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幾乎每天都有社群的同學找我做諮詢/話聊,遇到一個共性問題:英語專業學生有哪些發展方向?英語這碗飯怎麼吃?
我也不知道。
我沒找過工作,沒上過班,我對職場沒什麼了解。我從一位英語專業學長、英語教育自媒體從業者的角度,說說我的想法。
我認為學什麼專業都一樣,只是從一個專業入手提升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能給他人提供價值,這個方向就沒有大問題。
當我們問「我是XX專業,我有哪些職業可能?」時,我們是從自己學了幾年的專業出發,這聽起來理所當然。我會問的一個問題是:你想做什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可能會發現,是我們的專業限制了我們想像力。我們的專業教給我們的是學習能力,是把你扔到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以活下去的能力。
說到這個話題,我還想到 Naval Ravikant 說的 specific knowledge。
Specific knowledge 可以理解為「一技之長」,依著自己的好奇心去學習,而不是追求哪個更掙錢哪個更熱門。
拿英語專業來說,你真的喜歡英語嗎?為什麼?英語給你帶來了什麼?從這些問題出發,去做讓自己又成長、對他人有幫助的事情。
這一點我是個好例子。
我並沒有很好的學歷、背景,也沒有什麼獎盃頭銜,我把我學到的東西分享給更多人,我把對我有幫助的思路和工具分享給更多人,我會寫、會賣、能做課、能實戰,再加上我一直在成長,這是我行走江湖的底氣。
Naval Ravikant 還說:Specific knowledge is knowledge that you cannot be trained for. If society can train you, it can train someone else, and replace you.
一技之長是 be the only。
我們要常問自己 Why me?如果自己做的事情別人也能做,那為什麼他人要選擇你?如果是因為自己是「平替」「更便宜」,很快你會被卷的很辛苦,自己也沒有精力去學習和成長。
如果我們學的技能一學就會,那別人也可以學會呀,所以要多個心眼,多想一步多做一步。
說回英語專業。你有證書人家也有,你會英語人家也會,那你能做什麼呢?你要麼把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到最頂那個批次,然後用成績和頭銜去贏得尊重和名利。要麼就把專業技能至少做到夠專業,然後發展幾個其它技能,組合自己的 talent/skill stacking。
英語專業的出路在哪裡?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尷尬的地方: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也沒專業到哪裡去。
給你一個英語相關的工作,接得住嗎?要是能接得住,那也沒什麼困惑了,向這個世界展示你的才華吧。
學任何學科都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提升學習能力。別被自己的出身、學歷、性別、專業限制。我們都有無限可能。
想做什麼都去試一試,別管吃哪碗飯,讓自己變強是唯一的答案——用 Naval Ravikant 的話就是 Productize Yourself。
「變強」一是指你的能力足夠強,實力碾壓一切,優秀到別人無法忽視你;二是你的調節能力變強,能知足常樂、真的不在乎也需要修行呀。
如果你被標題吸引看到這裡,推薦你讀讀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我之前寫過讀書筆記供你參考《讀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有感 》。
我還寫過《英語專業怎麼了?! 》《商務英語專業有前途嗎? 》《「考研成績剛出,考的挺差的。怎麼才能重新喜歡上英語呢?」 》可能也會對你有啟發
猜你還想讀:
·堅持做90%的人沒做的重要小事
·我做自媒體教英語搞錢的思路
·學好英語,不需要多麼天賦異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