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蘋果新品發布會後,我都會從英語學習的角度賞析文案。
這次的發布會叫 Wonderlust:
一早上看了 iPhone 15 的文案,和去年感受一樣:英文版水準在線但缺乏創意;簡體中文版很努力。
我想這不是文案的鍋,主要還是產品沒創新。文案是為公司文化服務,這一次的重點放在了 Carbon Neutral 的環保理念上,感覺文案創意都放在這一部分了:
對買 iPhone 沒興趣也沒需要,不過可以把蘋果文案當作學習素材。
來,一起學點英語
1.
Get the highlights 字面意思是「看重點」,總結了產品特點。
我想這裡的 hightlights 也是在說,手機性能強大,能夠捕捉更多的 highlights。
另外注意這裡 Enter的用法——這是劇本上常用的表述,Enter XX,XX 閃亮登場!Enter 不能寫成 Enters。
來自《葛傳槼英語慣用法詞典》
2.
A monsterwin 中用了特別的形容詞 monster,強調晶片在遊戲方面的性能,吸引遊戲玩家。
中文版本很努力地在造梗:
3.
英文中有習慣說法 get in on the act,表示「參與」「分一份羹」。
這裡把 get in on the act 和 Action button 結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為快把 Action button 用起來,一鍵抄近道。
Apple Watch 的文案中有一條類似的:
4.
Gigablast 是一個創造性的單詞(有公司和服務用它命名),giga 是「千兆」,blast 是「迅速推動」,結合在一起表示數據傳輸速度快。
再說個細節,上圖最後一句 Bye-bye, cable clutter,看著挺萌,讀起來挺嘎嘣脆。不過我看到第一反應是:就這?就這還值得一說?
後面還特別提到,玩了個視覺呈現:
5.
注意這裡的 through and through,是個常見表達,表示「完全」「徹底」。類似的說法還有 out and out。這條純粹是英語博主職業病,順手學英語。
6.
看到 focus-pocus,一下想到 hocus-pocus(花招;把戲)。hocus-pocus 也常用作施展魔法時念的咒語,有點「見證奇蹟的時刻」那意思。
中文版把 focus-pocus 處理為「焦點大挪移」很不錯啦!
7.
英文中有個說法叫 No guts, no glory,可以理解為「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富貴險中求」。這裡 guts 是勇氣,glory 是榮耀。
在這裡怎麼理解呢?
guts 最根本的意思是「內臟」,也表示「核心」;glory 本身也表示「壯麗」「讓人感到驕傲」。放在設計上,可以理解為軟體更新升級,外觀顏值依然能打。
8.
Siri-ously capable 是諧音梗——和脫口秀中的諧音梗一樣,偶爾用一兩個還行,用多了就不好笑了,也顯得沒誠意。
9.
再看幾個比較「雞肋」的賣點:
看這樣的文案,心想:產品沒有創新,文案也很難有創新。
蘋果的文案一直很出彩,水準很高,但文案最終目的不是「神文案」,是為公司文化和產品服務。所以我說文案水準在線,但因為產品本身的問題,缺乏創意。
最後看這一則文案。
10.
看到 The proof is in the products,想到習語 the proof is in the pudding,完整版本是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布丁好不好吃,你吃一口就知道了。
文案寫得怎麼樣,自己試試就知道有多難——批評吐槽太容易,但更有用的是從中學習。文案工作者們,辛苦啦!
文案再漂亮,不如實打實的口碑有效,蘋果產品繼續努力。
以上就是我看蘋果最新產品文案,注意到的一些英文,希望對你也有啟發。
猜你還想讀:
· 許知遠說中文時為啥總夾英文?
· 讀了本講文案寫作的中文書
· 蘋果新產品中有哪些巧妙的中英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