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參加金港圈速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0-05-08     二手車知識大講堂

在參加F4培訓班之前,其實我還去參加了4月25日的金港圈速賽。

金港每年都會舉辦圈速賽,且不止一次。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本來早就該辦的春季圈速賽,一直推遲到4月25日才得以舉行。

  • 圖文部分

且比賽當天,所有車友必須佩戴口罩。金港當時發出了史上最嚴厲的禁令,一旦發現有人下車脫下口罩,被拍照兩次,當場處罰1000塊,且會被金港永久除名,拉入黑名單,不得參加金港舉辦的任何活動。

因為疫情窩在家裡的車友,一窩蜂地報名了,當時現場一度人滿為患,能看出來,大家都窩在家被憋壞了。

圈速賽的規則,簡單講一下。就是金港會按照排量和馬力,給各個不同的車型劃分組別。

比如我的斯巴魯BRZ(參數|圖片),原廠自然吸氣動力,就被劃歸到2.7B這個組別,這個組別要求所有車輛必須為自然吸氣動力,禁止加渦輪或者機增,排量在2.0~2.7皆可。

結果我們組就竄來了三台強大對手,一台保時捷卡曼(參數|圖片)2.7,搭配PDK變速箱,原廠275匹馬力,中置後驅結構。

另外兩台是賽車化的本田FD2,全車拆空,搭配FD2原裝K20A紅頭機,2.0L自然吸氣紅頭高轉機,VTEC加持,6速手動,原廠220~225匹左右,國內的FD2,當然基本都是思域(參數|圖片)或者思銘(參數|圖片)的車架作為底子,換裝K20A機波電改裝而來。

但原廠的思域就已經很輕了,才1.3噸左右,拆空之後,其實對比BRZ的體重來說,並沒有吃什麼虧。

K20A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呢?反正聽職業車手說,搭配K20A的賽車,在國內的很多比賽里,都是必須強制升組的。

但不知道這回為什麼金港要把它們劃歸到2.7B組別來,單獨弄個86BRZ原廠組不行嗎?所以當時,我們參賽的86BRZ車主們壓力都極大,本來我們技術也不行,這三台大寶貝一來,好傢夥,我們想上領獎台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先來說說為了準備這次圈速賽,我都做了什麼準備吧。

首先是剎車通風,其實我的車沒改過卡鉗,只是換了高性能的碟片,耐高溫那種,但我想讓它剎車降溫得更快一些。

於是我把霧燈拆了下來,用一截軟管,加上一個金屬管子,連接在一塊,自己打造了一個剎車通風系統。雖然沒有用溫度計實測過溫度差別,但用吹風機簡單測試一下,能感覺到剎車那兒有明顯氣流走動。

用處肯定是有的,反正弄了就很爽,很有滿足感,哪怕是個心情件又如何,至少自信感又增強了一分。

而為了讓剎車通風效果最大化,我在比賽的前一天,把原本剎車通風附近的凹槽全都擋住,讓整個前臉的氣流都儘可能導向管道內。

反正丑是丑了點,但有作用就行了。(其實後來想想對圈速提升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總共就比15分鐘,換裝的高性能碟片完全扛得住)

乾的第二件事情,是把車內儘可能拆空。

上圖是我車內之前的樣子,原本已經足夠空了。但我還是嫌棄不夠。

我又把中控給拆空了,甚至連暖風箱、CD影音系統,空調系統都給拆了,但拆完了之後,我才發現,其實BRZ中控拆不出什麼重量來。

它本身就很輕,原廠就沒帶什麼隔音棉,中控里拆掉的暖風箱,隔音棉,塑料件,滿打滿算我估計不會超過20公斤。真特麼不如痛下心扉減個肥了。

它其實真正重的地方在於車門跟玻璃,假設把車門換成碳纖維的,玻璃換成亞克力的,我估計一下能至少輕出大幾十公斤來。但那會兒我問遍了身邊所有玩改裝的朋友,都沒有亞克力板現貨,也沒有碳纖維車門,於是我只能作罷了。

因此這個拆空的舉動,其實對圈速也沒起到太大的幫助,還不如費費心多練練技術呢。

換機油當然是必須的了,經常上賽道的車,換油頻率肯定要比民用車高太多了。(備註:上圖不是BRZ換油圖片,因為當時我沒拍,所以找了個別的圖片代替)

一般如果只是跑跑賽道日的話,可以根據車內裝的油壓表來確定是否需要更換。但如果要刷圈,基本一場比賽下來,到下場比賽,就得換機油。

其實說來說去,本次最重要的準備工作,就是換了4條全新的R888R輪胎,除此之外,其他所做的準備工作,其實對圈速影響都不是很大。

4條東洋R888R,235/45R17的尺寸,1100一條,價格其實不算貴,這輪胎我用了幾天,感覺彎道抓地力真的很不錯,比起之前的AD08R要更強。但用了這個輪胎,我大直道上的尾速變慢了。初步使用的感覺是彎道挺強,熱得也很快,但是直線滾動阻力也增大了。

我總共去金港也沒去過幾回,沒有拿AD08R刷過數據,但我拿馬牌的MC6街胎跑過一次金港,這個胎就是個家用胎,日常代步是挺好的,但上賽道有點難為它了。

當時最好成績是1分23秒38,當然了,這個成績,只能說明對賽道理解還不夠深刻,如果當時技術能好點,再快個兩秒多問題不大。

但跑完這次後,根本就沒有什麼能讓我練習的機會,因為金港一個月也就開那麼一兩回。

圈速賽我最佳成績是1分19秒826,對比之前的1分23秒38,在僅換過輪胎的情況下,瞬間提升了將近4秒,我當時已經很滿意了。

其實跑賽道這東西,大家都知道走線很重要,外內外最快,但其實跑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知道細節最重要,比如某個彎,剎到什麼地方為止,什麼時候轉向,什麼時候開油,吃路肩多少,這些東西需要自己慢慢體會,別人教只能教你最基本的東西,但後續進步,得靠你自己的悟性和勤學多練了。

反正本次的圈速賽,我的圈速,在總排名中,位列38,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半瓶子水晃蕩的感覺吧。

學完F4之後,在職業賽車手的教導下,其實我對賽道的理解更深刻了一些,我相信我下回的成績一定會更好。

我在網上找了一下金港2018年圈速榜單,其中開86最快的是大神劉凱,當時他用CUP2輪胎,做的圈速記錄是1分17秒448,2019年這個圈速好像又被刷新了。

但目前為止,我想向劉凱老師的這個成績看齊,爭取儘量能更快一些。

對了,劉凱老師就是我學F4方程式的其中一個老師之一,也是征戰國內多年的一個職業賽車手。他們對車子的理解,確實遠比我們這些業餘玩家深刻多了。

唉,雖然這次比賽沒拿到獎,沒站上領獎台讓我非常遺憾。但更激發了我想更快的鬥志,男孩對於賽道的熱愛,我相信只有真正熱愛賽道的車友們能理解。

希望以後我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吧,同時還是要老生常談一句,如果你真的喜歡駕駛,還是上賽道來釋放你的激情,切記不能在馬路上追逐飆車,跑山的話也必須要注意安全。只有賽道有足夠多的緩衝距離,有夠安全的保障,讓你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去Push出車輛的極限。

那麼ok,本期的《堂主撩車》就到這裡結束了,我們下期再撩,拜拜!

對了,上期我們在文章末尾說的抽獎活動,我們工作人員從後台隨機抽中了這五位幸運觀眾,均參與了我們的留言活動,中獎的網友,之後請在後台私信與我們工作人員聯繫,給出轉發截圖和私信地址。我們工作人員會在下周工作日安排快遞,絕對真實有效。

這篇文章轉發、評論依然會有抽獎活動,喜歡的朋友,不妨動動手指支持我們一下,雖然禮物並不貴重,但代表了我們的一份心意。再次感謝各位長久以來的支持。

下期中獎名單,我們依然會在文章末尾公布。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D0ADXIBiuFnsJQVEIx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