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聖誕節快要到了,往年的聖誕節,帶著孩子們至少有十天的度假。今年聖誕節,女兒要工作、兒子要申請大學,看來看去只能騰空24、25號兩天時間。我說就在北京過吧,免得折騰。女兒說在北京什麼感覺都沒有,也沒有放鬆的感覺,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兩天去哪裡呢?女兒說去日本吧,有個叫合掌村的地方,白雪皚皚中美麗的茅草房。還把照片搜出來給我看。果然是冰天雪地中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從名古屋坐車兩個多小時到達。
搜了一下航班,北京有直飛名古屋的,而且居然是阿聯的阿提哈德(Etihad)航空公司,早上9點50起飛,第二天晚上9點15返航。剛好符合我們去玩兩天的時段,機票也不算貴。航程三個多小時,相當於北京飛廣州,於是就這麼定了。人需要在陌生環境中才能放鬆自己,通過放鬆再次充滿能量。所以即使只有兩天不到的時間飛往異國他鄉,也是一種難得的放鬆。
到了24日,早上起來收拾好行李,一起出發去首都機場。今天的飛機準時登機,準時起飛。在飛機上,乘務員告訴我,昨天飛機因為故障停飛了。我內心暗自慶幸,如果是今天飛機有故障,那整個行程就被徹底打亂了。
人生的幸與不幸,很多時候都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我們只能順天意,盡人力。順天意,就是遇到任何事情隨遇而安,著急也沒用;盡人力,就是不管是否遇到困難,都要儘自己的一切努力讓事情變好,不能隨波逐流輕易放棄。
人生努力的好處,在於你能夠得到更多的自由。
路上和孩子們探討這個主題,我說:人為什麼要勤奮和努力呢?因為勤奮和努力後,你就擁有更多的資源,比如你掙更多的錢和擁有更多的才華,就可以擴展你的生存空間,比如你可以到世界各地去旅行或者工作,也不用擔心變得身無分文窮困潦倒。
空間的擴大,意味著身心變得更加自由。
比如我小時候的農村朋友,大部分一生連省城都沒有去過,但我已經走遍了中國和世界的很多地區。努力,也意味著人生有更大的收穫。即使待在家裡,通過讀書,也能夠讓內在心靈得到更大的自由。
努力不是目的,掙錢不是目的,讀書本身也不是目的,我們做一切事情,最終的目的就是為身心爭取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更大的自由,讓身體能夠自由行走,讓心靈能夠自由翱翔。
我是一個有奮鬥精神和自驅能力的人,我也特別希望孩子們身上有這種能力。這種能力能夠讓生命更加精彩和廣闊,用得其所,也能夠為社會進步和發展做更多的事情。
到達高山市
飛機落地名古屋已經下午2點,排隊出關見到接機的導遊,已經下午3點了。在安排行程的時候,我想,如果光去一個合掌村,這趟行程實在不合算。名古屋本身是工業城市,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景點。著名的德川家康時期的天守閣,也要到櫻花盛開的時節才好看。還有樂高樂園,那是小孩子們玩的地方。我搜尋合掌村周圍的地區,發現高山市是一個好去處。
高山被譽為小京都,整個城市對於古建築的保護非常到位,很有日本傳統風味。被譽為日本阿爾卑斯山的飛驒(tuó)山脈,就在高山市附近。從網上圖片看,是個風景秀麗的好地方。高山市剛好在去合掌村的必經之路上,所以也不會浪費時間,剛好一舉兩得。
從名古屋機場到高山市,需要大概2個半小時。實際上24號一整天都在路上了。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謂好事多磨。但願這趟連來帶去只有兩天的旅程,不至於讓人失望。事在人為,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探索精神吧。
從名古屋沿著高速公路一路向北,兩邊的風景從城市開始變成山區。地勢從海拔不到100米,逐漸上升為幾百米,最高到達接近一千米。儘管在高速公路上,依然能夠看到兩邊山景漸入佳境。公路下的村莊,村莊後的山巒,山巒後的夕陽,構成了絕美的移動風景,峰迴路轉,變幻莫測。遠方已經有帶雪的山頭,在夕陽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輝。夕陽從金紅色到血紅色到暗紅色,最終隱藏到了山的那一邊,留下孤獨的雲朵,在漸黑的天空中飄舞,似乎在尋找歸家的路。
華燈初上的時候,我們終於到達了高山城。城裡的兩邊也是普通的民房和街道,並沒有看到其他人遊記中描繪的古街道和古寺廟,也許是在其他什麼區域吧。住的酒店就叫做飛驒高山溫泉酒店(Hida Takayama Onsen Hida Hotel)。飛驒既是這個地區山脈的名稱,也是一個古鎮的名稱。最最出名的是飛驒牛肉,是和牛中的極品。酒店本身沒有什麼特點,就是一棟十幾層樓的賓館。我們入住後,發現才六點鐘,離吃晚飯時間還早,就讓導遊帶著我們去古街道轉了一圈。到了古街道,發現所有的店鋪和門面已經關門,昏暗的街燈照在路上,了無人蹤。晚上的空氣十分寒冷,我們走了十分鐘,就趕緊上車回賓館,等待明天天亮之後再次光臨。
在賓館吃了安排的套餐,所謂的懷石料理。就是每一道菜上一點點,上很多道菜的那種。結果吃了從生魚片刺身到麵條很多小蝶,反而把肚子吃涼了,半夜還起來拉了一次肚子。
吃完晚飯,孩子們說累了,回到房間睡覺。我回到房間,還了無睡意,就到溫泉浴室去泡溫泉去了。溫泉幾乎是所有日本賓館的標配,我在室內湯池裡泡了一會,感覺很熱出汗了,又到樓頂露天的衝浪池坐了一會,在霧氣蒸騰中,光著身子呼吸寒冬的空氣,看天空星星閃爍。心想,日本人一方面像中國人一樣勤勞,一方面卻比中國人更加能夠享受生活。在一天的勞累之後,泡一下溫泉,確實是難得的享受。為了生活舒適,日本人的馬桶蓋都是加熱的。
溫泉後回到房間,穿著舒適寬大的溫泉服,斜躺在榻榻米地板鋪就的床上,閱讀隨身帶的格林斯潘寫的《繁榮與衰退-美國資本主義》到12點,熄燈睡覺。
晨游古寺廟
高山市隸屬於岐阜縣。在日本,縣比市大,縣相當於中國的省,順序是縣、市、村。高山市起源於16世紀以諸侯宮殿為中心的「城下町」。町,是圍繞諸侯宮殿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城鎮街道。由於處於深山老林中,與外界相對隔絕,所以古老的傳統和建築都保留得比較完整。
整個地區森林遍地,植被豐富,木材資源豐富,高山的古建築,都以木結構為主。並由此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藝精湛的木工和木雕藝人。自古以來,飛驒地區的木雕工藝就居全國之冠,木匠也一直被徵召為日本皇室建築宮殿屋舍。京都奈良地區的寺院非常精美,結構巧奪天工,其實大多是出自飛驒工匠之手。所以要看到原汁原味的木結構建築,到高山來是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昨天睡覺之前,就想好了一早七點就去看古寺廟群。6點半鬧鈴就把我叫醒了,打開窗戶,外面天色已經放亮,小城全景豁然眼前。城市沒有什麼高層建築,但城市格局也算是鱗次櫛比、閭閻撲地了。房屋延伸盡頭處,就是起伏的山巒,被清晨的雲霧繚繞,仙氣蒸騰。整個城市還睡在清晨的夢裡沒有醒來,路上一輛車一個人都沒有。
七點多我們到達了位於小城邊緣的古寺廟群,一眼看過去就像古建築博物館一樣,在青松古樹間,一座座寺廟建築莊嚴佇立著。
在日本,各地都能夠看到一些古建築,即使在東京這樣迅速發展的大城市裡,古建築也保存得非常好。研究日本企業,我們也發現百年以上的企業比比皆是。
日本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這是一個既堅守傳統,又勇於創新的民族。他們保留著自古以來的天皇,崇拜武士道的精神,自從佛教傳入日本後就一直讓佛教精神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另外一方面,日本人又特別善於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在唐朝從中國引入漢字,一直用到今天;從中國引入禪宗佛教,一直弘揚到今天;從歐洲引入技術和思想,一直用到今天;從美國學會了民主制度,一直實施到今天。他們實現了傳統和創新的完美融合。
當然,日本人也有很大問題,他們自我、固執、謙虛的表面下充滿驕傲,在資源貧乏的過去,不斷挑起侵略戰爭。但無論如何,日本還是可以給中國很多啟示,如何既保留傳統的優勢,又不斷學習創新,如何能夠做到不折騰,而循序漸進努力發展。
中國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折騰的歷史,城頭變幻大王旗,折騰過後,常常一地雞毛,玉石俱焚,令人不勝唏噓。我們總是被極端思維和鬥爭思維所左右,老祖宗說的中庸之道,好像從來沒有真正流行過。
像高山這樣的傳統城市,把古建築保留得特別好。這裡的古寺廟,最長的有千年歷史,短的也有幾百年了,沿著小山坡排開,縱橫交錯,隨山勢而起,用石板路連接,每個寺廟的格局都差不多,都是日本的寺廟風格建築,全部木結構,典雅端莊,遺世獨立。院子裡有幾百年的古松名木,挺拔秀麗,意境深遠。
各寺廟有不同的宗派,有凈土宗、曹洞宗、臨濟宗等。我一個一個寺廟走過去,除了空山鳥鳴,了無人跡。所有的寺廟都可以隨便進出,好像也沒有和尚,大雄寶殿的廟門緊閉著,門上有透明的格子,可以看到裡面的布局。裡面顯得很簡樸,除了坐禪的大廳,放佛像的佛龕大小適中,簡樸收斂,不像中國的佛殿里,頂天立地塑著金碧輝煌的佛像。可以感到,對於日本人,佛教,更多的不是一種膜拜,而是一種修行。
我在清晨的寒冷中,在古寺廟群里徜徉了一個小時。寺廟後的山坡上,是小城的墓地,墓碑像森林一樣密密麻麻聳立在那裡。我沿著步道,穿過陵園,沒有感到任何恐懼和害怕。我想,在這樣千年安謐的環境中,人死後即使有靈魂也會心安神定,又有佛光加持,一定不會化為厲鬼,出來作祟人間的。古寺廟,俯瞰著山坡下的人間煙火,又安撫著已經入土為安的靈魂,已經在無意中,把人間和永恆連接在了一起。
飛驒古鎮
走完古寺廟,回到酒店,叫上孩子們一起早餐。早餐後,我和導遊商量先去飛驒市。飛驒市是日本岐阜縣最北端的一個市,離開高山20公里左右,人口只有二萬多,其實就是一個小鎮。
提到飛驒,最著名的是飛驒牛肉,是和牛中的極品,以香、嫩、肥、滑著稱。其實整個日本中部山區的牛肉,都叫飛驒牛肉。在地理範圍上,飛驒這個名稱,要比飛驒市大很多。中部被稱為日本阿爾卑斯山的廣闊山脈,就叫飛驒山脈。
導遊告訴我,飛驒和牛,要聽著音樂、喝著豆漿、不斷按摩著長大。這個聽上去是美好的牛生活,似乎比在地里累死累活的牛,待遇好了很多。但如果這些牛知道長大後就要被殺,成為盤中美餐,不知道是否還願意這樣長大,是否會更加願意成為地里幹活的牛。
莊子曾經說過一段話:「祝宗人玄端以臨牢筴,說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㹖汝,十日戒,三日齊,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則汝為之乎?』為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
這段話的翻譯如下:「祭祀官穿著黑色禮服,來到豬圈對豬說:『你幹嘛厭惡死亡呢?我飼養你三個月,然後戒十天,齋三天,用白茅作墊席,準備一張雕繪精美的案幾,把你擺在上面去祭祀神靈,你願意做嗎?』 替豬著想的話,一定會說,還不如拿糟糠喂養它,把它關在豬圈裡呢。」
莊子其實後面還有一段話,說人會為了榮華富貴不管生死,最後失去自由甚至生命,那為什麼最初不想清楚呢?即使做豬和牛,寧可辛苦一點,也要做更加自由的豬和牛,悠遊天地之間才好啊。
之所以要先去飛驒市,不是為了吃牛肉而去的。而是高山市的老街還沒有開門,等著浪費時間,不如先去飛驒市再回來,這樣剛好趕上高山老街中午熱鬧的時光。
汽車到飛驒小鎮早上9點半,天空還被雲層覆蓋著,沒有一點陽光。我想今天要是一天陰天,這一趟就沒有明媚的記憶了。小鎮裡面有一條河叫荒城川,過了這條河就是小鎮的核心地帶。撲面而來的是一座古老的寺廟叫本光寺,主殿比我早上在高山古寺廟群看到的要雄偉一些,可能是造在城裡的緣故。小城裡面有不少古寺廟,後面我們還去了一座叫做圓光寺的寺廟,在城中心地帶,廟宇建築和古樹相映成趣。
整個小鎮乾淨明朗,街道邊上的清水渠,流水淙淙,在每一家的門口流過,石板構成的街道,和木結構的房屋,加上房屋周圍精緻的樹木花草,構成了一幅世外桃源一樣的景象。街道都一塵不染,乾淨得看不到一點垃圾。小鎮是以釀米酒和清酒出名的,所以整個街道都飄散著酒香的味道。
我們在行走的過程中,天空雲層逐漸散開,明媚的陽光傾瀉而下,給整個小鎮披上了溫暖的色彩。藍天陽光下的廟宇,更顯聖潔超凡。街道上還沒有什麼人,居民們似乎都還沒有開始勞作,冬天也沒有什麼遊客過來。給人的感覺就是清凈、清凈、還是清凈。
我們看到了幾個釀酒作坊,想要進去參觀一下,被告知不預約不讓進去,只能到邊上的作坊自營酒店,去品嘗各種檔次的清酒和米酒。服務員熱情周到,我買了一瓶清酒和一袋酒糟,否則都不好意思出門。
在另外一條街道上,我們見到了一所小學:飛驒市立古川小學校。日本非常重視教育,即使在明治維新時代就已經開始普及義務教育。由於日本處於地震帶上,所以對於學校建築的規格要求很高,幾乎所有日本的學校,據說都可以抗九級的地震,所以老百姓遇到危險,到學校避難最安全,這所學校的門上就貼著避難所的標誌。
今天是聖誕節,學生放假,校門緊閉,值班人員說不能讓我們進去參觀。我們只能遺憾而退,但學校巨大的操場上陽光明媚,我們在操場散步,美麗清澈的荒城川從操場邊上潺潺流過,河裡面野鴨自由游弋,水流清澈見底,遠方山巒起伏,阡陌縱橫,一片田園風光。
回高山市的路上,天空已經萬里無雲,看遠方的飛驒山脈,很多山峰上白雪皚皚,像一條白色巨龍在天邊飛舞。飛驒山脈,被稱為日本阿爾卑斯山。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英國傳教士威斯頓於1896年,將自己攀登飛驒山脈的過程和美景,寫成了一本書《日本阿爾卑斯山登山及探險》,把飛驒山脈的山景比作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一般美麗,飛驒山脈因而開始以「日本阿爾卑斯山」聞名於歐美。
日本人也得便宜賣乖,一直沿用了這個名稱,讓遊人一下子產生對於這一山脈的嚮往。看到在這樣美好天氣下的雄偉山巒,我立刻產生了希望到跟前去看一看的願望。
要是去那裡,路途是50多公里,在山路上來回要三個小時,加上上山的時間,怎麼計算時間都不夠。飛驒山脈主峰穗高岳3190米,如果到了山腳,有纜車可以直達山頂,冬天只要天氣好就會開放。可以想像如果從雪山頂上極目四望,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我站在路邊,面對遠方連綿的雪峰,忘我欣賞了一會,寄希望於以後有機會再來。他們說夏天來飛驒山脈會更美,裡面清潭激流、綠樹濃蔭、百花盛開,和山頭積雪相映,被稱為日本的「九寨溝」。
遊覽高山市
回到高山市,已經接近中午時光。高山古城那一帶,遊人已經有點熙熙攘攘的感覺。我們先到了高山陣屋參觀。陣屋就是衙門的意思,高山陣屋就是古代這個地區衙門的所在地。大概1692年,德川幕府把原來獨立的飛驒國,變成了自己的直轄領地,這樣經過江戶時代和明治維新,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個地方都是地方長官的辦公地點,是日本保留到今天的唯一一個最完整的古代衙門。
進去參觀後,發現日本的衙門,和中國古代威嚴堂皇的衙門不一樣,更像是一個工作和生活融合的地方。每個房間都不大,都是榻榻米設施,地上鋪著蓆子,房間都有可以面向花園直接打開的門,可以從房間進入花園散步。房間的布局都比較明快,給人一種溫馨感,沒有那種衙門似乎應該有的陰森森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寬敞明亮的家庭居所。
從高山陣屋出來,我們在陽光下步行到高山老街,老街範圍並不是很大,有兩三條街道組成,街道兩邊都是木頭房子。所有房子的底層都變成了商鋪,買著各種本地的特產,最多的是賣木雕、清酒和食品的。很多食品都是現做現賣。
賣得最熱鬧的是飛驒生牛肉壽司。為了品嘗一下牛肉壽司的味道,我們居然排隊了二十多分鐘。我們還買了當地的煎餅,在木炭爐子上現烤,然後刷上調味,用海苔包著吃,噴香滿頰。遊人不少是中國來的,所以滿街都能夠聽到親切的中國方言。在陽光中徘徊在這樣的古街上,那種怡然自得的心情,是在北京匆忙的腳步中絕對不可能體會到的。
逛完古街已經12點半,其他一些地方,高山別院、櫻山八幡宮等,就沒有時間去了。孩子們想要嘗嘗飛驒牛肉。我們用大眾點評搜到了一家叫丸明的飯店,評價很好,所以就開車去飯店吃飯。到了那裡,還好因為不再核心旅遊區不用排隊。坐下來點了一盤混合燒烤牛肉,再要了一份牛肉火鍋,大家美美吃了一頓。結算的時候,收了一萬五千日元,相當於150美元,覺得不算太貴。同類檔次同類分量的牛肉,在中國可能至少要三千人民幣以上了。
合掌村
午飯後,我們就開始向這次來旅行的真正目的地白川合掌村出發了。合掌村離開高山市七十多公里,從普通公路向西一段,然後上高速一路向北,一個小時後就到了白川鄉的合掌村。
村莊是個四面環山、水田縱橫、河川流經的安靜山村,1995年12月被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自此以後,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旅客慕名而來。之所以叫合掌村,是來自於房子的樣子,都像兩個手掌斜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陡峭的三角形屋頂,屋頂用稻草蘆葦鋪就,最初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防止屋頂積雪太多,當地又有足夠的稻草蘆葦,所以有了這樣的造型。
我剛開始以為這些房子就是小小的茅草屋,覺得可能是山裡面太窮了,造不起青磚瓦房。但沒有想到這些合掌屋,造得非常宏大,進去參觀發現,一層的大堂,可以容納上百人在裡面聚會或就餐。房子用的木頭非常結實,縱橫交錯綑紮在一起,互相支撐,有的房子裡面有五層閣樓,少的也有三層,每一層都有上百平米,可以放東西、可以當臥室。感覺到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還造不起這樣的房子來。
這些房子有上百年的歷史,木結構依然十分堅固,但屋頂的茅草,每過十幾年就需要更換一次。更換的場面特別宏大,上百人爬到屋頂去一起鋪稻草。整個屋頂鋪完,稻草達到接近兩尺的厚度,能夠承受風吹雨打很多年。
合掌村最值得來的時候是冬天,尤其是下雪的冬夜,站在山坡上,看著白雪覆蓋的村莊裡,窗戶里一盞盞溫馨的燈火被點亮,整個村莊沉浸在夜色的寧靜中。這種景致,能夠勾起人們對於家的強烈渴望。可惜今天我們不能在這裡過夜,而且今年合掌村也沒有怎麼下雪,整個村莊幾乎連一點雪的影子都沒有,所以也就只能對著照片想像一下了。離開前,我買了一套合掌村春夏秋冬四季的照片,這樣可以對著照片想像一下這裡一年四季不同的魅力。
回程
到下午三點多,我們開車回程,向名古屋出發。到了名古屋,發現離飛機起飛還有點時間,就到了城裡一家叫做IBASHO的日本鰻魚飯餐廳,一人吃了一碗香噴噴的鰻魚飯。名古屋畢竟是日本第三大城市,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飯後我們到達機場,發現總共十八個國際航班,有十二個航班是飛往中國各地的,可見中國和日本經濟上聯繫之密切。我們坐的還是阿提哈德(Etihad)航班,登上飛機,居然又見到了來時候的那個乘務員,熱情打招呼。飛機於晚上9點一刻起飛,一路順利,於北京時間晚上11點半落地。在飛機上的三個多小時,我一直在寫這篇遊記。
旅遊其實就是一種心情。心情需要環境,所以我們去不同的環境,感受另外一個世界和另外一種活法,同時讓自己的心靈和精神得到滋潤,讓自己的見識和智慧成長。
人生在世,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我們不能沉浸在不如意的事情里難以自拔。通過把自己帶向另外一個環境,我們或多或少能夠讓自己的生命遇上驚喜,過上哪怕一瞬間的自在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時時尋求生命對於世俗事務的某種解脫。一朵花的盛開、一段陌生的旅程、一本讓人忘我的書,都是老天給我們的饋贈,讓我們的生命脫離一點枯燥的日常,進入某種禪意的放鬆。生命,就是在尋常中求得一點不尋常而已,為此,我們值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PS:看完文字版,別忘了看推送二條圖片版哦~~)
最近剛出版了一本新書《彼岸風景》,是我過去幾年在環球旅途中觀察和思考的記錄。且行且思,隨時記錄,是我的生活習慣,很高興能把這些文字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旅行,重塑了我對人生、對生活乃至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旅行,讓長江邊那個曾經夢想著去遠方的少年,眼界變得更加遼闊。所以讀到這本書的每一個你,不要顧慮太多,出去走走吧,且思且行,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