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路上隨機抓取一位路人,問TA有沒有減肥,你很容易得到YES的回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自1975年起,肥胖人口已增長近3倍;
2016年全球有超過6.5億成人患有肥胖,影響13%的人口;預計到2035年,全球24%的人口患有肥胖,累及近20億成人、兒童和青少年。
另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中國人的突出營養問題之一。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和春雨君一起來聊聊減肥那些事兒吧!
你以為的胖不一定是真的胖?
肥胖不僅僅意味著體重超標。它是一種複雜的疾病,涉及過多的體脂累積,可能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
肥胖通常通過體質指數(BMI)來評估,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成人的BMI 在30或以上被分類為肥胖[1]。
肥胖有哪些危害?
「一胖毀所有」一直以為這是一句玩笑話,但是超重與肥胖帶來的諸多疾病真的可能毀所有哦~
1、心血管疾病
肥胖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隨著體重的增加,心臟需要為更多的血管泵血,導致心臟負擔加重。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可能導致冠狀動脈閉塞,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中風等嚴重併發症。
2、高血壓
隨著體重的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過重,心臟必須加大輸出力量以滿足身體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長時間受壓力影響會導致高血壓,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3、糖尿病
肥胖與2型糖尿病之間有很大關聯。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從而增加胰島素分泌負擔,長期激素分泌過量可能引發胰島素分泌功能衰竭,最終發展為2型糖尿病。
4、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與肥胖關係密切。肥胖會導致脂肪在肝臟沉積,引發脂肪肝。隨著病情發展,部分患者可能演變為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嚴重疾病。
5、腎病
肥胖可能使腎臟的濾過功能長時間處於高水平運作狀態,導致腎功能逐漸惡化。長期角質化的腎單位會形成瘢痕,逐漸失去正常的功能,從而導致慢性腎病甚至腎衰竭。
6、骨關節疾病
肥胖者體重增加,過度增加了關節受力,使軟骨磨損加速,關節炎症加重。長期負重可能導致骨折、關節炎、骨裂等病症的發生,如膝關節炎、髖關節炎和腰椎間盤突出等。
7、癌症
肥胖與多種癌症有關,如乳腺癌、結腸癌、胰腺癌、子宮內膜癌等。肥胖可能導致慢性炎症、激素失衡、抵抗力下降等情況,從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快速減肥有哪些風險?
快速減肥通常意味著嚴重限制熱量攝入或進行極端的體育活動,這可能導致營養不良、肌肉損失和心臟問題。
最近,德國、英國等多國的研究人員出於探索的目的,嘗試了解了人體在七天不吃飯後會發生什麼變化。這一研究2024年3月發表在《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研究發現,七天的絕對禁食後,體重暴減;減掉的體重中,脂肪之外的瘦體重占比也不少。瘦體重的計算方式包括了人體脂肪之外的所有身體重量,比如肌肉、器官、骨骼、血液等成分。
而觀察發現,結束禁食的人們恢復正常飲食模式後,只通過三天的隨意吃喝就差不多恢復了失去的瘦體重。相比之下,減掉的脂肪在三天後沒有明顯的反彈。但因為試驗只觀察到第三天,此後的體重變化就無從得知了。
如何有效防治肥胖?
- 飲食調整:選擇低熱量、高纖維的食物,減少糖和飽和脂肪的攝入。
- 定期鍛鍊: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 行為改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避免情緒性進食。
- 醫療干預:在一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或手術。
- 心理支持: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幫助應對與體重相關的情緒問題。
減肥藥是安全的嗎?
有些小夥伴為了能快速瘦身,會選擇服用減肥藥,減肥藥真的安全嗎?
減肥藥可以作為某些人群肥胖治療的一部分,但絕不是「靈丹妙藥」。使用任何減肥藥前應諮詢醫生,了解其可能的副作用和風險,並在醫生的監督下使用。
此外,減肥藥物最好與飲食調整和增加體力活動相結合,以實現最佳效果。
編輯:春雨醫生
圖源:壹圖網
參考文獻:
[1]Tsigos, C., Hainer, V., Basdevant, A., Finer, N., Fried, M., Mathus-Vliegen, E., ... & Zahorska-Markiewicz, B. (2008).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 Europe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Obesity Facts, 1(2), 106-116.
往期推薦
夏日穿搭避坑!繞開這些配色才不招蟲
減肥要給腿部增重?身上的肉已經夠膝蓋受的啦!
清華校慶後上百校友出現食物中毒!海淀疾控緊急通報,原因是……
咳嗽也可能是哮喘?面對患病人數逐年上升的哮喘,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