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韋伯,和玻璃跳舞

2022-06-08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菲利普·韋伯,和玻璃跳舞

Analog是德國柏林的玻璃燈具品牌,他們利用新 型數位技術,來創造如同手工打磨一樣的玻璃雕 塑,也給世人展示這種古老技藝與高科技結合的未 來製造法。

菲利普·韋伯是Analog的設計師與創始人,他認為 玻璃吹制的過程,是如音樂一般充滿韻律與律動 的,一個好的玻璃工匠或者設計師會在製作的過程 中很好的運用玻璃在高溫下的流動,來創造一種平衡。「這樣一來,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節奏和韻律。 製作者像在跳舞一樣,他到處走動的過程中,每一 個動作都會影響材料與最後的形狀。」

菲利普·韋伯

提到傳統玻璃製品的吹制過程,韋伯說:「想像一下,在一根長棍子的尖端蘸上蜂蜜,為了不使蜂蜜 滴到地上,你必須不斷的轉動棍子,直到蜂蜜冷 卻變硬。然後你就可以再次伸進蜂蜜罐,獲得第二 層。」菲利普·韋伯說道:「玻璃吹制技術就是如 此。」玻璃被放置在熔爐中,當加熱到1100攝氏度時,會變得柔軟且有延展性。在這項傳統技藝中,為 了使玻璃具有最終的形狀和尺寸,工匠們通常需要 經過長久的練習,這是一個需要精湛技藝的過程, 讓這些帶著火焰的熱材料變成你想要的形狀,並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繼續說道:「這是一個分層的過程,你所有的行動軌跡直接決定了最後成品是 什麼樣子。」

「移動與材料」吊燈系列

韋伯也基於這個思考設計燈具。同時也在不斷探索傳統工藝在當代社會中存在的意義。在傳統工藝 中強調的人為性,是否還能在當今的數字社會生 1 存?手工藝與作品之間的聯繫究竟有什麼意義?例如「移動與材料」(Of Movement and Material) 吊燈系列,一組共十到十五盞燈,以不同的角度和形狀,從天花板不對稱的垂落,卻為空間帶來平衡感。然而,這些看起來充滿了手工痕跡的燈具卻是 由3D列印出來的。

「移動與材料」吊燈系列

雖然傳統的玻璃製造工藝可以帶來手工的溫度,但 效率低下,以及需要工人花費大量時間練習才能保 證成品率也確實是這個行業普遍的問題。與傳統的玻璃吹制工藝不同,Analog的每一盞燈具,都可以事先通過數位技術的模擬來提前預知最後的成品, 最後通過3D列印出來。在傳統工藝中,每一件手工 做出來的玻璃製品幾乎沒有完全一樣的。就像在採訪時記錄下來語音並轉錄成文本一樣。這個新的技 術可以識別玻璃匠人是按照怎樣的軌跡移動,移動到哪裡,以及移動的快慢。「你的每一個動作都會 影響最後的成品。而在這個程序里,你可以通過錄 制下來的幾百幾千個動作提前預知最後成品的樣子,然後通過在程序里改變這些動作的前後順序, 變化出不同的3D列印燈具出來。」

「移動與材料」吊燈系列

而當電腦「在玻璃匠人們製作玻璃時,記錄下身體的動作」時,也同時「記錄了我們的身體訊息。」這些經過人的「手工」源起和最新的技術生產出來的玻璃燈具掛在家中客廳時,就像被邀請的舞群進駐到空間中來,而人與空間的關係也就不同了。韋伯說在疫情之下,人們在家裡度過漫長 時光,照明成為一種改變空間氛圍與互動的重要元素。

Analog不僅是一個燈具品牌,他們更強調製作過程的藝術價值。在日益數字化的時代,韋伯希望創辦一間可以讓新技術更加凸顯工藝價值的公司。 也企圖在生產和消費中,產生以人為本的核心概 念:「我們的目標不是懷舊或是把過去浪漫化,而 是制定一個新的未來願景,讓人們可以同時感受 到手作的溫暖和新技術的便捷。」

「移動與材料」吊燈系列

吹制玻璃的過程像一支舞蹈,透過數位技術記錄 身體的軌跡,成果被凝結在Analog的一盞盞燈 具中,當我們凝望燈光的流動感時,仿佛能望見 製作者身體的韻律,散發傳統技藝的身體溫度。 (編輯:九月)

文 Article / 九月 September

圖 Pictures / Analog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aac413da06c9e8c272194ecc4dfc0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