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坐上鞦韆盪進夏天~

2022-06-02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想坐上鞦韆盪進夏天~

以下文章來源於NOWNESS現在 ,作者小夢

One Two Three Swing!

最近,墨爾本藝術工作室 ENESS 推出了酷似 UFO 的鞦韆互動裝置「I Believe Swings」,為盪鞦韆這件小事抹上了飛向太空的酷炫感。在許多藝術家眼裡,鞦韆不只是城市公共空間不起眼的設施,在每一次起起落落中也總能給ta們帶來新的創作靈感。

ENESS 「I Believe Swings」

荒野上的雲朵鞦韆

「雲朵」作為童心守護者,在小朋友出沒的遊樂園隨處可見。但大人的世界裡連雲朵都變少了。這也許就是「雲朵鞦韆」在2019年火人節獲得最佳藝術裝置的原因吧。

Lindsay Glatz & Curious Form 「Cloud Swing」

雲朵鞦韆由藝術家 Lindsay Glatz 與創意機構 Curious Form 聯合設計,在火人節登場後收穫眾多好評,頻頻入選各大媒體評選的最佳藝術裝置。

當年火人節的主題是「蛻變」,燈光恰好就是雲朵鞦韆的亮點。無人時,雲朵投下柔和的光線,安靜地作為黑暗中的一抹光亮。有人坐下後,每一束「雲朵」燈光會隨之變化,但變化不是千篇一律的,雲朵鞦韆的燈光會在雲朵里流轉,相互碰撞出新的漸變色。

Lindsay Glatz & Curious Form 「Cloud Swing」

即使沒有燈光加持的白天,在鬆鬆軟軟的雲朵中間盪鞦韆,人們仿佛變身戴著竹蜻蜓的野比大雄,自在地搖曳。藝術家特意將雲朵的輕盈與蓬鬆感放大,鞦韆好像真的懸浮於半空之中,配合荒野下的夏日晴空,盪鞦韆可能從沒這麼浪漫過。

Lindsay Glatz & Curious Form 「Cloud Swing」

盪回童年的鞦韆

如果能穿越回童年的夏日,你會選擇去盪鞦韆,還是躺在外婆家的地板上發獃?視覺藝術家 Ann Hamilton 打造的大型藝術裝置 The Event of a Thread 就是要帶人們重新盪回童年。

Ann Hamilton 「The Event of a Thread」

The Event of a Thread 的現場放置了巨大的帷幕、鴿子、42個鞦韆,和在現場朗讀、唱歌、寫作的演出者,一起呈現了無數細碎的生活瞬間。Ann Hamilton 認為鞦韆懸空的那一刻,人們翻開書本的那一刻,入神地聽歌與寫作的那一刻都是人們脫離重力的時刻。人生就如同盪鞦韆,不斷地與重力對抗,爭取轉瞬即逝的剎那,即使終將落地、回歸日常,我們永遠享受盪到最高處時盡情的釋放。

Ann Hamilton 「The Event of a Thread」

在展覽現場,盪鞦韆、翻書、唱歌都在同時進行著,當歌聲停止時,鴿子就會飛出籠子,飛向人們不能抵達之地。因為鴿子「擺脫了重力」,可以自由地飛行,人們曾倚靠它們傳遞信息,也將所有美好的願景藏在了其中。Ann Hamilton 說,她的童年就是由這一切「不起眼的日常」組成的,因此她選擇將所有的「那一刻」都濃縮到了這一作品裡。

Ann Hamilton 「The Event of a Thread」

城市裡的音樂鞦韆

看似熱鬧的城市空間,如何讓陌生人產生互動,這是音樂鞦韆想要解決的問題。音樂鞦韆上的每一個鞦韆都能發出不同的音色,這些聲音源自鋼琴、吉他、豎琴、電顫琴四種樂器,不同的座椅顏色代表了不同的樂器,音階跟隨鞦韆搖擺的幅度改變,如果盪鞦韆的人同時同頻率盪鞦韆,就能解鎖一首好聽的曲子。

Daily Tous Les Jours 「Musical Swing」

音樂鞦韆在加拿大蒙特婁展出後,便出現在了世界各地,設計團隊 Daily Tous Les Jours 也很震驚他們的設計如此受歡迎。大概就是,只要在平凡生活中增添一點點創造力,我們就能收穫別樣的趣味體驗,陌生人之間就能在音樂鞦韆上毫無芥蒂地玩耍合作,「好像自己變成了音樂的一部分,盡情地沉浸在演奏之中。」

Daily Tous Les Jours 「Musical Swing」

在城市中,坦誠的互動實際上並不多見,音樂鞦韆就是希望打破這樣的隔閡,無論是小孩還是成年人都可以坐下來一起娛樂創作。Daily Tous Les Jours 一直致力於將城市空間變得更靈活,讓人們意識到不是只有建築才有力量構建空間,人也有能力改變周遭的環境,讓城市的鋼筋水泥變得柔和起來。

Daily Tous Les Jours 「Musical Swing」

One Two Three Swing!

如果要評選最有趣的盪鞦韆體驗,那「One Two Three Swing!」應該能入選。2017年,藝術組織 SUPERFLEX 在泰特美術館放置了「One Two Three Swing!」鞦韆裝置,與普通鞦韆不同,這裡的每一個鞦韆可以同時坐三個人,一起輕鬆地盪起來。

SUPERFLEX 「One Two Three Swing!」 Torben Eskerod

大多數時候,美術館陳列的藝術作品總是以「嚴肅古板」的面貌示人,然而美術館亦是公共空間的一部分。如何充分利用公共空間?可能沒有比在美術館盪鞦韆更巧妙的回答了。SUPERFLEX 讓鞦韆能同時承載三個人也是希望打破人們固守陳規的束縛,一起「對抗」地心引力。

在鞦韆的上方,還懸掛著一顆巨大的圓球,它也像鞦韆一樣擺來擺去。人們盪鞦韆累了,還可以大方躺在地上觀察它。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裡與陌生人一起躺著發獃,在某種程度上,與 SUPERFLEX 試圖重新定義公共空間的理念相當契合。

彩虹蕩漾在天空

鞦韆不僅可以出現在美術館裡,也能出現在人潮湧動的步行街上。藝術家 Max Mertens 在盧森堡的購物街上方放滿了鞦韆,他認為這是人們迎接夏日的最好方式,「沒有任何事物能像鞦韆一樣讓人想起童年與漫長的夏日」。

Max Mertens 「Swings」

公共空間總是處於尷尬的位置,似乎每個人都與其息息相關,但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如何加入其中。改造走過千萬遍的步行街,並不需要拆掉一棟建築,450個鞦韆就能讓它煥發新的風情,這就是 Max Mertens 的創作初衷。

這些鞦韆都是手工製作,為了更加醒目,藝術家特意使用鮮艷的色彩裝扮它們,以繽紛的顏色提醒正在逛街的人們,世界上還存在許多比購物更有趣的事物待發現。

Max Mertens 「Swings」

[ 感謝今日作者 ]

NOWNESS現在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4f4e73a89022b572d9d3ca2c3dbae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