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學英語

2023-08-31     英語學習筆記

原標題:是的,看我的朋友圈也能學英語

好久沒有寫「看我的朋友圈學英語」系列。

這麼多年來,我在朋友圈分享的英語學習越來越少,因為我的興趣更多在閱讀、思考、記錄上。同時也覺得語言學習只是甜點,沒有日積月累和苦功夫,這些零碎的英文學習幫助不大。

以下是我最近發在小號朋友圈的一些碎碎念、碎片英文,也分享給你。

1.

8 月的學習結束了。主要讀了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The Psychology of Money。還加了兩本番外篇,The Road to CharacterDie with Zero,學內容也示範閱讀方法。

剛剛上課我說我用了差不多 10 年,不停地讀、寫、教,才有了這些功力。都是一步步練出來的,享受這個過程,接受每個時期的迷茫。用 Die with Zero的核心理念看,讓自己多一些體驗,尤其是年輕的時候,別急著攢錢別急著為誰奉獻,那些體驗和嘗試最珍貴。

2.

剛開始去做一件事情,自己覺得新鮮,外界多是鼓勵,數據和結果中有「新手福利」。這是開門紅,是鼓勵,但注意要平常心對待。

真正的做事,多是 daily grind,得花心思花功夫。如果你接受 luck 的福利,就同樣要允許 risk 的挑戰。多少行動最後都 fizzle out?不是自己缺少恆心毅力,更主要的是沒找到那個 incentive,ego 大過 humility,很容易就給自己找了個台階讓它不了了之了。

3.

最近開車聽播客,多次聽到這兩個用法,一起學起來。

- come around表示改變想法,常用於come around to,例句也用它表示回心轉意。

- lick 表示一點,常用作 a lick of something。

4.

說 3 個熟悉又陌生的小詞。

- manipulate常用來表示「操控」,我們常說的「推拿」「正骨」也是它;

- massage是「按摩」,也可以表示「篡改」;

- doctor作為動詞,也可以表示「偽造」。

想到這幾個詞,是因為剛剛讀到這句:He』d do that by massaging the numbers. 給數字按摩,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做手腳讓數字看起來更好看。由 massage 想到了 manipulate 和 doctor,這樣打包學習效果更好。

5.

很喜歡 Morgan Housel 的風格,今天聽了兩期他的播客,時長和內容是我喜歡的類型,很多地方可以和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結合在一起。

大家有空花十幾分鐘聽聽 Fluke 這期。我們怎麼成為了現在的自己?哪些是自己的主動選擇,哪些是機緣巧合?人生充滿不確定性,我們只能做自己能做的想做的。

6.

備課 Writing Tools,讀到這一段:

既然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夠提供的價值,自己要敢於大聲吆喝。

別掖著藏著,也別故作謙虛,confidence 和 humility 並不衝突。自己花了必要時間獲得的經驗有價值,學到了就去分享,同時相信自己還會持續進步。

7.

剛剛讀了本《打開心智》,公眾號「L先生說」的書。讀起來最大的感受是,好多內容我們都讀過呀。

如果主要信息攝入源是中文,會有不少信息延遲,一本最新的英文書可能要等好幾年才出中文版。另外,看別人的總結感覺輕鬆,漲知識,但要警惕這種輕鬆。主動閱讀和主動寫作一樣需要費心耗力,沒有自己的吃力,很難從根本上有所改變。

8.

如何用英文表示「自說自話」「不在一個頻道上」?

剛學到一個 be at cross-purposes剛好可以用上。字面意思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沒有意識到原來說的不是一回事。一下還能想到「對牛彈琴」,英文常說成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9.

以前查單詞、人名、品牌名時,主要查韋氏詞典(美式發音靠譜),劍橋詞典(英美兼顧也很靠譜)。有時要藉助 Google 搜索和 Youglish。現在一般直接就用 Google 搜,多數都能搜到,有英美口音和快慢朗讀,能滿足需求。

另外我發現 Google 的音標有了變化,以前我記得有國際音標和自然拼讀式音標,現在只剩下了後者。20 多歲去美國讀研後,發現這種自然拼讀式發音更實用(推薦網絡詞典 Dictionary.com,裡面有兩種音標),這麼多年我也養成了習慣,一般也都是用這套系統教。

我覺得這種音標要予以重視,學習母語人士的學習習慣。我們的傳統音標教學需要改進,這就要求英語老師們要先理解音標的本質,然後以輔助閱讀和寫作為目的訓練。

10.

蘋果發布會的名字有意思。把 Wanderlust(旅行癖)改成了 Wonderlust,給人感覺是 wonder 停不下來,好奇不停精彩不斷。

中文版「好奇心上頭」處理的很好:

寫在後面。

我一直都很歡迎讀者們加我的微信,這事吆喝過很多次。只要是你稍微會學習,你要找到我的聯繫方式;只是你稍微認真,加我好友時說明來意、自我介紹,我都會通過。

這是我設定的門檻,我要的不是粉絲,不是像動物園的猴子樣被觀望,我就想簡簡單單地交個朋友。

如果你有顧慮,不想讓我看你的朋友圈,加我是因為我免費想利用我,挺沒勁的。把我當人,當朋友,大大方方,簡簡單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17ca1b6d0ba74d8ef264a4e056df3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