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法拉利,能否暴打寶馬328i?呵呵,並不能……

2020-07-11     二手車知識大講堂

一直以來特別想試阿爾法羅密歐朱麗葉的280匹高功率版本,剛出新車那會兒,很多媒體老師對這車讚不絕口,外界一度盛傳這車實力同級別最強,無論是動力參數還是底盤操控,甚至有人說都可以幹掉同級別標杆——寶馬328i。

但各位懂的,很多……啊不對,是一部分……新車媒體老師的測評,看看就好了,究竟實力如何,還得自己親自測過才知道。

恰好前段時間,我陰差陽錯收了一台朱麗葉(參數|圖片)280匹高功率版本,剛上手日常開確實把我驚艷到了,動力迅猛澎湃,變速箱反應極快還很平順,方向盤手感又輕又靈又准,底盤又緊繃又富有韌性,循跡性極好,真是好開哭了……

但我一直很好奇,它在原廠狀態下,是不是真的有傳說中這麼強,為此,我特意找網友白嫖了一台寶馬328i(參數|圖片),來銳思一探究竟。

那天我特意在微博徵集了一下,後來果然有網友聯繫了我。

本來我幾乎很少跟人借車的,因為幾乎啥車我都能自己買,所以不用看任何人臉色。

但那段時間,我手頭恰好沒有328i,最接近的只有一台328Li,你說氣人不氣人?但328Li始終差點意思,不夠原汁原味,因此我只能尋求外界幫助了。

那天有個賽車群里的朋友,看到了我的微博,主動聯繫了我,救我於水火之中。

而且這位老鐵的328i,恰好是一台完全沒有任何改裝,且使用原廠胎的328i,正好特別符合我們節目需求。

儘管這位朋友說,當天讓我隨便試,但我說只試一節就夠了,有車損我負責,為了報答車主的借車之恩,賽道費用我也包了,除了我試車的那一節時間,剩下其他時間,都讓車主自己在賽道上玩就行。

總之必須得好好感謝借車的這位朋友!

等到了賽道上真正試開,我才知道朱麗葉還是跟328i有不少差距。

簡單來說,朱麗葉的設定,假設你第一次開它上賽道,你得至少需要好幾節時間來適應,才能逐漸開得很順暢,才能逐漸快。

但328i的設定,你哪怕是第一次開它上賽道,你也可以立馬開得飛快。因為328i方方面面的設定,都那麼地舒服順暢,雖然328i也有降不下去檔的麻煩,事實上民用車的自動擋基本都這樣。但328i其他的方面,真的會讓你覺得,嗯,運動型車的設定,就應該這樣。

當天我下午2點到的,5點結束。3個小時的時間裡,朱麗葉我大概刷了5節左右,在嘗試關閉掉ESP之後,最終跑的最好圈速,截止在1分04秒060。

而我開328i,只開了一節,嚴格來說,因為害怕原廠車高溫,我就跑了五圈,馬上就散熱回來了,最終最快圈速定格在1分03秒416,比朱麗葉足足快了將近0.6秒。

要知道我也是第一次開328i上賽道,如果給我再多一些時間刷圈,我必然能把圈速提得更快一些。

圈速是體現一台車運動綜合性是否優秀的最直觀參考,雖然我車技一般,圈速比不過一些大神,但好在當天氣溫一樣,賽道條件一樣,駕駛者也是同一個人,所以外部條件幾乎都差不多了,唯一有差別的,就是朱麗葉用的是抓地力更差的四季防爆胎,而328i用的是普通防爆胎,但這個影響不會那麼大。

我相信換上別的輪胎之後,朱麗葉應該也跑不過銳思。

之前很多朋友總噴我說,好好的車販子不做,好好的二手車車評視頻不做,非要不務正業上賽道,但從今天的視頻內容大家就能看出來,車技對評價車有多麼重要。

假設我沒把這兩台車同時開上賽道,同場對比,沒有盡全力push到極限,單單只是對比日常駕駛,我一定會認為朱麗葉要強於328i的。

更具體一點來說,我認為朱麗葉的底盤並不輸給328i,但它發動機變速箱的配合,ESP關閉的徹底程度,方向盤的手感回饋,都遠遠比不上328i。

因為ESP關不掉,它在賽道里會非常掙扎,你方向盤動作只要稍微大點,它ESP就會蹭蹭蹭進來,然後切斷你的動力,浪費大量的時間。即便你斷開電瓶負極,嘗試關閉ESP,那也只能關閉一半,在必要的時候,它依然會介入,只是會比之前稍微好那麼一點點。

因為這個ESP隨時會介入,所以這貨在賽道里的表現,推頭非常明顯,你入彎速度只要稍微快那麼一點點,它就會不停地推,而且我感覺這貨好像永遠都不會甩尾,即便我駕駛得再兇猛,我當天甚至都沒嘗試過推進到失控邊緣的感覺,屁股一點也不滑。

如果ESP都不能全關,後輪都不能駕馭在失控邊緣,那開後驅車還有什麼意義?

它的發動機動力絕對不弱,最大馬力280匹,峰值扭矩400牛米。但出彎之後的加速,其實還是一般,不知道是當天的氣溫太高,影響到了進氣溫度,進而導致動力下降明顯,還是因為車身太重,反正開著不像一台280匹輸出的車。

如果你用純自動模式駕駛,這貨會非常傾向於升檔,而非迅速降檔。即便你用非常暴力的方式去駕駛,如果你不手動降檔,我特意測試了一下,這貨在2號彎出彎,居然已經升到了5檔,當時把我都看傻了。

而且即便你用手動模式駕駛,它手動降檔也特別掙扎,無論是用撥片還是用檔把,在彎中你即使左手右手無數個慢動作,它都很難降到特別理想的檔位,所以在車載視頻里,大家可以看出來,我的手忙活得比開手動擋還費勁。

雖然在日常駕駛的時候,它的方向盤手感真的是又輕又靈,好開哭了。但是在賽道里,它的方向盤基本不會給你帶來任何路感反饋,非常虛無。我第一時間想起了英菲尼迪的線控方向盤,非常虛無。

你指望能從方向盤的轉動中,獲得一些地面信息的反饋,就像你隔著一層東北大棉襖去給後背撓癢一樣,你能輕輕感知到那麼一點點,但再想深入一點,就沒戲了。它始終撓不到痛點,你會開得非常掙扎,幾欲抓狂,十分痛苦。

身為一台運動型取向的轎車,定位是叫板同級別標杆328i的,它身上居然沒有ESP關閉按鈕?你敢想像嗎?

反正當天我找了一圈,愣是沒有找到,我都不敢相信。

後來問了別人,才知道這貨果然是沒有設計這玩意兒,說實話那一刻我有點沒想通這貨當初的設計師,腦子裡在想什麼?

如果你想關掉這車的ESP,你得把後備箱裡的電瓶負極斷開,兩分鐘之後再接上點火,這時候車子螢幕就會閃出一堆故障碼,好像車子馬上就要爆炸了一樣。

別慌,這才是這貨關閉ESP的操作,義大利人的腦迴路,果然不是一般正常人能理解的。

而且即便是這樣關閉ESP,依然不能全關。且我個人感覺,這樣關閉的程度,還比不上328i按一個按鈕關得徹底。嚴謹的德國人果然還是更靠譜一點。

它的原廠座椅,倒是跟3系(參數|圖片)一樣,又平又扁又硬,完全沒有包裹性可言。也許義大利人覺得買這車的車主,不需要任何外部輔助,核心力量都已經鍛鍊到可以對抗G值的程度了吧!

不在它的頭銜前面配一個垃圾的稱號,難泄我心頭之恨。

大家從當天的圈速車載對比就可以看出來,這輪胎有多麼地垃圾,在衝進一號彎之前,朱麗葉還沒有任何落後,但一進入彎心,立馬被328i拉出一個車頭的差距,而且當時328i還失誤了,推頭出去了一點點,偏離了正常的賽車線。

但即便是這樣,出彎之後,倆車依然已經有了差距,且越來越大。

328i當天配的也是倍耐力P7,也是防爆胎。但328i配的是普通防爆胎,而朱麗葉配的是All season四季防爆胎,抓地力還要更差一些。

人送外號,賽道溜冰鞋。

不少車主買了朱麗葉之後,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換輪胎。根據前任車主描述,這車換抬如換車,即便不是換熱熔胎,只是換上普通的PS4S,這車的圈速都能突飛猛進,一下進步七八個檔次。

換完胎之後,隨著抓地力的上升,剎車距離的縮短,這台車上述我所吐槽的一大半缺點,可能都將不復存在。可惜我這台朱麗葉已經賣了,車主肯借我一天已經相當不錯了,我怎麼還好意思再借換一次。

不過我當天試完之後,車主跟我說這車表現之所以讓我如此失望的原因,是在於輪胎,我倒真的很希望有機會能讓我再試一次換過胎之後的朱麗葉,究竟能在銳思跑得怎樣。

原車主說他就光換個PS4S,在銳思穩穩地能跑到1分整。臥槽,對比我那天跑的1分04整,按照銳思0.5秒一個檔次的圈速來說,確實一下飛躍了8個檔次。

這也太神奇了,有機會我一定要再試一次……

賽道只是一台車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因為絕大多數人對一台車的認知好壞,並不會單單因為它賽道表現如何,就選擇它。

那我們回到這台車日常行駛的部分,那這台車的表現就真的太優秀了。日常駕駛又輕快又富有樂趣,底盤緊繃又紮實,照顧到舒適性的同時,底盤的運動性,循跡性都做得相當好。

發動機動力輸出非常迅猛,且不會有太多渦輪車的突兀感,動力響應很快,也很直接,變速箱非常聰明,換擋果斷,不拖泥帶水,能很清晰地領會到你的意圖。

方向盤又輕又靈又准,好開哭了。總之第一次上手開這車的時候,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我一度拋棄了店裡其他車,連續半個月,每天開回家的都是它。

鎖車回家之前,我總忍不住回頭再看它兩眼,興致來了還會隨手拍幾張照片。

當然了,日常駕駛,它也不是完全十全十美,也有幾個我不太滿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剎車,十分地不線性,神經過敏似的敏感。它的剎車似乎沒有任何曠量,腳尖只要輕輕一點,剎車皮就能把剎車盤完全咬死的感覺。

只要輕輕一剎車,就會給你一種突然停頓一下的突兀感。要知道我開車肯定不是新手了,但開上這台車,我感覺我踩剎車時,像是剛拿到駕照的新手一樣,不夠柔和。

不過這車在賽道里的剎車表現,真的非常優秀。當天要不是因為剎車皮磨沒了,正常時候剎車表現都足夠稱職。

第二個日常駕駛的缺點,是當車輛處於n或者a檔位時,日常低速行駛時,換擋間隙間,偶爾會有突然動力中斷一下的恍惚感,讓我一下想到了曾經開過的拖拉機smart。

不過這種感覺比smart輕微多了,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有,只是偶爾有那麼一下。

而且如果不是像我們這種開過很多很多種車,職業就是跟車打交道的人,可能不太會具備那種敏感性,可能也不太能察覺出來。所以這個東西影響也不會太大。

想了想,可能是阿爾法羅密歐在調教這台采埃孚的變速箱時,沒有寶馬做得那麼得心應手吧。

我感覺以這台車日常的發動機變速箱配合表現,阿爾法羅密歐得到了采埃孚的肉體,也得到了采埃孚的靈魂,並解鎖了采埃孚的諸多姿勢,但可能其中有一些關鍵性的內涵姿勢,采埃孚可能只有跟寶馬才能做到配合無間,得心應手,換了其他車,即便動力更猛了,也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感覺。

除了以上那兩點小小瑕疵,其他方面的話,根據我這20天來的簡短駕駛,我個人認為堪稱完美了。

而且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台車底盤的設計用料,有些發力過剩了。它的底盤構造,跟百萬級別的四葉草幾乎沒什麼差別。

跟3系的造車過程有所不同的是,3系是先有低版本的320,330,最後在這個基礎上再研究升華,做大刀闊斧的改造,才有了頂級版本M3(參數|圖片)。

而朱麗葉這個車型,是先有了百萬級的2.9T六缸四葉草,然後在這個底盤架構基礎上,放一台動力更弱的4缸發動機,降低門檻,實現走量。

所以外界一度盛傳寶馬是先有普通3系,再在普通3系的基礎上做頂級車型M3,而朱麗葉是先有了頂級車型四葉草,再把四葉草的技術下放,才有了更入門的朱麗葉車型,因此朱麗葉會更優秀。

朱麗葉是否更優秀,其實要分情況而定,但朱麗葉的底子更良心,設計用料更紮實,我認為是對的。

為此我還特意上官網查了一下資料,這車無論高配低配,全系標配碳纖維傳動軸。

想想都美碎了。

為此我還特意專門去看了朱麗葉的傳動軸,外觀看著跟普通鋼傳動軸並無二致,但既然官網都說全系標配,那就必然是。

難怪朱麗葉日常的動力響應能那麼快,碳纖維傳動軸真的功不可沒,這種關鍵部位的偷輕,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希望阿爾法羅密歐能好好運用自己在F1中學到的一些寶貴的賽車調校經驗,好好運用到民用的朱麗葉上,再好好優化調校一下,把那個該死的方向盤手感再好好優化一下,偷偷輕,我認為它優良的先天底子,一定能有足夠的進步空間供它發揮。只要調校再下點功夫,我認為趕超328i並不是夢。

雖然目前阿爾法羅密歐在F1(參數|圖片)中跑得挺一般的,並不是什麼出彩的隊伍。但別忘了,這家企業也是百年老廠了,法拉利在創立之前,創始人恩佐法拉利還在阿爾法羅密歐公司擔任賽車隊長呢。後來從阿爾法羅密歐離開之後,才開始創辦的法拉利。所以這家公司的技術底子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可惜就是進中國太晚,沒有吃到紅利,消費者對這個牌子比較陌生,不太認,相對更認BBA罷了。

正因為中國老百姓不太認,品牌知名度也差,所以二手車保值率極慘。

這車屬於2018款朱麗葉280匹高功率豪華版,新車指導價40.98萬元,原車主購買的時候,優惠力度將近10萬,發票開了30齣頭,落地價大概在34~35萬左右。

以這車為例,2019年上牌,只跑了1萬公里整,0過戶,全車原漆,車況如此極品的情況下,最終售賣周期無比長。

無數人問過,但僅僅限於問過,一開始熱情都很高,都說價格特便宜,車也特牛逼,但到真正掏錢要買的時候,往往又都猶豫不決了。

最終這台車被我身邊一朋友撿漏買走,價格僅僅只是20小几出頭,賣得相當艱難。冷門車的售賣過程,就是這麼痛苦。

而假設是同年份的寶馬328i,19款叫330i,假設同樣的車況,1萬公里整,0過戶,全部原漆,即便寶馬330i的新車落地價也差不多在36萬左右,但330i的二手車,卻輕鬆能賣到30齣頭。

兩者同樣都是40萬左右的指導價,僅僅過去一年,二手車價格能差出來將近10萬塊錢。

這就是冷門車跟熱門車的差距。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觀望,就是拿不定主意,其實就是因為很多人覺得這車維修保養價格相當貴,且這車沒有4S店,在北京,它跟瑪莎拉蒂一個4S店。

所以外面有謠言說這車維修保養跟瑪莎拉蒂一個價。

嚇得大家紛紛望而卻步,其實沒那麼恐怖,正常保養來說,它也就是跟BBA差不多一樣的水平,零部件售賣的價格,你也別指望BBA能有多良心,其實相差都不大。

但這種冷門車真正不方便的地方在於,一旦維修換件,部分零件等待的時間可能真的會比較長一點,像BBA的話,有部分零件,可能汽配城都隨時有庫存,因為量大,需求量多,經銷商敢壓貨。但阿爾法羅密歐這種品牌,我猜,小作坊可能都不屑生產它的副廠件。

沒有副廠件的品牌,維修起來註定是孤獨而寂寞的,每天望穿秋水,等著零件到來的日子,確實是不太好受的。

不過這車除了一些特定的零件之外,其他一些易損件,都還挺好找的,價格也挺便宜的。

比如我這次下賽道,把前輪剎車皮給磨沒了,我去買了一套天合剎車皮,拿貨價僅僅590塊而已,像這種大品牌都有專門配套做的剎車皮,無需擔心。

前擋風玻璃被石子砸了,我也能隨便買到配套的玻璃,價格相當便宜,但因為這車當時還有全險,所以直接走了保險,最後我一分沒花。讓4S定了玻璃,只不過貌似目前還沒到。哈哈哈哈哈哈……

最後做一個簡單總結,我覺得這台車,很多人對它沒有深入接觸過,因為不了解,所以產生了很多誤解。

首先其實它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運動,它甚至開起來都不會太過於激情,因為隔音特好,換擋也特平順,電子系統也特別發達,排氣聲浪也並沒有太暴躁,發動機噪音也不大,所以它開起來其實跟其他同級別車一樣,不會有太性能,太激情的感覺。

只是因為它調教得比較運動,底盤底子很好,發動機動力不錯,所以開起來很得心應手。但它骨子裡,其實還是個買菜車。

其次它的保養維修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恐怖,價格沒有那麼高,便利性沒有那麼差,保養方面它跟BBA價格也差不多,易損件方面也有大量的大品牌配套產品可供選擇。只不過在一些單獨屬於它自己的零部件上,因為副廠件少,所以可能在碰到大的碰撞和維修時,這台車需要等配件的時間,要比一般熱門車要長,除此之外並無二致。

最後它的小毛病也並沒有大家說得那麼多,尤其是電子故障率方面,可能我開的這台車車況比較好吧,反正我就開了20天左右,只爆了一個胎壓故障燈,其他一個都沒出來過。

不過尷尬的是,我用我們店裡的元征電子系統,居然沒法進入它的OBD系統,連個小小的胎壓故障都消除不了。想消滅這麼一個小小的故障碼,都得去4S店,這個確實比較尷尬。

所以這台車綜合來看,我個人認為,它更適合一些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買家,雖然這車冷門,配件少,但因為是大城市,資源集中,也有配套的服務點,所以即便冷門,但問題也不會太大。

但它可能真的不太適合一些中小城市的用戶了,在那些地方,買家們隨便出點啥小問題,可能就得往大城市跑一趟,解決的又可能只是爆個故障碼這樣的小事兒,無論財力精力,一般人都消耗不起。小城市的朋友,買豪車還是儘量BBA吧,無論維修保養還是將來脫手售賣,都要更方便一點。

以上這些呢,就是我開這台阿爾法羅密歐朱麗葉將近20天的所感所想,其中包含了賽道極限駕駛,日常駕駛,二手車優缺點,日常維護的痛點,適合人群的建議之類。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那麼一點點幫助。

那麼ok,感謝大家收看這一期的「堂主撩車」,我們下期再見!

對了,下期有可能會更新《撿漏之王》,希望到時候大家多多點贊,一鍵三連,好了,各位晚安,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G_kO3MBd4Bm1__Ywi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