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希·斯博林個展「白日夢」於貝浩登(紐約)現場. 2022. 圖片提供:貝浩登
美國藝術家 Josh Sperling(喬希·斯博林)至今最大規模個展,最近在貝浩登紐約的三層空間內舉行,展出藝術家最新創作的20多件/組作品。所展出的作品不僅有藝術家回顧過去十年創作經歷並進行重新詮釋的作品,還包括藝術家至今最大尺寸:寬度超過17米的作品;占滿一間展廳的沉浸式作品;以及探索色彩與材料形態可能性的全新作品系列。
喬希·斯博林個展「白日夢」於貝浩登(紐約)現場. 2022. 圖片提供:貝浩登
喬希的創作實踐開始於精心製作的不同造型的膠合板,再將畫布伸展其上,並被賦予各種標誌性的色彩。他的作品常常由一組不同造型的線條、氣泡、不規則形狀精心排列組合或拼貼而成,通過這種創作方式,有效並積極地消除了繪畫和雕塑之間的邊界。
喬希·斯博林:白日夢
展覽日期:2022年4月28日-6月11日
展覽地址:紐約下東區果園街130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六 10:00-18:00
01
對色彩的痴迷
色彩對喬希來說非常的重要,他工作室至今已經開發了1200多種專利配方顏料,足以看出他對色彩的痴迷程度。這些色彩一塵不染、均勻的深度浸透入他的作品,為他原本已非常複雜的作品結構增添了更加多樣的顏色變化。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木框,120.5×120.5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不過,他的作品中從單色調、到簡單鄰近色調組合,再到近百種色彩出現在同一組作品上,都顯得自然協調,毫無違和感。而且他在色彩漸變過渡和組合上,形成了具有不同節奏感的動態視覺效果;此外,隨著觀眾在空間中移動,作品與周圍光線的互動也產生著變化。他的作品常能讓觀眾沉浸入他所創造的視覺迷宮中,並擴大自己的感官來全身心感受這些由簡單點線面組合而成的奇妙視覺奇觀。
喬希·斯博林個展「白日夢」於貝浩登(紐約)現場. 2022. 圖片提供:貝浩登
02
對形狀同樣痴迷
喬希對形狀同樣非常感興趣,他的畫看起來間於繪畫與雕塑之間。此前已經有許多藝術家都被認為是將繪畫從畫布中解放出來的人,但喬希的作品感覺更像是一場越獄,他的思想與創作比前人更加的瘋狂、大膽與浪漫。
喬希·斯博林,尚未命名,2022,布面丙烯,244.9×239.5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在喬希本次展出的大型作品中,其中一件僅用一根蔓延的紅色線條(假如撐直長度有上百米)就占滿了一整個展廳,形成前所未見,令人驚嘆的奇觀。
喬希·斯博林,尚未命名,2022,布面丙烯,277.2×1739.9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在另一組作品中,則是上百條不同色彩的曲線組成的大型沉浸式作品。喬希使用光譜由淺至深的為作品上色。觀眾進入展廳,看到這些綿延不斷盤旋、纏繞、彼此吸引又互相排斥的線條時,可能會產生線條在眼前滑動、流動、旋轉的感受,但它們是被牢牢固定在牆面,並按照圖示嚴格排序的,但也確實使觀眾產生不可思議的動感錯覺。喬希所希冀創造的催眠作品也就此達成目的。
喬希·斯博林,白日夢,2022,布面丙烯,尺寸可變.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03
創作過程
喬希的創作通常從一個想法開始,然後他開始在電腦上繪製。一旦整體構圖完成,每一件作品都被設計成在保持強度的同時最小化重量。
之後藝術家會將作品的每一個部件都製作數字文件,然後送到一台數控工具機上,用膠合板切割成一塊塊部件,這一切都在位於紐約的一家木工店中完成,藝術家在那裡擁有一個私人的空間。
喬希·斯博林作品在繃畫布前後的樣貌對比
之後這些木板被運往藝術家自己的工作室內,在那裡完成部件組裝、畫布的固定、上色,以及最後組合成一幅完整作品。
用釘槍把有一定彈性的畫布牢牢固定在異形的膠合板上
對作品進行上色
藝術家表示由於他的作品通常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所以直到最後全部完成,組合到牆面上,他才能第一次見到作品的全貌。在所有的努力之後,突然有種自己的想法成為現實的成就感。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152.3×213.2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04
藝術家靈感來源
在喬希最早的作品中,氣泡與曲線就已經出現,他們構成了他之後所有作品的原子結構。他從抽象表現主義、二十世紀中期抽象派(極簡主義、色域繪畫及概念藝術)、孟菲斯集團的設計,以及MTV標誌等元素中汲取靈感,重新構想繪畫,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Donald Judd(1928-1994),Sol LeWitt(1928-2007),Frank Stella(born. 1936)等極簡主義大師的作品都對他產生過影響。
(左圖) Donald Judd, 無題, 1987;(右上) Sol LeWitt牆繪作品;(右下) Frank Stella, Harran II, 1967
此外,Keith Haring(1958-1990)塗鴉作品中的線條小人與線條元素,以及搖擺不定的風格也被認為是喬希的靈感來源。
Keith Haring, Pop Shop Tokyo, 1987
孟菲斯集團所設計的家居作品廣泛的採用彩色點、線、面的結合,造型豐富,裝飾性與視覺衝擊力極強。喬希的很多作品都能感受到孟菲斯集團作品的影響。
孟菲斯集團設計家具展示
色彩方面,喬希的新作系列明顯在向 Josef Albers(1988-1976)的《向方形致敬》系列致敬,喬希將前者中的光學嚴謹性,與自己的線形和圓形的趣味性結合在了一起。
Josef Albers, Homage to the Square: Apparition, 1959, 古根海姆博物館館藏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木框,120.5×120.5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05
更多作品欣賞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194.5×128.9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243.8×243.8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230.7×258.9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個展「白日夢」於貝浩登(紐約)現場. 2022. 圖片提供: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木框,120.5×120.5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木框,120.5×120.5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木框,120.5×120.5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個展「白日夢」於貝浩登(紐約)現場. 2022. 圖片提供: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板上丙烯,185.4×669.3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板上丙烯,121.3×495.3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喬希·斯博林,待命名,2022,布面丙烯、板上丙烯,190.5×226.1cm.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來源:藝術壯士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