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還是要學好英語呀
剛看到這條新聞。
想說:
1)為取消英語考試而竊喜,說學英語沒用的,在我看來,這樣的大學生不會有太大出息。
我初中時剛學英語,會說什麼我是中國人我才不學英語。這和讀書無用論一樣,自己沒有體會到「有用」,自然認為當網紅帶貨比學英語更有用。
2)小時候覺得開車是個重要的技能,如今駕駛民用交通工具已經是標配。英語也是一樣,我們這一代人還算是技能,對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屬於標配了。
3)如果把學英語等同於崇洋媚外,把不學英語當作愛國,這是在損人坑己。
學過外語並且學到了一定水平的人,我想反而會更重視我們的傳統、更愛國。真正的愛是看見,不是覺得自己天下第一。看見聽見更多,就不會那麼極端盲目。文化自信不是全世界都說中國話,是你有全世界感興趣的好東西。
4)學英語的附帶價值是提升文化意識和自我覺察。學會語法,需要觀察比較;背單詞,需要在兩個語言間尋找共識;練口語會寫作,在具體的語言中看到具體的問題,不同的角度。母語中有一個自己,英語中也有一個自己,如果物理環境的圈子太小,那就用語言當工具向外探索。
5)我公共四級考了3次,六級、專四、專八一次考過。這些考試幫助我完成了英語入門。如今沒有了這些考試,自己要主動求虐(比如考個雅思啥的),現在越舒服,以後越難受。
6)我雖然是靠教英語謀生,但英語給我帶來的不只是英語知識。英語讓我看到了更多活法,更多可能,讓我有自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能力持續提升。
可能做好每一件事情都會有這樣的覺察,對我來說恰好是語言學習。我一直說英語對我來說是 lifeline,在我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出現在我的世界。越學越知道自己有多無知,越學也認識到學習一切都是在修行,大問題我們管不了,自己的小世界還是可以努力掌控的。
7)說這些不是勸你學英語。我年輕時也沒人勸我學英語,越勸我越不聽。
我想用我的故事和更多人分享: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別被那些一聽就忍不住點頭的噱頭帶著走,他們不會承擔你的選擇。不學英語也沒什麼的,只是你要對一兩件事情認真對待,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動選擇。
8)正在聽播客 Huberman Lab,Dr. Paul Conti 講 mental health 系列。突然想,這麼好的節目,這麼新又實用的內容,不會英語有些可惜。學英語,從個人學習的角度看,不是刻意追求要快一拍,只是不想等那麼久慢那麼多。
,
發表於2023-09-23 07:42,,泰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a49fbf08ca878614c71707b091161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