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好醫生丨線上的精準判斷,幫患者病情「反轉」

2024-01-16     春雨醫生

原標題:春雨好醫生丨線上的精準判斷,幫患者病情「反轉」

編者按:

其實不止癌症,

很多病症都是

「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才有最理想的效果。

過往,我們往往因為種種原因,

會在一些環節上耽擱了最佳時機。

而網際網路醫療的及時、高效,

很可能會「反轉」一些潛在的悲劇。

生活不易,

還請大家更關注

自己的身體。

腫瘤與癌症,之所以讓人「聞之色變」,不僅僅因為它的致命與痛苦,還有很多其它的麻煩。比如,不少腫瘤早期都是悄無聲息地進展,等你發現了?已經癌變到晚期了……

而在癌症篩查過程中,早期即便是認真體檢,有些狀況也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能發現病情。來自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胸外科的劉醫生,就遇到了這樣一個病例。

這位用戶是為自己妻子諮詢。她在患上新冠持續五天的咳嗽之後,突然開始胸痛。去醫院照了CT,顯示支氣管炎和肋骨質破壞伴軟組織影。此前,這位用戶已經帶著片子看了不少醫院,但是都沒看出什麼問題來。但劉醫生感覺不對,果斷要用戶再提供一下患者上一次的CT圖。

雖然用戶自述之前的CT「顯示只有磨玻璃結節5毫米」,但通過觀察患者之前幾次CT的情況,劉醫生確認——這個病變是之前就存在的。

「你們這次的這個支氣管炎症看起來問題不大,但這次的CT確實是發現了軟組織,而且緊鄰肋骨,有侵襲徵象!」

劉醫生這一嚴肅起來,這位家屬一下也緊張起來了:「現在是癌的機率很大了對嘛?醫生您一定要幫幫我!我想知道我們接下來該幹什麼?惡性的幾率有多大?惡性生存周期在多少……」

家屬的慌張,讓劉醫生不得不多次來安撫對方的心情。他也告訴用戶:報告只是個參考,還需要進一步明確檢查:

「建議你們趕快去掛胸外科的號,針對這個情況去做一個病理穿刺確認一下!」

而這一邊,患者其實正同步在醫院接受骨掃描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家屬被告知:患者肋骨處有個1.5厘米的腫瘤。家屬瞬間又慌了,過來繼續找劉大夫:「1.5厘米的腫瘤,惡性的幾率是不是高了?預後會不會很差?」

「你們還是需要做病理穿刺才能最終確認~沒辦法從大小和位置就能輕易判斷的。」

劉醫生的堅持,最終帶來了好消息。

兩個月後,這位用戶又來聯繫劉醫生:「劉醫生您好,今天我妻子手術結束了!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做的。」「很好啊,這個醫院就很好!」聽到好消息,劉醫生也很很欣慰。

「她的快速病理結果為未見惡性細胞,腫瘤來源是軟骨。」這位家屬字裡行間都透著喜悅,「主刀醫生是她們胸外科主任。說最差結局現在也是交界性的。」

用戶特彆強調,是劉醫生之前準確的判斷,給了醫院醫生非常重要的參考:「當時只有您發現了她之前這個腫瘤就存在!沒有你當時懷疑之前就有,他們肯定考慮惡性。」這一次,用戶不再是焦急尋求劉醫生的幫助。他特地過來「問診」,是為劉醫生送上喜訊和感謝——

「劉醫生為我妻子骨腫瘤上提出絕對關鍵性意見,並在眾多上海頂級醫院未查出病因情況下,第一個發現關鍵病因和信息。為我妻子在手術上提供了關鍵性信息。醫者仁心,感謝劉醫生。」

往期推薦

阿爾茨海默病真的是大腦生病了,除了用藥或許也可以試試「通電」?

男人的尿酸,是怎麼一步步失控的?

爾濱把甘蔗切片,除了貼心;更重要的是怕你吃進ICU

從正常到失控,你的血壓可能經歷了這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9430b7d43f95c9a9360219b09b57a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