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不僅是口歪眼斜,身上發麻一定要小心

2024-06-27     春雨醫生

據統計,我國40歲以上成人中,每100人就有2-3人可能會遭遇腦梗的毒手。其中大約有1/3的人會留下長期的後遺症。

根據相關研究來看,嚴重的腦梗甚至會危及生命,且腦梗已經成為了我國腦血管疾病致死的首要原因。

如此危險的腦梗又有哪些徵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時刻留意身體出現的信號,很可能會救你一命。

腦梗其實是大腦里的「大饑荒」

方便大家理解,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一座城市的交通要道被突然封鎖,必要的物資供應是不是就會中斷?

同理,當腦血管被血栓堵塞時,供應至腦細胞的血流就會減少或停止,導致腦細胞缺乏氧氣和營養——這就是腦梗塞發生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大腦是控制身體各項功能的指揮中心,它的正常運轉需要充足的「糧食」,也就是血液供應。

即使是短時間的供血不足,腦細胞也可能會出現「罷工」情況,導致暫時性的功能下降,就更別說長時間的血液中斷會導致腦細胞的「死亡」了。

出現短時間供血不足的情況時,如果能及時到醫院做出相應處理,恢復相應腦組織的供血,它們重新「開工」後,所負責的相應功能也會恢復;

但是長時間供血不足,腦組織出現「永久性死亡」,就很難「起死回生」了。輕則部分身體部位麻木、癱瘓,重則威脅生命。

所以說了解腦梗有哪些先兆,在早期腦細胞仍處於可救狀態時提供治療、及早干預,可以極大減少甚至阻止潛在的損害。

先兆除了口歪眼斜,還有這些

雖然腦梗多發生於45~70歲的中老年人,現在更有年輕化的趨勢。要時刻留意這4個信號,很可能會救你一命:

1、偏癱或肢體無力

腦梗常常會導致身體單側的肢體突然變得無力或癱瘓,也可能會在身體某一側的臉部、手臂或腿部感覺到刺痛、麻木或完全失去觸覺。

症狀可能從輕微的力量減退(如提不起手臂或行走拖腳)發展到嚴重的完全性癱瘓。

2、語言障礙

腦梗可能會影響語言中心,造成說話含糊或不清晰,選詞困難,甚至無法說話等情況。

同時對他們來說,理解別人說的話也可能變得困難,聽別人說話像是聽外語。

3、意識混亂

患者可能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或昏迷狀態。一些人可能表現為精神混亂,無法集中注意力,對於時間和空間的定位出現困難。

4、頭暈

腦梗可能導致平衡喪失,感覺自己無法穩定站立或行走,需要倚靠物體才能保持平衡。病人可能會突然跌倒或感到身體輕飄飄的,打不直身子。

預防腦梗,做好這6點

有臨床數據表明,其實大多數腦梗塞患者在發病前如果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還是能夠預防腦梗塞的,降低患腦梗塞的機率。下面看看都有哪些方面。

01

控制血壓

患有高血壓會使得發病率比正常人增高1.3~2.4倍,平時要注意控制,少吃高鹽食品。

02

重視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患腦梗塞的發生率是普通人的10倍,因此值得重視,如果控制得好則與常人無異[1]。

03

戒煙限酒

吸煙和酗酒都會增加腦梗塞的發生,均是危險因素。

04

避免高鹽、高脂飲食

高鹽會誘發高血壓,高脂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兩者均會增加腦梗塞危險性,因此要避免。

05

注意氣溫變化

氣溫變化對血壓影響大,冷的時候會使血管收縮,增加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要注意氣溫變化,注意保暖。

06

保持良好心態

情緒激動、思慮過度等不良情緒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而保持良好心態,控制情緒,則能夠讓你儘可能地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前面我們也說過腦梗塞是醫療急症,治療時間窗非常短。所以如果您或身邊的人出現上述症狀中的任意一種,特別是突然出現且影響身體一側的情況,都可能是在提示腦血管異常,一定要及時進行醫療干預。

編輯:春雨醫生

圖源:壹圖網

參考文獻:

[1]Wang, J., & Chen, H. (2020). Lifestyle and Dietary Factors in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32(5), 210-217.

往期推薦

報考時,專業和城市哪個更重要?

願你不再享受「十級孤獨」,讓看病變得簡單、快捷

香菇:我最近被搖的好暈

揉眼睛真的很爽,但也真的很可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3c62fda042a05f99b8a929dd7d2eac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