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防治中暑的良方,六味中藥巧妙運用,可讓暑解一解、火消一消

2023-07-21     醫者榮耀

原標題:一個防治中暑的良方,六味中藥巧妙運用,可讓暑解一解、火消一消

對於炎熱的酷暑時節,人們總是會想到用一些食藥兩用的解暑之品解解暑、消消火。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和夏秋之劑,諸如西瓜、絲瓜都會備受歡迎,而蓮子、荷葉也時常會出現在人們的養生茶飲中,就連中藥金銀花也可能會被人們用量清熱解暑。然而,諸如上述所說的這些常見的解暑消火良品,竟還暗藏著一個經典名方,可能很多人一開始會不太相信,不過,在古代浩如煙海的方藥世界裡,還真有這麼一個良方,它就是清絡飲

清絡飲是清代名醫吳鞠通所創,出自《溫病條辨》。清絡飲所用之藥頗為獨特,可能有的人剛看到這個方劑時,會覺得很奇怪,因為全方的藥材很多都是需要鮮藥。那麼,清絡飲究竟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全方主要由「鮮荷葉邊二錢,鮮銀花二錢,西瓜翠衣二錢,鮮扁豆花一枝,絲瓜皮二錢,鮮竹葉心二錢」等6味中藥組成,具體用法是以水二杯,煮取一杯,每日二次。對於現代劑量,清絡飲全方六味中藥,都可以各用6g,水煎服。

清絡飲全方6味中藥,每一味中藥6克,一共也才36克,都不足一兩,可能一把都能握住。那麼這「盈盈一握」的清絡飲,到底有什麼作用呢?清絡飲具有解暑清肺的作用,主要適用於暑傷肺經氣分之輕證。在臨床上多以「身熱,口渴不甚,頭目不清,昏眩微脹,舌淡紅,苔薄白」等為特徵。清絡飲雖然可以解暑,但是只是適用於暑傷肺經氣分之輕證,而暑熱重證則不適合使用。

清絡飲的配伍究竟有什麼奧秘呢?全方以鮮荷葉、鮮金銀花為君藥,其中清芳醒神,金銀花辛涼解散,二藥組合,可以清上焦肺絡暑熱,解頭目昏眩不清。以西瓜翠衣、鮮扁豆花為臣藥,其中西瓜翠衣清熱解暑、止渴生津、利尿除濕、清透暑熱,鮮扁豆花甘淡微寒、芳香而散,長於解暑化濕、健脾和胃。以鮮竹葉心為佐使,氣味清香、甘淡而寒,主要起到清心利水、使用暑濕從下而泄。以絲瓜皮為使藥,主要起到通達經絡、生津止渴、解暑除煩,且絲瓜皮偏入肺絡,可以清肺絡、解暑熱,還可以透邪外出。全方6藥聯合,可起到解暑清肺的妙用。

清絡飲是因「清肺絡中余邪」而設,而且不僅僅可以作為中藥湯劑,還可以作為代茶飲,所以稱之為「清絡飲」。《黃帝內經》提到,「輕而揚之」和「溫者清之」,所以清代名醫吳鞠通便以辛涼芳香為法,「只以芳香輕藥,清肺絡中余邪足矣」!對於清絡飲中,也有一些頗為有趣的中藥。金銀花可以說是清熱的良藥,是行走的「抗生素」,《重慶堂隨筆》指出,金銀花「清絡中風火濕熱,解溫疫穢惡濁邪」;而荷葉,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價值,《本草再新》指出,「清涼解暑,生津止渴」,《滇南本草》指出,「上清頭目之風熱,止眩暈,清痰,泄氣,止嘔,頭悶疼」。竹葉入藥歷史悠久,而鮮竹葉心,取其「以心入心」,發揮清心利水的作用,而且還能引藥入肺,誠如《藥品化義》所說,「氣輕入肺,是以清氣分之熱,非竹葉不能」。

清絡飲這個方劑,可以說是一個十分獨特的方劑,它的全方集合了植物的花、葉、皮,而且還是要選取它們的「鮮嫩」部分,這樣有利於清肺絡之中的餘熱。而且方中的西瓜翠衣和絲瓜皮都是食藥兩用的。對於方劑中藥用鮮品,其實自古以來都有,而清絡飲中所用鮮品,多取其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散邪辟穢,尤其是對於溫熱類疾病,尤其適宜。

對於清絡飲的臨證加減,《溫病條辨》指出,「手太陰暑溫,但咳無痰,咳聲清高者,清絡飲加甘草、桔梗、麥冬、甜杏仁、知母主之」,這個是偏於火而不兼濕,用清絡飲清肺絡中無形之熱,加甘草、桔梗開提肺氣,加杏仁利肺氣,加麥冬、知母保肺陰、制火熱。《溫病條辨》還指出,「暑溫寒熱,舌白不渴,吐血者,名為暑瘵,為難治,清絡飲加杏仁、薏仁、滑石湯主之」,這個是表里氣血俱病,如果純粹用清法則礙虛,如果純粹用補法則礙邪,所以用清絡飲清血絡中的熱邪,加杏仁利氣,取「氣為血帥」,薏苡仁、滑石利濕,希冀邪退氣寧而血可止。

對於清絡飲的君藥,也是存在爭議的,有的認為應當以西瓜翠衣為君藥,有的認為應當以金銀花為君藥,有的認為應當以金銀花和扁豆花為君藥,還有認為應當以金銀花和荷葉為主藥。也就是說,君藥的爭議主要集中在西瓜翠衣、金銀花、扁豆花和荷葉四味藥材中,因此,只需要詳細分析四味中藥的主要作用,與全方核心病機關係最為密切者,便可得知。西瓜翠衣可以清熱解暑,不過以生津利尿見長;金銀花,是氣分要藥,長於清熱解毒,誠如清代名醫張秉成所說「銀花辛涼解散,以清上焦之暑熱」;扁豆花解暑之力最強,但長於健脾和胃、清熱化濕;荷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如果作為君藥的最大爭議,應當是荷葉與金銀花,因為這兩味中藥,芳香輕清,清上焦氣分,祛肺絡暑熱余邪,除頭目昏眩不清,的確是全方諸藥中最為見長之藥,因此,荷葉與金銀花共為君藥,似乎更為合理。

由於暑熱汗出,余邪未解,所以病在肺絡,而清絡飲辛涼輕清、芳香祛暑,的確是治療暑熱輕證的不二法門。清絡飲雖然是清代名醫吳鞠通所創,但是它的方源可能比吳鞠通更早。據《臨證指南醫案》中記載,清代名醫葉天士治療暑瘵重證時,曾用到了「西瓜翠衣、竹葉心、青荷葉汁、杏仁、飛滑石、苡仁」等中藥。葉天士所用此方與吳鞠通清絡飲有「西瓜翠衣、竹葉心、荷葉」三味中藥相同,由於是清絡飲所治是暑熱輕證,因此捨棄了「杏仁、滑石、薏苡仁」,而改用「金銀花、扁豆花、絲瓜皮」。

清絡飲由於方中有一些中藥是使用的鮮品,再加上有些中藥是食藥兩用之品,因此,清絡飲的現代藥理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不過對於君藥金銀花和荷葉,現代藥理卻是頗有研究。藥理研究表明,金銀花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細菌毒素,解熱,抗炎,涼血止血,抗氧化[1];以及抗微生物,解毒,提高免疫功能,抗潰瘍,抗癌[2]等藥理作用。而荷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具有解暑清熱,升舉中氣,涼血止血,降脂減肥[3];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抑菌,鎮靜安神抗疲勞[4];抗驚厥[5]等藥理作用。也就是說,從清絡飲的君藥的藥理作用,不難看出,清絡飲這個妙方,有點東西啊!

對於清絡飲的君藥,從古今中醫的角度來看,也是不俗的。金銀花被譽為「藥鋪小神仙」,具有清熱解毒、祛暑、止痢的功效,為夏季防治腸道傳染病、食物中毒等引起的瀉泄、痢疾的常用佳品[6]。而荷葉不僅能夠清解屬邪,用於防暑,疰夏,暑證等病症,還有輕宣透邪,升清降濁,醒脾開胃,止血散瘀,降脂減肥,外治瘡瘍等妙用,且荷葉藥雖似平淡,但其輕清、輕宣、輕散、輕透、輕升、輕降之性,卻可以輕去實,以輕御重,用之中的,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7]。

清絡飲主要用於暑傷肺經、邪輕病淺的病症,不過現代臨床中常用清絡飲防治中暑先兆、中暑、小兒夏季熱、風濕熱等疾病,辨證屬於暑熱輕淺者[8]。目前比較遺憾的是,清絡飲所用諸藥大多都是鮮藥鮮用,這個在現代臨床中,可能存在不便之處。最為遺憾的是,現代藥理對它缺乏研究,因此對於它的現代臨床運用,相對比較狹窄,但是就從目前對全方君藥做拆方藥理分析,便可發現,這個方劑的背後,可能隱藏一大系列的臨床空間,有待開發。

參考文獻

[1]沈映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藥藥理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馮欣煜,姚志凌,李明輝.金銀花的現代藥理和臨床運用研究進展[J].中醫研究,2015,28(9):78-80.

[3]朱怡,顧聯斌.荷葉臨床效用發微[J].上海中醫藥雜誌,2017,51(6):77-78.

[4]王嬋,楊穎博.荷葉的化學成分與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20,34(4):74-81.

[5]周健鵬.荷葉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天津藥學,2014,26(2):65-68.

[6]邱賽紅,殷德良.金銀花單品使用的臨床應用概況[J].湖南中醫雜誌,2011,27(1):119-120.

[7]姜興俊.荷葉(含荷蒂、荷梗)古今應用概說[J].中國中藥雜誌,1997,22(6):374-378.

[8]李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73fc7a8e4c0e0128fabe6f4c58f49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