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藥用得好,頑疾跑不了!一個奇效良方,降血脂、抗腫瘤、調血糖

2023-08-19     醫者榮耀

原標題:猛藥用得好,頑疾跑不了!一個奇效良方,降血脂、抗腫瘤、調血糖

在中醫的世界裡,流傳著「重劑起沉疴」這樣一句話,其實對於「沉疴痼疾」來說,也並非完全要「重劑」,而「猛藥」用得好,「頑疾」跑不了。而古往今來,真正善於運用猛藥的醫家並不多,但是在醫聖張仲景時代,所用經方,既有重劑,又有猛藥。對於張仲景所用的猛藥,還真不少,但如果對於活血化瘀領域來說,有一個「猛藥」就不得不提了,當然,這個方劑並不是下瘀血湯,而是另有其方。

在張仲景活血化瘀的猛藥里,抵當湯首當其衝。抵當湯是《傷寒論》里的一個破血逐瘀的良方,也是一個被後世醫家稱之為「虎狼之藥」的方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抵當湯的遣方用藥都是彪悍迅猛之藥,藥力顯著,意在峻攻。所以,這個方劑自醫聖張仲景傳下來之後,一般的醫生是不敢輕易使用的。但凡能夠在臨床中能夠將抵當湯運用的爐火純青的,都是「大內高手」。正是應了那句話,一般人不會用,會用的不是一般人。

那麼,這個抵當湯究竟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據《傷寒論》記載,全方由「水蛭(熬)、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桃仁(去皮尖)二十個,大黃(酒洗)三兩」四味中藥組成。按照原方煎服方法,需要用1000毫升水,煎至600毫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200毫升。當然,這是漢代的劑量及用法,現代運用時,劑量需要略作調整,以符合病情需要為宜。

抵當湯的主要功效是「破血逐瘀」,主要適用於下焦蓄血證,在臨床上,常以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為主要症狀,常兼有發狂或喜忘,或身發黃,或經水不利等或然證,在舌脈上,主要以舌質黯,脈沉澀為主要特徵。對於下焦蓄血一證,一般多是由於熱與血相互搏結,血液變濃稠而逐漸變成瘀血,瘀血與熱邪互結於下焦。因此,一般來說,這個蓄血證是實證,而抵當湯藥力峻猛,若非瘀結證實,不要貿然使用。

那麼,這個抵當湯的配伍,究竟暗藏著什麼秘密呢?先來看看抵當湯的君臣佐使。全方以水蛭為君藥,主要起到破血逐瘀的作用;以虻蟲為臣藥,主要起到專破瘀血的作用;以桃仁為佐藥,主要起到散血緩急的作用;以大黃為使藥,主要起到盪血逐熱的作用。雖然全方只有簡單的四味中藥,但是個個都是「獨當一面」的藥中猛將。四味合用,主要起到破除瘀血、蕩滌熱邪的作用。

水蛭和虻蟲是一組破血逐瘀的經典藥對,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已經明確表示,水蛭「主逐惡血瘀血」的作用,而且水蛭這位中藥的妙處在於破瘀血而不傷新血,專入血分而不傷氣分。近代名醫張錫純說,「凡破血之藥,多傷氣分」,但是水蛭不一樣,「專入血分,於氣分絲毫無損」,並能將「瘀血默消於無形」,「真良藥也」。而虻蟲,《神農本草經》說,「主逐瘀血,破下血積,堅痞,症瘕」,它的逐瘀能力比水蛭還強。二者這兩味藥挺有意思,一個在空中飛,一個在水裡游,都是嗜血的蟲類中藥,兩藥一飛一潛,相須為用,破血逐瘀的功效尤其強大。誠如《古今名醫方論》所載,「蛭,蟲之善飲血者,而利於水;虻,蟲之喜吮血者,而猛於陸;並舉水陸之善取血者以攻之,同氣相求」。

虻蟲水蛭兩味中藥,堪稱是活血方中逐瘀能力的佼佼者,而它所主的病症其實比桃核承氣湯證還要深、還要重,屬於「疴毒重疾」,如果只是使用桃仁紅花之類的活血化瘀藥,雖然四平八穩,但是卻有病重藥輕、隔靴搔癢之感,而使用水蛭、虻蟲搜剔嗜血的蟲類峻猛之藥,「不足以抵其巢穴」,從而「斬關取勝」。而抵當湯以水蛭、虻蟲「攻城拔寨」,方藥對證,必能藥到病除。金代名醫成無己指出,「四物相合而方劑成,病與藥對,藥與病宜,雖疴毒重疾,必獲全濟之功矣」;清代名醫王子接也感嘆道,「飛者走陽絡,潛者走陰絡,引領桃仁攻血,大黃下熱,破無情之血結,誠為至當不易之方,毋懼乎藥之險也」。

對於抵當湯為什麼取這麼一個名字,歷代醫家也頗具爭議,目前來說,主要有四層意思,第一個是抵擋、抗拒的意思;第二個是抵達病所的意思;第三個是恰當的意思;第四個是抵當是水蛭的別名,以君藥的別名為方名。尤其是第四種說法,不僅別開生面,還更具深意,《太平御覽》中說,「所謂抵當即執掌之訛,而實為水蛭之異稱矣」,並且進一步說明,「不直曰水蛭湯者,蓋污穢之物,不欲斥言,殊取其異稱以為方名」。

對於抵當湯,還有同名丸劑,名為抵擋丸,這也是為了按照蓄血證的輕重、深淺而設置的丸、湯之分。清代名醫費伯雄指出,「水蛭、虻蟲二味,人不敢用,即代抵擋丸,尚嫌其太峻」。這也說明,峻劑不可輕用,一定要「有是證」才能「用是藥」。但是大多數醫家都認為,「疴毒重疾」,瘀血重證,需要攻堅破結,才能驅逐瘀血,金代名醫成無己認為,「非大毒駃劑則不能抵當其甚邪」,清代名醫柯韻伯指出,「非至峻之劑,不足以抵其巢穴而當此重任」,清代名醫尤在涇強調,「須峻藥以破固結之勢」。可見,英雄所見略同。

對於抵當湯來說,不僅歷代醫家對它很推崇,現代藥理對它也研究。那麼,抵當湯這樣的「猛藥」,在現代藥理下,究竟又有著怎樣的妙用呢?藥理研究表明,抵當湯具有對血液流變性的影響,對腦出血的影響,對中風患者纖維蛋白原及血小板的影響,降血脂,抗氧化,抗炎、鎮痛、促進子宮微循環,抗腫瘤[1];抗動脈粥樣硬化,調節血脂,抗衰老[2];抗癌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抗冠心病 PTCA術後再狹窄,改善腦血管供血,提高抗炎性因子水平,保護腦細胞功能[3]等藥理作用。不得不說,抵當湯的實力,無論是從古典醫籍,還是從現代藥理,都證明了它的偉大。

對於抵當湯的現代臨床應用,不可謂不廣泛,除了《傷寒雜病論》記載的蓄血證和閉經之外,還可用於治療脅痛,發狂,缺血性中風,急性腦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症,深靜脈血栓形成,外傷後便秘,前列腺增生,高脂血症,急性尿瀦留[1];前列腺肥大,不穩定性心絞痛,糖尿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栓塞性靜脈炎,潰瘍性結腸炎,腦出血[3];中心性視網膜炎(瘀血目障),神經衰弱(失眠健忘),少腹硬滿,急性尿瀦留(癃閉),狂證,傳染性黃疸型肝炎(黃疸),糖尿病腎病(水腫),慢性前列腺炎(淋證),多囊卵巢(閉經),卵巢囊腫,子宮肌瘤[4];血管性痴呆,異位妊娠,下肢深靜脈血栓,輸卵管炎性不孕症,增生性腸結核,久喑(聲帶肥厚),腸息肉,症瘕積聚[5]等多種疾病。

抵當湯這個奇妙的方劑,但凡運用得好,真是一個「奇效良方」,勝過「千軍萬馬」。不過,對於抵當湯的藥物組成來說,一般的醫生還真不敢用,因為個個都是「猛將」,若無「帥才」,豈可駕馭「猛將」?而在臨床使用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抵當湯屬於破血逐瘀重劑,如果不是瘀阻實證的,要慎用;年老體虛的人群,也要慎用;而孕婦要禁用。正所謂,鞋子再好看,磨腳莫要穿。而醫者用方也是一樣,方藥再好,對證才有用!

參考文獻

[1]李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陳紀藩.中醫藥學高級叢書·金匱要略(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3]劉賓,王付,黃明宜.抵當湯臨床及實驗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1,17(13):281-284.

[4]鐘相根.張仲景傳世名方(傷寒卷)[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

[5]侯勇謀,羅偉,劉方洲,等.張仲景方劑臨床應用(第3版)[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93bf1f1e1e9c31c38e8d8bc3b1c5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