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珠寶:幻化的力量

2023-05-12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蛇形珠寶:幻化的力量

文 Article / 賀貝 He Bei

圖 Pictures / 上海當代藝術館 MoCA Shanghai

近日,「寶格麗Serpenti系列75周年傳世蛻變」珍藏藝術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開幕。Serpenti可以認為是「蛇」在文學和神話範疇上的稱呼,這些在時間序列上綿延千年的文化象徵給予了寶格麗蛇形珠寶的設計靈感,並最終成為與寶格麗密不可分的品牌形象。展覽中寶格麗的傳世古董典藏系列,以及與當代藝術家的跨界設計再一次拓展了人們對蛇形珠寶了解和思考的空間。

在當今社會,蛇形珠寶已經成為了一種廣受歡迎的奢侈品,它們那顯著又鮮明的外觀以及不受語言文化阻隔的形象,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蛇的曲線為觀賞者帶來視覺上優雅完美的感受,然而這種感受往往又混合著一點禁忌和驚悚,使直觀的審美上升到情感的反應。

寶格麗 Serpenti 系列古董腕錶

這種體驗或許就是「魅惑」的本質,自古以來,蛇一直是無數文化中的象徵物。儘管在基督教傳統中,蛇代表著伊甸園中誘人墮落的魔鬼,但在大部分文化中蛇的形象往往具有積極的意義,其中不少都帶有神性。然而如果要追溯當下蛇形珠寶的源頭,卻需要從古埃及說起。

蛇形珠寶溯源

關於埃及豔后最著名的傳說,大概是克利奧派特拉在感到大局難以挽回之後,用一條毒蛇結束了自己的性命—後世大量的繪畫作品都是如此描繪她的終曲。雖然這未必是事實,但這一傳說卻以其戲劇性極好地襯托出一個王朝的落幕。電影史上,數位女明星都扮演過這一角色,除了美艷以外,這些女演員的造型裝飾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 就 是 蛇。還 有什麼比危險而又 美麗的蛇更能凸顯出埃及豔后的個性特徵,讓人記憶深刻呢?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豔后》中有一個名場面:公元前46年埃及豔后第一次來到羅馬帝國,纏繞在她手臂上的蛇形臂鐲極大地突出了她的神秘與性感,讓人群為她的美貌而傾倒。演畢伊莉莎白·泰勒乾脆向寶格麗訂製了一枚蛇形手鐲。從此,埃及豔后的蛇與伊莉莎白·泰勒和寶格麗一起,成為了人們難忘的影像記憶,寶格麗也將其作為自己的品牌傳統。

米開朗基羅的埃及豔后,約1533年-1534年,現藏烏菲茲美術館

寶格麗選擇蛇形珠寶不僅僅是因為電影的緣故。畢竟它植根於義大利這片擁有豐富的藝術內涵的土地,羅馬時代的基因仍然流淌在這裡人們的血液里,他們也經常可以從古羅馬遺蹟里的藝術精華中取材,蛇形首飾就是其中一大成果。然而,當我們往深一些去看的話,這些遺蹟中發掘的戒指、臂環、手鐲大多都是在埃及製作的—在羅馬帝國的時代,埃及是它的一個行省。

埃及的聖蛇崇拜

蛇是一種給人帶來驚悚感覺的生物,許多文化對它都避之不及,然而埃及人卻將它上升到神格,還具備保護法老的功能,這是因為這塊土地上天然適合蛇類生存,蛇的種類也很多,金字塔中留下來的文字中有警告毒蛇威脅的內容,大量的紙莎草記錄里也留下了如何解毒的說明。然而,埃及人卻不認為蛇都是壞的。

在依賴農耕的埃及,每年尼羅河泛濫之後,首先從黑土地里冒出來就是蛇,這給埃及人帶來了萬物復始的信息,這在下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尤為明顯。因此,從早期的部族時代開始,眼鏡蛇人身的女神瓦吉特就被人們視作下埃及的保護神,瓦吉特盤繞太陽圓盤的形象便代表了下埃及。

阿茲特克人的唇飾,1300年-1521年,現藏大都會博物館

到了早王朝時期,對蛇的崇拜開始與國王聯繫到了一起,在埃及的信仰體系中,國王是與神靈溝通的唯一代表,因此神靈的庇佑尤為重要。

國王的王巾上也已經出現蛇標。到了修建金字塔的古王國時代,著名的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的頭上最初也有蛇標,後來在漫長的時間中被損毀了。蛇標,在埃及文化中被稱為「直立者」,是眼鏡蛇腹部臌脹攻擊狀態的樣子。因此蛇標與眼鏡蛇女神瓦吉特是分不開的,它作為保護神的象徵出現在國王的王巾、王冠以及頭飾上,象徵著王權。漸漸的,它不再是國王的專屬,到了古王國第六王朝的時候,王室女性也可以佩戴蛇標。再過幾百年,象徵上埃及的禿鷲女神奈赫貝特和象徵下埃及的眼鏡蛇女神瓦吉特一起出現在女神和(被神化了的)王后的頭飾上。從王后谷的壁畫上可以看到,4 5蛇和禿鷲的形象合二為一,奈赫貝特和瓦吉特共同保護統一的埃及。

新王國之後,雙蛇冠也出現了。拉美西斯二世的梅利塔蒙王后留下了戴著雙蛇標王冠的雕像,兩隻聖蛇分別頭戴上下埃及的白冠和紅冠。她頭上還戴著一圈頂著太陽盤的聖蛇組成的環形小王冠,費雯麗版的《埃及豔后》電影中採用的就是這種埃及王后造型。

寶格麗 Serpenti 高級珠寶系列項鍊

由此可見,蛇形珠寶傳統並非從羅馬開始的,而是羅馬從之前主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手中接收過來的。由此,埃及的蛇形珠寶被羅馬人繼承和化用,不再具有宗教意義。就這樣,蛇的傳統繼續發揚光大,從埃及順著羅馬帝國的領土擴散開去。然而,隨著基督教的興起、中世紀各種神秘信仰和傳說的疊加,蛇成為不詳和惡魔的代言人,地位低至谷底,徹底從珠寶的舞台上消失不見。這種情況直到18世紀隨著龐貝等羅馬古蹟的發掘才改變。大量的古羅馬蛇形手鐲、戒指、項鍊出現在人們眼前,古代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奢華和精美,讓當時的人們大開眼界。蛇被 重新理 解,並被認為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徵,被貴族爭相收藏。

在19世紀,通過特定的顏色和造型的珠寶來表達情感之風席捲歐洲,少女時期的維多利亞也深受影響。她在第一次參加樞密院會議的時候就佩戴了蛇形手鐲,也許想藉此表達智慧和力量傍身。之後阿爾伯特親王也特別為她設計了一枚祖母綠和紅寶石鑲嵌蛇形結婚戒指,一度被傳為美談,引發了長達數十年的蛇形珠寶熱。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充滿叛逆和挑戰性的新藝術時期,珠寶大師讓蛇形珠寶再次煥發了新的生命力,這一次,無關信仰,無關古代文明,也無關傳統,蛇本身的藝術張力代表了一切。

寶格麗 Serpenti 金質腰鏈

而在20世紀,許多主要的珠寶公司都創作了各式各樣的蛇形珠寶。1968年,美國時尚教主黛安娜·弗里蘭給員工的留言中寫道:「別忘了蛇……它應該出現在每個手指和所有手腕上……蛇是珠寶中的主題」。蛇形珠寶再度吸引著設計師、收藏家和時尚愛好者的目光。它被無數次重塑,從簡單、優雅到大膽、出位,成為時尚界的一個標誌性的符號。(編輯:九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b6746c506af726fe61ee180ab600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