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開課丨4-2成立公司:一場諮詢引發的新東方變革

2019-07-28     俞敏洪

第四講 風雲變幻

1

沒有良好的公司結構,業務就沒有了載體

2

成立公司:一場諮詢引發的新東方變革

3

合伙人之間,股權如何進行分配

4

從合伙人到股東,再到職業經理人,一場艱難的歷程

5

定心丸:給股權定價

6

引進外部投資人的是是非非

7

我是用什麼心態來對待變革中職位的起起伏伏的

8

盧躍剛對新東方穩定起到的作用

第二個主題是一場諮詢引發的新東方的變革,這場諮詢就是來自於王明夫。當然後來這個諮詢公司遠遠不止王明夫一家,在王明夫以後就有了普華永道,普華永道以後新東方還有IBM諮詢公司進來,但王明夫是第一家。

為什麼我沒有一上來就請國際公司呢?一個是國際公司收費太貴,我們當時根本就沒這麼多的錢。第二個是我們覺得本地公司對中國的企業是最了解的,對中國企業的發展和問題的判斷應該更精確。所以我們就邀請了王明夫團隊正式入駐新東方。

他們團隊進入新東方以後,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我們的財務狀況。他們說:「你們的組織結構沒法看,不就是一個學校?但是你們告訴我們現在每年收入多少,利潤多少?」我說:「我們收入大概是兩三個億,利潤大概有一個億。」

他就說:「好,根據你們這個說法,現在中國股市平均公司的市值大概是50倍到100倍之間,所以你們實際上守了一個寶。你們新東方只要能夠上市,就意味著你們這個公司至少值50億人民幣,那高的話有可能到100億人民幣。」。

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麼大的錢,你知道嗎?因為當時新東方再厲害也就是每人每年分個幾百萬,最多上千萬。大家一算,50億的話,我占10%,就是5個億,5個億的話意味著我要在新東方干50年才能分到這麼多錢。大家都說:「這個厲害!」後來證明,新東方遠遠不止50億,這是後來的事情了,所以大家一下就無比激動。

我記得當時在諮詢會上,大家就歡呼說:「我們趕快做吧,如果做的話,這件事情就會變得特別的好。」

「那怎麼做呢?」我說,「我們就是個培訓學校,就是一個辦學許可證,它不是公司,也沒法上市。」

他們就提出一個路徑,說:「你們先成立一個公司,之後把學校裝到公司中去。」

我說:「沒法裝,國家已經規定了,公司和學校是不能有直接關係的。」

他們就說:「根據我們了解,現在儘管國家政策還不通,但是中國已經有公司辦學校的先例了,那就表明這個政策是鬆動的,所以你們先註冊了公司再說。」

我們說:「好,我們就先成立公司。」

他們就說:「成立公司,你們就要先分股份啊!」

所以我說:「那好,我們就討論分股權了。」

所有人都表態,說:「只要新東方最後能值50個億,我們哪怕在裡面占1%,我們也是5000萬,所以我們都願意放棄現在的包產到戶。」誰不願意換那麼多錢回來?

所以我說:「既然大家都承諾願意放棄自己的承包,進入總公司,那我們就沿著這個方向去走吧!」

要成立股份公司就得先去註冊公司,所以我們說:「我們先註冊完總公司,再來討論股份的分配問題。」

這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註冊總公司的艱難歷程。為什麼?因為大家對「新東方」這三個字很看好,捨不得放棄,這是我們十幾年好不容易做出的一個品牌,所以新東方總公司一定要註冊「新東方」三個字。

結果到工商局去一查,根本註冊不了,已經有好幾個公司都叫東方,你叫新東方,很明顯帶有品牌不清晰的行為。這個工商註冊我們通不過,通不過怎麼辦呢?請了人去說也沒通過,說那就沒有辦法了,只能叫別的名字了,所以後來就起了一個「東方人」這個名字的公司。

所以新東方第一個公司成立的時候,叫做東方人教育科技集團公司。好不容易有了這麼一個公司,雖然說總覺得有點彆扭,但還是可以繼續往前推進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變革本身不是一個結構的問題,它是一個心態問題。當所有人都願意去變革的時候,這個變革才能推動。

後來我發現,至少在新東方這麼多年的歷程中,推動變革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實既不是理想也不是情感,甚至不是未來,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利益的分配機制。也就是當所有人感覺到,尤其是當絕大部分人都感覺到,這一次的變革能給所有人帶來一個巨大的利益、未來的預期的時候,那麼這個變革就特別容易推動和推進。

為什麼在中國社會中間,很多變革推動起來比較難?很簡單,它的利益分配機制中,大部分情況下跟老百姓是沒有關係的。

比如說拆遷,為什麼中國的拆遷有時候很難?因為你給老百姓這麼一筆錢,但拆遷的這塊地未來的發展跟老百姓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老百姓覺得你拿了我的地,你去賺了大錢,就給我這麼一點錢,我憑什麼讓你拆。所以就形成了拆遷難的問題。

如果說未來所有這塊地上的發展跟老百姓都密切相關的話,也就是老百姓對未來的利益還享有權益的話,那麼老百姓就非常願意被拆遷。為什麼?因為他覺得未來我還能從這個拆遷不斷地拿錢。

對於公司結構來說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公司的組織結構要拆掉,比如原來的新東方包產到戶的結構要拆掉,要變成一個現代化的組織結構,那麼給大家的預期,每個人都不會受損只能受益,就是說無人受損有人受益,這樣的話推動就比較容易。

所以新東方註冊總公司的過程,其實並不複雜,因為最後大家都知道,新的公司結構的成立,一定會讓大家受益。

7月-9月,「老俞閒話」將在80天的時間裡,連載《蛋殼來了》APP上的「新東方成長曆程」音頻課程和由此出版的新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文字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mTRGwB8g2yegNDIk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