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開課丨10-6做人做事的核心要素:誠信、坦誠和信任

2019-09-18     俞敏洪

第十講 自我剖析

1

從大學老師到上市公司創始人,我的點滴成長

2

我的個性如何成全和阻礙了新東方的發展

3

我的知識結構如何影響了新東方的發展

4

新東方的人為什麼會有創業基因

5

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動和發展

6

做人做事的核心要素:誠信、坦誠和信任

7

政府官員打交道:堅持原則做事情

8

我的未來不是夢:為孩子們的成長全心服務

講完了人才以後,我們再講做人做事最核心的要素。我覺得做人做事最核心的要素有很多,比如說我們善良,我們與人為善,我們有愛心,我們喜歡去幫助別人,這些都是好事。但是不管做企業也好,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好,我覺得對我們來說,做人做事有三個要素是最重要的。這三個要素,第一個叫做誠信,第二個叫做坦誠,第三個叫做信任。

誠信

這裡面有區別,誠信是什麼概念?誠信意味著你跟別人做事情,沒有任何的欺詐,不管是口頭上的還是協議上的,不管是兩方關係還是三方關係,你保持著誠信,用英文來說就是honest。你能夠不讓別人去操心,讓人非常相信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事實,而不是虛構的,也不是誇張的。

誠信也就意味著契約精神,說到做到,在我們中國是最缺乏的,從政府體系到我們個人,到公司企業、上市公司。按說上市公司應該最需要誠信了,因為老百姓花那麼多錢來買你的股票,你不誠信的話就意味著欺騙老百姓。

但是中國的上市公司,我個人感覺,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不誠信的。中國政府有時候採取的一些政策行為,今天說這個,明天說那個,讓老百姓無所依從,也是某種意義上缺乏契約精神的一種表現。人與人之間也是有契約精神的。

坦誠

第二個叫坦誠,坦誠是什麼概念呢?坦誠英文叫frankness,表明什麼?你做事情沒有任何遮遮掩掩,願意直來直往地打交道。比如說,不會繞著彎子,讓人去猜著、琢磨著做事情。

坦誠帶來的一個好處是什麼呢?就是大大地減少了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成本。因為大家知道,人與人之間做事情,最大的成本就是交流成本。交流不暢通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其他成本的增加。在中國為什麼做生意那麼累,還常常賺不到錢?就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坦誠,導致交易的成本急劇增加。

信任

最後一個——信任,信任是一種互相的行為。如果我對你信任的話,我借你錢我可以不用你寫借條,你對我信任的話,你借我的錢也不用寫借條。大家可以看到,由於互相之間的信任,可以減少很多的摩擦,也可以減少很多的交易成本。

把誠信、坦誠和信任放在一起,如果一個人能做到這三者的話,你跟別人打交道、做生意,成本一定會越來越低,而效率會越來越高。這種成本和效率相加,就構成了你做事情能夠成功的最核心的基礎。所以我說做事情要有這三個核心要素。

人性很複雜,可能你是永遠猜不透的,因為別人心裡在想什麼,你不知道。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你面對一個人,如果你猜不透這個人心裡在想什麼,也就是說你看不透這個人,你心裡會產生什麼感覺?馬上閃出的感覺是我要防範這個人,我在跟這個人打交道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一定要謹慎。

如果你是被防範的人、被人們小心謹慎對待的人,其實你已經失去了很多的機會。別人有機會的時候,第一個肯定不會想到你,為什麼要想到你呢?因為我跟你打交道我心裡沒底。我們也聽過一句話,叫做「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你不能體現在時時處處讓人感覺你這個人猜不透、摸不透。你應該足夠聰明,知道世界上哪些危險在什麼地方,讓你能夠規避危險,這叫防人之心不可無。那害人之心不可有,表明了什麼?你內心不能產生要故意去搶占別人利益、去傷害別人的行為。這意味著什麼?你本身是堂堂正正的。

說到底我們講了這麼多,你會發現,一個坦誠的讓人一眼能看到底的不需要防範的人,其實他去獲得世界上的資源的效率是最高的、成本是最低的。如果這樣的話,其實做人就又變得很簡單。一個人只要擁有我剛才所說的誠信、坦誠和信任,那麼別人就會對你非常的放心。所以對我而言,我一直是力求自己變成一個誠信、坦誠、值得被別人信任的人。

當然這件事情並沒有百分之百做到,但如果給自己打個分數的話,我覺得80分左右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大量跟我交往的朋友,包括業界的企業家,都不會覺得我是一個膩膩歪歪的、計較的、背後包藏禍心的、居心叵測的一個人。大量的人都覺得我還是一個非常誠信、非常坦誠、非常值得信任的人。這樣也就使我自己做事情和新東方做事情的交易成本非常低,溝通成本也比較低,效率本身也變得比較高。

我著力要在新東方打造一個透明的、誠信的、互相信任的企業合作氛圍。當然這個氛圍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是總體來說,新東方跟別的機構相比,我們的氛圍還算是比較不錯的。

我最後講一點,作為你本人來說,你在做事情時的技巧。我們常常有人覺得自己很坦誠、很信任、很厲害,看到別人在膩膩歪歪、做的事情讓你不舒服的時候就抑鬱,就把別人說透了,甚至把人頂到牆角根本就回不來。

也許你說的這個話是對的,也許你對對方的判斷也是對的,但是一旦你說出來,這層紙捅破的話,你跟對方的關係和矛盾,立刻就會陷入特別複雜的狀態。而且你做事情不給人留面子的話,別人以後做事情也不會給你留面子。所以即使你本人很誠信、很坦誠、很信任,但方式方法依然是講究技巧的,要用讓人感到非常舒服的方式給表達出來。

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你很坦誠,你手下有什麼錯誤和缺點,你根本就不顧對方的面子,就把它說出來了,而且說不定還不是抱著友好的態度,當著所有人的面把一個人批判得體無完膚。這樣的話你不給那個人面子,也不給那個人迴旋的餘地,結果只會更糟糕。

我們也發現,有些管理者就是這樣的人,最後就會導致團隊人心離散,為什麼呢?因為你不給別人面子,別人就不會給你面子,你不給別人成長的空間,別人也不會給你發展的空間,是一樣的概念。

所以核心點是這樣的,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降低自己的做事成本。這個成本不僅僅是錢,也不僅僅是你花的時間,這個成本太多了。做事情輕鬆,做事情能夠迅速地達成目的,做事情的過程中沒有任何障礙,這就叫做降低做事成本。

我個人的思考,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誠信、坦誠和值得被人信任的人,這就是唯一的方法。在這個方法之下,如果你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誠信、坦誠和值得信任的人,你就可以把精力、時間和資源,用在你的事業和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而不是耗費精力在無聊的信息上面。

我們常常發現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要把所有時間耗費在解決自己所創造的麻煩和問題,跟別人的糾葛、跟別人的吵架、互相之間的不團結,把精力、時間全消耗在這個上面。有的夫妻生活就是這樣的,天天打架,天天解決不了矛盾。

但是有的人就非常明白,我們的時間、精力、資源,要用在對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就是把那些瑣碎的事情想辦法排除掉。排除瑣碎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一個博大的、坦誠的、誠懇的胸懷。這是我們每一個創業的人和做事業的人,包括生活的人,都應該記住的最重要的原則。

7月-9月,「老俞閒話」將在80天的時間裡,連載《蛋殼來了》APP上的「新東方成長曆程」音頻課程和由此出版的新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文字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y7re20BJleJMoPMSX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