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FDA時尚大獎(CFDA Fashion Awards)公 布2021年獲 獎 名單,其中美國年度女裝設 計師獎 (American Womenswear Designer of the Year)獲 獎者是克里斯多福·約翰·羅傑斯 (Christopher John Rogers)。
克里斯多福·約翰·羅傑斯曾就讀於薩凡納藝術與設 計學院,上學 期間成立了品牌CJR。畢業 後,受 到 行業關注,屢次登上 Vogue、WWD、T Magazine 和 ELLE等時尚雜誌,並且有碧昂斯(Beyonce)、蕾哈 娜(Rihanna)等名人為其代言。2019年,羅傑斯是 CFDA時尚基金最高獎項的獲得者,並被評為福布斯 30位30歲以下青年之一。他在2020年CFDA時尚大 獎中被評為美國年度新興設計師,並於 2021 年入圍 LVMH 獎。
CHRISTOPHER JOHN ROGERS2022早秋系列
羅 傑 斯 設 計 的 服 裝 總 是 有 趣 和 華 麗,卻 帶 有 力 量。這些服裝充滿活力、大膽突破,在力量和自信 的推動下,散發出一種非常特殊的愉悅,展現了女 性 那股不 可忽視 的力量 和樂 觀 態 度。在羅傑 斯的 設 計 中,最引人 注目、最 直 觀 的 特點 就 是 鮮 艷 的 色 彩,強 烈 的 色 彩沖 擊 非 常 吸引人們 的 眼 球。除 了誇張 的色 彩,羅傑 斯 的 作品中還 有很 多設 計 元 素,比 如 不同 色 彩 圖 案 疊 加出的 條 紋、形 狀以 及 廓 形剪裁 等,都為誇張 大 膽 的顏色 增加了精 細的 設計感。
CHRISTOPHER JOHN ROGERS2021 春季系列
羅傑斯將匹配協調、完美無瑕的美學形象延續到了 剛剛發布的2022早秋系列中。他重新組建了運動裝 的主打元素,在經典的款式中加入過飽和的色彩, 並將細節豐富的印花圖案加入到服裝設計中。比如 他在襯衫裙和家居服這類向來素凈淡雅的服裝上采 用螢光色調和漸變條紋,使得最常見的基本款也充 滿活力。在這一季的設計中,羅傑斯進行了許多新 的嘗試,比如用PVC材質製作雨衣,並將彩虹色的曲 線覆蓋在透明雨衣之上,這樣溫暖、靚麗的設計使 身穿這件雨衣的人們期盼著下雨天。在這一季中可 以感受到各種設計元素的交織,時髦的印花、線條 感十足的剪影、飄逸的流蘇、20世紀50年代後期時 裝的誇張比例、草間彌生式的波爾卡圓點等。這其 中不僅有來自羅傑斯年少時對時尚的理解和對復古 元素的欣賞與敬意,羅傑斯還將它們與我們所處的 時代相融合,使這些看似過時的元素煥發出新的光 彩。羅傑斯的設計靈感往往來自隨意、自由地瞬間, 從不會是過於規範的願景。他總是在尋找那些真正 能夠觸動他的作品,以及符合他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的設計,並最終,為人們創造真正能夠充分表 達自己的服裝。
CHRISTOPHER JOHN ROGERS2022 早秋系列
羅傑斯的設計向來專注於快樂的表達和簡單的 剪裁。在過去的設計廣受好評、大放異彩之後,羅 傑斯在2021春季系列中對設 計 進 一 步 精簡,使他 設 計 的服裝 不僅 為名人而設 計,且 更 加關注舒 適 度。在 這一 季 的 設 計 中,羅傑 斯 利 用 大 膽 豐 富 的 顏色和精細巧妙的裝飾將基礎的服裝展現出夢幻 的 光 彩。例 如,襯 衫 的 紐 扣 采 用 華 麗 的 彩 虹色 的 水 晶,白色西裝 在 袖口和翻領上運用活力十足的明線等等。
CHRISTOPHER JOHN ROGERS2022 早秋系列
在設計2021春季系列的時候,羅傑斯有四個月不能 在工作室工作。於是,他放棄了電腦繪圖,買來蠟筆 和彩色鉛筆,開始用最老派的方式畫畫。在這段時 間中,他沒有試圖創造任何具體的東西,只是想玩得開心並且表達自己。這讓他找回童年時畫畫的感 覺,通過簡單的形狀看世界,用最簡單原始的方式, 在畫面中注入能量,並最終將它們轉變成這一季的 設計。挖掘天真的藝術表達並不意味著製作出讓人 感覺幼稚的衣服,這一系列中那些比以往更加純真 又異想天開的元素和他作為好萊塢頂級造型師的浮 華之間取得了平衡。除了羅傑斯廣受好評的寬大的 舞會禮服外,他還為注重體現身材的人們設計了亮 片緊身連體褲,嘗試了更緊身的款式。絲綢和緞子 被更加舒適的面料所取代,但外觀變化很小,羅傑 斯的塑造出的女性形象仍然魅力十足,但這一次, 她也可以是一個普通的女人。羅傑斯讓所有那些具 有不同興趣、體型和個性的人都能在他的設計中找 到了自己。
持續的疫情讓許多設計師重新思考自己過去的工 作。自 2016 年推出自己的品牌以來,羅傑斯和他的 團隊一直在不停地工作,從靈感到執行都很快,推出 一季又一季新的作品。在回顧這些作品時羅傑斯發 現這些系列的構思都是由心出發的。「我們不會靠 市場調研和分析來創作作品,相反我們會選擇那些 讓我們覺得很興奮、很喜歡的作品,也許這就是這 些作品備受歡迎的原因。」(編輯: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