿的成交價。將將要翻過一個年頭,價格有漲有跌很正常,但這漲得也太誇張了。

而且關鍵是,M4並不是什麼特別稀有的車,它沒有漲價的資格。只不過現在是因為老款M4停產,新款M4又還沒上,且肯定沒啥優惠,新老款青黃不接,所以才導致漲價。

而且因為北京市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實行國6限遷政策,外地二手車進不來,本地精品車都在私人車主手裡攥著,保有量一共就那麼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撞掉一批,賣去外省一批(只要賣出去,就再也遷不回來了),爆改造得神憎鬼厭又一批,能同時拿出來在市場上交易的車子少之又少。所以北京市目前的二手M4行情都貴得一批,連我們車販子都覺得貴得難以接受。

我這朋友接連找了一個月的M4了,他都不是奔著撿漏的目的去的,他只想正常買個車,哪怕貴點都行,但接觸的賣家,16年的都要到62左右,17年公里數少點的,敢要72左右。

去年的時候,19年的准新車,也就是差不多在72這塊,今年年初的時候,18年的M4成交價,從車商手裡拿才62~63左右。現如今都到年底了,16年的居然還漲價了,這實在是難以令人接受。

結果呢,天無絕人之路,之前我這哥們賣改裝件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江蘇常熟的專賣改件的大哥,那天我朋友碰上了北京市的一個M4,價格雖然貴點,但咬咬牙也能接受,他準備把那車上的一個改件賣給這大哥回回血,倆人閒聊之間,我朋友看這大哥經常賣M4的改裝件,便隨口問了一句,你那兒有M4嗎?

本來都沒抱啥希望,結果這大哥說不但有一台,而且還是京牌車,只不過車主常年在江蘇這邊呆著,賣車也嫌麻煩,不想回北京,怕折騰,直接在江蘇這邊賣了。恰好就在他手裡,大哥報價才55萬,而且還是17年的車,僅僅4萬公里。

不過這車這麼便宜,肯定是有事兒的。記錄里有一條8萬多的維修項目,且大哥說這車大概有5次過戶(後來實地查看之後,是8次),我朋友有點不敢下手,便跑來問我。

那兩天態度殷勤得很,哥前哥後的,讓我幫他看記錄,順便幫他參謀。我一開始是勸他不要做這類春秋大夢的,這麼便宜的車,怎麼可能能讓你碰得著?

但架不住我朋友軟磨硬泡,恰好我最近也實在沒啥節目可做了,心想去外地做個節目也行。於是這才答應他。

誰知道這車還真能撿漏呢?

事後想想,這車也許是集齊了撿漏所需要的所有條件。

1,車子第一眼條件看上去特別差,能嚇退絕大多數【不看實車,只憑表麵條件定奪的】個人買家。

2,它是京牌車,但卻在外地。等於是外地車。本地車商不愛收,北京本地車商懶得來看,不是價格特別合適,或者特別稀有,車況特好,誰也不想折騰去外地。

3,賣車的本地是江蘇常熟,屬於江浙滬,江浙滬本身也是國6限遷區,所以這台京牌車,本地人也買不了,落不了本地牌,實在是要買,就近也得上安徽牌,來回折騰,麻煩。

4,過戶8次,又嚇退一批買家。

5,我朋友資源多,人脈廣,因為他買過很多性能車,又愛玩車,又愛改裝,所以本身興趣愛好就跟這些東西沾邊,因此往往能獲得第一手客戶資料。

6,我朋友買車之初就目標明確,車況不要求很精品,有瑕疵也能接受,哪怕事故車都無所謂,精品也可以,價格可以加,只要有車就行,但凡不是因為北京市二手M4價格太離譜,他也不至於這麼折騰。他當初的目標就是,玩一年只要賠10萬以內都可以接受。反正是用來跑賽道,根本不挑車,精品給高價,槽車也無所謂。

7,不猶豫,非常果斷,本身就沒抱著撿便宜的目的去,他本來都打算買那台北京市本地的M4了,算了算改件賣掉之後,其實價格也還算合適,結果老天反而眷顧這種一開始沒抱著撿漏目的的人,他也沒想到隨口問了問一個網上的陌生人,居然能有這麼好的結果。

8,最後一個就得我自誇一下了,他身邊得有像我這樣的鐵哥們兒,給他信心,給他壯膽,會看車,經驗豐富,會挑車。(這自誇得過於明顯了,哈哈哈哈哈)。不是那種酒肉朋友,是真的因為興趣愛好而能談到一塊去的朋友。他當初酷愛跑山,也是被我們拉過來之後,才開始正規學下賽道,玩卡丁,要不然山路那麼危險,我估計他再這麼玩下去,可能命都沒了。

思來想去,只有這些原因了。

上述這些條件,缺一不可。所以我這朋友,應該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吧。要不怎麼能有這麼好的運氣,這車被我們連夜開回北京後,昨天在修復車身的一個小凹坑,隔壁一個車商過來,聽說了我們的買車價都驚了,說在北京最起碼多賣10萬。

這運氣真是好到爆棚了。

廢話不多說,我們來講講這車的具體車況吧。

其實視頻里已經大概講過,不好的地方就在於,八次過戶,機蓋換過一個碳纖維機蓋,前後四個大燈都換過,車身局部有補漆,但非常少,記錄里有八萬塊的維修內容,其中比較嚇人的有更換過輪轂,避震,下擺臂,後橋樑等等。

但實地查看之後,發現其實後橋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拆過,我不敢說一定沒換過,也有可能是4S師傅修復手藝精湛,但可以百分百確定的是,記錄里顯示的下擺臂換過,實際上下擺臂是原廠的。

所以這車是有過度維修的可能的,也是存在騙保的可能的。

重點是,我朋友根本就不在乎這車有沒換過底盤件,只要骨架沒傷,就好了。而且這車價格足夠便宜,又是個京牌車,以後完全不愁賣不掉。

M4的優點,我想就不用多說了吧,我覺得它是F系列裡的M-Power家族最值得購買的車型。

跟自家上代M-Power比起來,首先解決了祖傳的散熱老大難問題,這代M-Power前面巨多散熱器,散熱效率比起上代E92來說,好得真是不是一個次元。

同時它有可能還是歷代M-Power里質量最穩定,小毛病最少的一代,E46跟E92的可靠性,跟它比起來,差得真的不是一星半點。它為數不多的幾個不完美的地方,一是原廠剎車太次,二是原廠聲浪差點意思,三是車身還是沉,要是能更輕點,我覺得更好,雖然實際開起來,你一點都不覺得它沉,而且覺得非常靈敏。

論顏值,比M3高,拉風,M3四門比M4實用,上下車方便,適合有了家庭之後但還對性能有一定偏執的朋友。但M3比M4真的低調太多了,路人不太懂車的,可能真一眼看不出來。另外我覺得它也比M2C帥。

論實力,它是M-Power家族親兒子,很多人總會拿M4跟M2C比,糾結到底買哪台,這麼說吧,M4的車身剛性,整體性,偷輕做得都比M4要好,倆車的動力總成都是一樣的,S55,這沒啥差異。但它倆差在車身,M2C的身材明顯比M4要小一號,但它倆的重量居然差不多。都是1.6噸多點。可見M4的偷輕做得比M2C到位多了。

圈速也是M4略快,同時,因為M4出的年份早,14年就有了,所以二手車x選擇多,價格也便宜。M2C因為出的年份晚,18年才出,所以價格便宜不到哪兒去,再這麼便宜也得要55~58萬左右,現在只要沒傷沒事故的M2C都敢要60左右,准新的甚至敢賣到62~63萬。要知道當年M2C新車落地也就是62萬。

當然了,M2C的優點也很明顯,圈速同樣快,因為軸距更短,所以更靈活,更富有挑戰,更有樂趣,更容易享受到在失控邊緣徘徊的快感。

如果是為了圈速更快,我覺得一定選M4,如果是為了樂趣好玩,選M2C更好。

M-Power身上的那股緊繃感,轉向,底盤的那股厚重而又不失韌勁的手感,開過的人,很難忘記。它真的就是這個級別的標杆,沒有之一。

甚至我覺得跟保時捷718,911對比,M-Power同樣有屬於自己的個性,很多人總說,換完M4以後,再上就得911了。首先我覺得M-Power跟保時捷,並不是誰淘汰誰的問題,它倆完全就不是一個性格的產品。

M4的駕駛樂趣,好玩的程度,我在718,911上真沒體驗過,論圈速,當然一定是911更快,甚至718的圈速,在馬力不如M4的情況下,仍然在部分賽道里要比M4更快。而且,911也有它的樂趣,它的樂趣就是那種像哈登似的,跟肥厚屁股日夜搏鬥的樂趣吧。

我想表達的是,M4有屬於M4的樂趣,雖然它價格比不上911,甚至比不顧高配的718,但M4跟718,911,不完全是替代關係,沒有誰取代誰,兩者都很好,只不過它倆不是一個世界的產品,兩類車的車主,也可能不是同一類人。

非常替我這位朋友感到開心,也為我朋友不再跑山,而專注於在賽道里發泄激情而感到由衷高興,他走上了一條正道。

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裡結束了,我們下次再見,拜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kkAVnYB9j7PxaI78i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