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風雲變幻
1 | 沒有良好的公司結構,業務就沒有了載體 |
2 | 成立公司:一場諮詢引發的新東方變革 |
3 | 合伙人之間,股權如何進行分配 |
4 | 從合伙人到股東,再到職業經理人,一場艱難的歷程 |
5 | 定心丸:給股權定價 |
6 | 引進外部投資人的是是非非 |
7 | 我是用什麼心態來對待變革中職位的起起伏伏的 |
8 | 盧躍剛對新東方穩定起到的作用 |
昨天講到了職位變革中的很多起起伏伏。對於我來說,新東方從2001年開始變革到2004年變革結束,這四五年的時間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考驗。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大部分的創業者來說,如果被自己的合伙人或者是下屬給欺負了,一般都是採用比較決絕的手段,要不把下屬趕走,要不把合伙人倒過來整,這樣的行為屢見不止。
但是在新東方的變革中,我必須要保證兩件事情。第一件是新東方的發展,不管我個人受多少委屈,必須要保證新東方的發展,這件事情是不會變的。第二個保證就是,因為這些朋友從國外回來跟我一起共同創業,不管有多少矛盾,這些朋友關係、同學關係還在,也就是說,在感情上不能讓大家傷得太厲害。所以,我的所有決策行為,都沿著這兩條主線往前走,第一是新東方在發展,第二是我們這些人儘可能合到一起發展。
剛才我講到公司結構,無論是總公司的股權矛盾,還是發展的矛盾,和北京新東方學校都是相對隔離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做了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北京新東方學校的管理層和老師們,他們的利益和我們的吵架是沒有關係的,也就是他們確保了學校正常往前發展,不受到變革中的任何糾紛的干擾。
新東方就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從2001年開始各種矛盾吵架,實際上直到2006年上市這種吵架才真正結束。在這五六年中,新東方的業務依然保持著每年百分之三四十的高速增長。也就是說,另外一撥人在做事,這撥人包括後來在新東方占據重要崗位的沙雲龍、陳向東,還有在上海的周成剛、李國富,他們沒有受到我們這些人吵架的影響,我在一定程度上,把他們屏蔽在外。
第二個要素是解決矛盾。哥們兒之間的矛盾,無非是讓利和讓位兩件事情,矛盾點都是在這個地方。第一件事情,我做的是讓利。我曾經跟他們開了一個會,我說:「既然大家對我這麼不看好,而且大家矛盾這麼充分的話,現在反正已經股份化了,我個人有45%的股份,我把15%的股份讓給你們,我就一分錢不要,從新東方離開,你們去分剩下45%的股份,你們去干新東方,但是我們不要讓新東方散架,這件事情行不行?」
他們就討論了一下,最後說,「老俞,這個不行,你分給我們了,我們誰都不知道,沒有了你我們去干新東方,誰當頭還是個問題。你走了我們最後反而把新東方做沒了,你還落個好名聲,是我們把新東方做沒了,你從新東方離開了。而且你從新東方離開,你跑到上海、廣州,說不定又干出來一個大學校,那我們守著北京也沒什麼意義。所以你還不能走,股份我們也不要。」
我說:「那就是我來讓位,我現在當董事長、總裁,你們覺得我乾得不合格,那就你們來做,我願意讓出來,我就當一個純粹的股東,這樣總可以吧!」這一點他們同意了,他們說:「既然現在乾得有矛盾,我們也覺得你乾得很吃力,那我們來試試看。」後來就變成了王強當董事長,徐小平當副董事長,又選了胡敏去當總裁,結果我在新東方什麼崗位都沒有了。
這個過程中他們經歷了很多,首先是跟我的交接,緊接著王強當董事長,矛盾就開始集中到王強身上,胡敏當總裁以後,矛盾又集中到胡敏身上。大家發現,俞敏洪退到一邊以後,我們之間還是要打架,其實是利益問題沒有解決掉。大家後來終於意識到,要把新東方的事情理清楚,要帶著新東方往前走,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經歷了一輪大家都當過官,當過董事長、總裁,而且也都爭吵了兩三年以後,大家終於意識到,新東方的變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次性解決的過程,所以也都開始學會了稍微有點耐心。
在這個過程中新東方也有進步,比如說,董事會就開始有了規矩。當時新東方董事會很有意思,11個成員誰都不願意離開董事會。我們就決定至少有一個規矩,就是如果某件事情我們要往前做的時候,11票中間至少有6個人通過,就能往前做。既然任何個人說話都不算數,將來集體說話算數,所以慢慢開始形成了董事會投票決議的規矩。
中間還出現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因為徐小平在某件事情上不守規矩,我提出必須讓他離開董事會,居然大家都投票通過。這件事情對徐小平的進步和新東方的進步,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後來徐小平一直說,被投票離開董事會的那一刻,他終於意識到了,一個企業有規矩,其實是很重要的。
我自己也取得了比較大的進步,儘管我對資本一竅不通,但我知道新東方走向資本市場這條路已經是非走不可。當時我已經充分地意識到,新東方要走向資本市場,就意味著我本人必須懂資本,我必須去學習。所以在吵架的這幾年中,我看的書大部分都是有關公司治理結構、上市公司股權管理的,還有美國股市薩班斯法案的具體條款內容等等,也跟業界一些做過上市公司的老總、朋友進行接觸和接洽。
差不多在2003年年底,新東方內部的矛盾鬥爭差不多也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在資本市場方面的知識已經比其他人要更加豐富。
到了2004年年初的時候,大家回過來說,新東方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要走向美國的資本市場,要引領未來,俞敏洪作為大股東、創始人,還得重新回到新東方的崗位上來。所以2004年我重新回到了新東方,繼續做董事長、做總裁,後來把新東方帶向了美國股市。
這是新東方股權結構改造中,我個人的起起伏伏和新東方的鬥爭,所以我說這是風雲突變,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新東方其實在一路不斷地往前發展。
7月-9月,「老俞閒話」將在80天的時間裡,連載《蛋殼來了》APP上的「新東方成長曆程」音頻課程和由此出版的新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文字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