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車手的搖籃,怒提兩沖卡丁車Vlog!

2020-06-12     二手車知識大講堂

久以前,車手大神劉凱跟我說過一句話,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車手,必須平時練一些不好掌控的車,比如兩沖卡丁車,既能練控車,還能練體力(因為兩沖卡丁車沒有助力,一節下來胳膊都廢了)。

如果平時,你能把極其不好掌控的兩沖卡丁車都控制得如魚得水,那麼比賽的時候,你開的那些房車,就根本不在話下了。

  • 圖文部分

劉凱大神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平時開不好掌控的車,比賽的時候開好控制的車,那麼你比賽的時候,就完全不用想控車的事兒,只需要考慮攻防即可。

但如果你平常開的就是特別好控制的車,到了比賽的時候,一緊張,節奏一亂,可能你除了要考慮攻防,還得考慮控車,那想拿成績就太費勁了。

我覺得這話說得極有道理,且卡丁車向來是F1方程式車手的搖籃,幾乎所有的方程式車手,都是從卡丁車一步一步練上去的。且最關鍵的是,卡丁車的練習費用,比起房車來說,真的要低廉太多了。(雖然可能對一些朋友來說,它也還是會有點貴)

因此在前段時間,我正好機緣巧合買了一台兩沖卡丁車,在這一集,我會把卡丁車的一些細節跟所需要的維護,花費,簡單跟大家聊一聊。

這台車,是從韓景楓那兒買的。我倆很早以前就認識,但真正打交道比較多的時候,要數我倆一塊去練F4方程式那會兒。

那時候我就發現,他對方程式的上手,要比我快很多,當時的培訓,一共為期兩天,他上手第一圈就跑了1分14,而我第一圈只跑到了1分16。當天下午,等我終於進步兩秒,到了1分14的時候,他已經跑到了1分12左右。

我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跑到了1分12,第二天中午他就有事兒走了,沒參加下午的F4方程式學員競賽,要不然我那個學員第一名的位置,估計會有點玄。

我後來總結了一下原因,我覺得就是因為去年他比我多練了一個夏天的兩沖方程式。

他以前開這台里卡多X30,可以在瑞得萬外場做到53秒左右的成績。一般兩沖卡丁車,在那邊的成績大概也就是52秒左右,所以他這成績,肯定算是相當可以了。

那天其實我打算買的是另外一台兩沖卡丁車,我在朋友圈看到有個哥們兒掛自己的兩沖卡丁車賣,問了問價格覺得還可以,但因為對兩沖卡丁車不太了解,且兩沖卡丁車最大的問題是,怕買到一台剛到手就得大修的機器。

因為兩沖卡丁車轉速極高,動輒1萬多轉,所以一般開10個小時左右,就得重建一回。如果是買二手兩沖卡丁車,最好是能買到那種剛剛大修過的最合適,上手就可以開,不用再二次投資。

我當時就深夜問了韓景楓,結果他說你買別人的幹嘛呀?買我的不就完了嗎?

我說我以為瑞得萬拆了後,你的卡丁車就賣了,我要知道你的沒賣,早就買了。

隨後我倆暢聊了好久,當晚我就把錢給他了,車子直接就歸我了。

第二天我們一起去了瑞得萬卡丁車場P房,把這台塵封許久的兩沖卡丁車,叫了一台貨拉拉,直接拉了回來,我把它直接放到了金港,因為金港最近剛開了個卡丁車場。

去到瑞得萬,我倆都很感慨,去年我們都還在這個場地練車,瑞得萬的外場絕對算得上北京最好的卡丁車外場,常年舉辦各種全國性的卡丁車賽事,北京很多車手,都是從瑞得萬外場起家的。

去年的外場,還是鋪滿了瀝青,每天都有無數個熱愛賽車的孩子,揮灑著汗水,燃燒著青春,每個夕陽西下的傍晚,輪胎碾過的橡膠印,空氣中瀰漫著汽油機油混合燃燒的味道。

那些夕陽下的奔跑,真的是很多孩子們的青春!

但一切,都因為外場被鏟掉,而廢掉了。這一度讓北京熱愛卡丁車的孩子無所適從,因為除了瑞得萬外場,北京真的很難再找到這麼優秀的大型卡丁車賽道了。

可能外地朋友理解不了瑞得萬外場的意義,但北京本地的喜歡卡丁車的朋友,肯定知道瑞得萬外場的消失,對於小車手們意味著什麼。

反正物是人非,挺讓人覺得傷心的。最氣人的是,韓景楓去年練車那會兒,外場還在,其實去年我也想買兩沖練來著,但因為工作忙,一直也沒下定決心。結果他練了一年,練出了一身技術,我會員費交了,今年想練卻找不到合適的場地了,真是愁人。

這事兒告訴我們,不是只有出名要趁早,玩車也要趁早。

簡單介紹一下兩沖卡丁車吧,跟兩沖卡丁車對應的,叫做四沖卡丁車。

沖是代表衝程的意思,四沖卡丁車,意思就是發動機活塞上下四個衝程內做一次功,叫做四衝程。我們目前所有的家用車,都是四衝程車。

進氣、壓縮、做工、排氣,是為四個衝程。

而兩沖,就相當變態了,活塞上下兩個衝程,就做一次功,也就是說,相同的衝程內,兩衝要比四沖多做一次功,因此它的動力響應、動力水平,都比四衝要來得暴力得多得多。

而卡丁車的分類,也是分為娛樂車跟專業競技車。

娛樂車就是四衝車,我們在很多卡丁車場看到的那些入門級卡丁車,就是四衝車,車速較慢,便於控制,不會那麼突兀和暴力,車身周邊帶了很多防撞框架,便於新手駕駛,即使失誤了,撞車了,也不會有太大的事兒。

但卡丁車開到一定程度,就會從四衝進入到兩沖的世界。

而且,當一個車手開過了兩沖卡丁車之後,那種高轉的嘯叫,拳拳到肉、隨叫隨到的馬力,刺激的貼地飛翔的體驗,只要你開過,你就再也回不去四沖的世界了。

我買的這台卡丁車,車架子是里卡多,發動機是X30,單缸,水冷,排量125cc,最快極速可以到130公里每小時,你想想當你開一台離地間隙可能只有一厘米左右的卡丁車,飆上超過高速限速的速度,那是一種什麼神仙體驗?

最高轉速16000,在這種變態的轉速面前,什麼本田紅頭機那都是弟中弟,哈哈,並沒有貶低本田的意思,兩者確實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我只是舉個最形象的例子。

最大馬力30匹,但因為車重只有大概80公斤左右,比我人還輕,再加上兩沖發動機的加持,馬力推重比相當驚人。

眾所周知,卡丁車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懸架系統,它的過彎,就是靠車架的扭曲變形來實現的。而卡丁車的車架子,就是一根一根鋼管焊接在一起的。開到一定的時間,車架子就會變形,進而就得更換掉。

所以它的轉向也不會有任何助力,它的過彎也會相當有橫向G力,相當鍛鍊你的體力,一場比賽下來,腰酸背疼是必然的事兒,沒有好的體力,你甚至會連一些卡丁車場組織的業餘狂飆賽都完成不了。

因為離地很低,幾乎沒什麼間隙,你就像坐在地上開車,速度帶給你的體感,是房車的好幾倍。

卡丁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汽車上該有的東西,它基本都有,只是一切都做得很袖珍。上圖是它的空濾所在位置,發動機從這裡進氣,經過空氣濾芯的凈化,氧氣跟機油汽油混合在一起,進入氣缸,燃燒爆炸,再排放出來。

兩沖發動機沒有四沖發動機環保,因此民用車上肯定早就淘汰了,但在專業競技卡丁車領域,兩沖卡丁車一直都還存在著,因為四沖發動機響應確實太慢了。

既然玩賽車,那確實得犧牲一部分環保。在賽車領域要求環保,無疑是戴著手銬跳舞,束縛太多。你看現如今的F1,為啥觀眾流失越來越嚴重,各種所謂環保的要求強加上去,排量一再縮小,發動機從V10到V8再到V6,動力雖然並沒有變差,反而變得更好了,但那種美妙的聲浪,卻再也聽不見了。

兩沖卡丁車使用光頭胎,胎很袖珍,價格其實也還好,大概1400~1600一套,反正比房車的光頭胎,3000一隻,1萬多一套要便宜得多了。

車手的水平,就是一套一套輪胎練出來的。在沒有大量的練習面前,空談天賦沒有任何意義。再有天賦的車手,也得一套一套輪胎喂出來才行。

競技性卡丁車,身上有幾個明顯跟娛樂型卡丁車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是側面的水箱,娛樂型卡丁車沒有,競技卡丁車有,當然了,競技性卡丁車也有風冷的,但據我對卡丁車淺顯的了解,目前應該是水冷兩沖卡丁車居多。如果有謬誤,還望大神指正。

其次是娛樂卡丁車有安全帶,競技卡丁車沒有,因為競技卡丁車速度比較快,且競技卡丁車沒有太多的車身前後防撞框架,在比賽的時候,萬一你前輪正好碰到別人後輪,車子有可能會立馬起飛,衝出賽道,如果你配上安全帶的話,人反而會有生命危險,不配安全帶的話,車手還可以人車分離,跳車逃生,這樣更多是受皮肉外傷,只要沒被別的車攆上,或者撞到硬物,基本不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要開競技卡丁車,就必須穿上賽車服,各種裝備必須一應俱全,而娛樂型卡丁車就沒有這麼多要求,你穿個褲衩也能開。

卡丁車在我眼裡,其實比方程式賽車還要難以控制,它沒有差速器,後軸就是一根整體管,轉彎極其直接。

它的剎車更加怪異,以這台里卡多為例,它只有後剎,沒有前剎。

當你推進到極速,需要瞬間剎車的時候,你的剎車力度必須控制得極為精準。否則極其容易spin。

開這種只有後剎的卡丁車,當你剎車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各位想想,它就像你開汽車,關閉掉一切電子系統,連ABS都沒有,只能靠拉手剎來制動,拉輕了制動效果不夠,拉重了輪胎直接抱死。重剎之下屁股有可能瞬間橫移,你還要一邊控制轉向,還得照顧出彎。

你想想,它得多鍛鍊你的剎車水平?

兩沖卡丁車並不是只有剎車難控制,油門的精準度,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因為它響應極快,所以出彎的時候,你給油還得特別小心,不然後輪很容易側滑。

而且兩沖發動機,你還不能瞬間給全油,如果瞬間給全油,很有可能會淹掉火花塞,讓車子熄火,尤其是一些車況不好的兩沖卡丁車,有時候你甚至一腳剎車下去,車子都能熄火。

我第一次去瑞得萬外場開卡丁車,就是一次災難性的體驗,第一個彎就Spin出去了,車子橫亘在行車線中間,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第三個彎車子熄火了,火花塞被淹,打火半天才打著,別人都套我一圈了,一節下來,熄火好幾次,spin出去好幾次,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極其丟人。

你想想,我那會兒還是經常開四沖卡丁車的,如果是一個沒有怎麼開過四沖卡丁車的新手,他開兩沖,能不能順利開完一節都是個問題。

這台兩沖卡丁車的油箱就在大腿的中間,日常加普通98號汽油就好,但加汽油的時候,必須勾兌上機油,混合著加進去。

比例是25比1,25個分量的汽油,混合1個分量的機油,才能讓發動機正常運轉。這才是真正的油油混合燃燒。

當然了,機油進到氣缸內,並不是用來燃燒的,而是用來潤滑的,汽油燃燒完後,機油會隨著縫隙排出來,灑得後軸到處都是。

看到這種場景,不要覺得是車子哪有問題,而是兩沖卡丁車就這樣。

而且兩沖卡丁車每次開動之前,都得用齒輪油潤滑鏈條,不然很容易損壞。這種競技類的卡丁車,維護起來,的確相對要麻煩很多。

不過你要是體驗過它在賽道上的刺激,這一切麻煩的維護,你都會覺得是值得的。

而且之前也說了,因為轉速極高的原因,所以發動機大概每過10個小時,就得徹底打散重修一次,一次大修,據韓景楓說,大概要花費4000~6000左右的費用。

不過韓景楓這台,據他說他之前才剛剛大修完成,就碰上瑞得萬拆了,所以這車上手不需要再花錢維護,直接開就行,這一點還是相當不錯的。

最後,這台車我到手的價格是2.6萬,我之前在朋友圈看到的那台兩沖卡丁車,價格是3.6萬。

當時我找韓景楓諮詢兩沖卡丁車的時候,他直接就跟我說2.6萬開走就行,我也沒說二話,直接給錢。真正的車販子,其實聊價格都不會墨跡,痛快得很。而且雖然我對卡丁車價格不懂,但2萬多塊錢買個兩沖卡丁車,還想什麼呢?直接買就完事了。

這價格不知道能不能給想買二手兩沖卡丁車的朋友一些參考,韓景楓覺得賣我賣得挺合適,我覺得我買得也挺合適,買家賣家都很愉快,這就夠了。

除了價格之外,如果你想買二手的兩沖卡丁車,你可能還得注意發動機的使用周期,最好是能買到那種剛剛大修過的,而不是剛買到手就得大修。車架子不能形變得太嚴重的,機器狀態都相對較好的,會更好一些,哪怕價格貴一些,都更好一些。

別的我也給不了太多參考了,因為畢竟我也才剛買過來,我暫時自己還沒玩太熟悉,以後等我玩熟了,如果有人感興趣的話,我可以給大家介紹得更深入一些。

對了,也許有人還會有一點疑問。

就是如果我想開兩沖卡丁車,我直接去卡丁車場租就好了,為啥要自己單獨買呢?

這個問題會對大家很有參考性,首先你要不要自己單獨買一台兩沖卡丁車,得取決於你的訓練量,如果你只是偶爾玩玩,真沒必要買。這玩意兒,得寄存在卡丁車場,每年的年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就以曾經的瑞得萬外場為例,據說一年的寄存費用是1.8萬,汽油、零配件、所有維護費用自己負責,但跑賽道免費。

如果你有大量空閒時間,或者每天晚上都想去練車,自己買一台寄存,然後天天開,會是一個最佳選擇,首先如果你訓練量大,那麼單節單節結算價格就很不合適,一年1.8萬相對就便宜很多了。

其次,你開自己的車,車況肯定要比卡丁車場裡的車,車況要好很多,對你開車幫助也大很多。我第一次去瑞得萬開兩沖卡丁車,當時碰上的就是一台車況巨爛無比的車,一度讓我對自己的控車能力產生了深深地質疑。但這兩天開過這台自己買的里卡多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兩沖卡丁車並不是那麼難以駕馭。

以上就是我最近剛買這台兩沖卡丁車所感所想,其中難免會有一些剛接觸還不太熟悉的地方,甚至可能會有謬誤,如果有,希望大神能幫我指正,也免得誤人子弟。

以後等我深入體驗完,玩熟了,假設有朋友想來金港卡丁車場找我玩,隨時微博微信聯繫我就行。希望我能靠著我的勤奮和悟性,能用這台里卡多練出更好的技術,將來用在為大家評測車上。

感謝大家收看這一期的卡丁車Vlog,最後讓我們一起為消失的瑞得萬外場默哀吧,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_wcqnIBnkjnB-0zmz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