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漢人大儒是元朝鐵粉,為元朝殉節,可為啥在元亡10年後才死

2023-09-11     浩然文史

原標題:有個漢人大儒是元朝鐵粉,為元朝殉節,可為啥在元亡10年後才死

有個漢人大儒是元朝鐵粉,為元朝殉節,可為啥在元亡10年後才死

#古籍里的歷史#

元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但元朝統治者採取了錯誤的民族政策,致使短命亡國,作為最下等的漢人,在元朝滅亡後居然還有漢人給元朝殉節,他就是元末明初的大儒王翰。但令人費解的是,既然王翰為大元殉節,為什麼他不在明軍解放北京,元朝逃離草原的1368年自殺,而是在洪武十年天下早已安定的時候自殺呢?

一、王翰的民族界定

王翰,又名那木翰,1333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其祖籍為西夏國,即今天的寧夏靈武。關於王翰的民族屬性,其好友吳海曾撰寫《王氏家譜序》,認為王家祖籍為山東漢人,唐末五代時遷居靈武。北宋仁宗時期,寧武淪陷於西夏之手,其後北方又成為金國領土,王氏終於同化為少數民族。1227年,蒙古滅西夏後,其家又歸順了蒙古。

西夏

王氏在王翰曾祖父時期以軍功起家,他隸屬於蒙古西夏軍昂吉兒麾下,在江淮和南宋作戰。元朝統一後,其家遂定居廬州(合肥),不斷與漢民族交融,這又洗去了其少數民族特性,成為漢人。至王翰時代,王家已經紮根東南,完全成為東南人口。

王翰5歲喪母,繼而喪父,全靠繼母孫氏撫養。孫氏是傳統儒學下培養的女子,躬行溫良恭儉讓,恪守三綱五常,這種性格對幼時的王翰產生了重要影響。16歲的王翰繼承了家族官職,成為元朝千戶。其後他不斷升官,足跡遍布安徽、廣東、福建。1362年,他擔任福州路佐官,這個時間元朝已經遍地烽煙,起義不斷。王翰在福建曾親自勸降了福建「三魁賊」,由此升級為福州路同知。這個三魁賊是什麼,有兩種說法,一個說法是福州的巨寇名叫三魁賊,一個說法是福州排名前三的賊寇。無論是哪一種,都可以看出王翰對元朝的忠心。

元軍

二、元朝的大忠臣

隨著元末局勢的發展,元朝在南方只剩下福建陳友定、廣東何真兩股勢力。1360年,陳友定通過鎮壓起義軍,占據了閩地八郡,王翰也被召入陳友定幕府,其後陳友定將廣東潮州置於麾下。經陳友定推薦,王翰擔任了潮州路總管。1367年,明軍南下福建,次年將陳友定包圍在延平,陳友定自殺。其實陳友定在福建還是深得民心的,他死之後,反抗勢力依舊作亂,他的部將或舉家抗明,最後全家死難,或自殺效忠大元。王翰眼見著大元江山風雨飄搖,已無力阻擋明軍鐵蹄,心灰意冷之下,才棄官隱居晉江。那時是1369年。

晉江山村

王翰隱居期間,以大元忠臣自居,其儒學造詣十分高深,曾寫詩自喻:「黑雲壓城天柱折,長烽夜照孤臣節。劍血飛丹氣奪虹,銀章觸手紛如雪。丈夫顧義不顧死,泰華可摧川可竭。蕉黃荔丹酒滿壺,千載漳人酹嗚咽」。將明軍光複比作黑雲,自己則是孤臣,表示要秉持大義,不可偷生。他寧可忘情山水,也不垂涎偽明的官爵,對明朝統治十分鄙視。

大都,當時叫北平,那可是王翰魂牽夢繞的聖地,但他身處南方,無法朝聖,但留下諸多詩句表達自己對大元的忠貞之心,比如「挾策南遊已十年,夢魂幾度拜幽燕」、「京洛繁華事已遠,懷人竟日掩空扉」。

三、王翰之死

王翰隱居後可沒閒著,裝束上他是一派閒適淡然的打扮,「籜冠卉服,葛屨繩帶,與樵童、牧豎、田夫、漁父雜處」,但真正交際方面可是往來無白丁,頻繁和東南大儒交往,通過這些大儒,王翰雖然身在山野,卻能獲悉朝野內外一切消息,時刻攪動風雲。

明朝文人

王翰的核心交往對象自然是忠心元朝者。其中理學家吳海是王翰的重要朋友。吳海是元末閩地大儒,其理學思想對明代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傲世萬物,曾驕傲地說「楊、墨、釋、老,聖道之賊,管、商、申、韓,治道之賊,稗官野乘,正史之賊,支詞艷說,文章之賊。」在他眼中,諸子百家都是廢物,只有儒學才為聖道;法治、商業全是惑亂天下的原因,只有儒學才是治世之道;野史小說都是胡說八道,只有官方正史最為準確;詞詩小說都是黃色低俗刊物,只有儒學文章最為高尚。

吳海的墓志銘中說自己修養深厚,操守堅定,元滅後絕不出仕明朝,自言「女子之事人兮,猶且從一而無二。吾豈夫之不若兮?曾不顧夫廉恥」。吳海曾多次勸王翰殉節。這就很搞笑了,自己不死,反而勸別人自殺,妥妥的死道友不死貧道。王翰真的死了,吳海則以友人的身份撫養王翰的遺子王偁,反而獲得美名。

獄中文人

四、王翰之死的背後

洪武十年,王翰自殺。關於他的死,說法眾多。北元方面宣傳他是為了給元朝殉節而死。那麼為什麼他不在元朝被驅逐的1368年自殺,而是到了天下安定的洪武十年才死呢?筆者認為,他的死,固然有殉節的成分在,但更重要的則和明太祖對文人的政策有關,王翰應該是出於恐懼才自殺的。

洪武八、九年間發生了著名的空印案,朱元璋舉起屠刀大殺官吏,涉案人數眾多。關於空印案的是非對錯,存在爭議,但朱元璋的鐵血手段,定然嚇到了許多文人。許多官僚去上班時都要和妻子訣別,留下遺書,可見對朱元璋的恐懼。

明朝文官

而這個時間前後,又是明初淮西勛貴和浙東文人集團鬥爭最激烈的時刻,著名的劉伯溫在洪武八年去世,浙東文人集團遭到嚴重打擊,一蹶不振。從政治派系上講,王翰就是東南文人的一分子,他不融於淮西勛貴,因此王翰在明朝想要出仕根本不可能。不利的政治大環境,再加上好友的勸死蠱惑,王翰最終選擇了自殺。

此外,王翰曾留下絕命詩自我辯解說:當初在潮州為什麼不殉國,是因為沒有子嗣,冒然自殺無顏面對祖宗。洪武三年王翰有了長子王偁,但考慮幼子無人扶養,所以選擇繼續苟活。到了洪武十年,孩子有了一定的生存能力,恰逢明朝徵辟自己的書信到了,自己不能出仕偽朝,所以自殺以報答大元皇帝。「今年辟書親到門,丁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顧不惜,一死卻了君親恩」。把自己的死說的明明白白。

北元

文史君說

王翰待大元如初戀,大元北逃後,的確曾想著再回中原重塑輝煌,可惜被明朝痛揍。王翰為腐朽的大元殉節,到底是不是愚忠呢?筆者認為,王翰之死並非單純地懷念大元,畢竟作為漢人,王翰在元朝的地位也並不高,連色目人都比不上。王翰對大元的懷念,更應該是對朱元璋實行的文人暴政的抗議。

參考文獻

馬明達:《元末西夏人那木翰事跡考述》,《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2期。

胡蓉:《元末西夏遺民詩人王翰與東南文化》,《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9年2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185a98b5a2af6bbf50e2d917f413a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