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建立中國最早的烏托邦,敢於謀劃反嚴嵩,為何被張居正視為仇敵

2023-06-25     浩然文史

原標題:他建立中國最早的烏托邦,敢於謀劃反嚴嵩,為何被張居正視為仇敵

他建立中國最早的烏托邦,敢於謀劃反嚴嵩,為何被張居正視為仇敵

#頭條文章養成計劃#

烏托邦社會

說到烏托邦,都知道那是個理想的社會,屬於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源於西方,是19世紀西歐的流行思想,代表人物是聖西門、傅立葉、歐文。今天的科學社會主義也借鑑了空想社會主義中合理的成分。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明代,何心隱就提出了近似空想社會主義、烏托邦的主張。

一、何心隱簡介

何心隱,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本名梁汝元,江西吉安人,家中頗有餘財,幼時便在官學讀書。史書說他「潛心經史, 輒以遠大自期」,這是說他讀書讀得很認真,還立下大志。所以時人評價他「凡耳而目之, 皆知其為偉器也」,只要聽過何心隱名字的人,都知道他將來必成大器。

29歲時,何心隱參加了江西鄉試,中鄉試第一,為解元。當時的士子文人看到何心隱的考試作文無不拍案叫絕,稱其為「奇才」。何心隱奇就奇在,科舉只是應承父母之命,自己的興趣不在科舉做官。當他聽到王艮的泰州學問後,直呼大神,「竟芥視子矜, 乃慨然曰:道在茲矣」。於是馬上拋棄繼續科舉的念頭,跟從王艮的弟子顏均學習八年,所以何心隱就是泰州三代弟子。

二、何心隱烏托邦的第一次嘗試

泰州學派的主要思想就是反對束縛人性,他們傳教的對象主要是下層百姓,主張經世致用,「聖人經世只是家常事」、「愚夫愚婦與知能行便是道」。泰州二代弟子顏均的思想則體現在他建立的萃和會上。萃和會主要面向農民,宣傳啟蒙思想,促進農民覺醒。

而泰州三代弟子何心隱37歲時回到家鄉建立了聚和堂。這個聚和堂是萃和會的升級版,它不僅是講學的私塾,更是何心隱建立烏托邦的一次嘗試。聚和堂不是簡單的學校,而是一個集體農莊!進入聚和堂的所有弟子,不分本土、外姓,不問出身,不分遠近,一律平等。在聚和堂大家同吃同住同勞作,身份平等,沒有等級,勞動成果歸集體所有。

聚和堂有點人民公社的意思

東林魁首鄒元標曾說:聚和堂是何心隱家族共同捐錢建造的,在聚和堂內有學堂、有幼師、有老師、有保姆、有醫生和生產生活物資的小作坊。在聚和堂有田同耕,按畝收租,創造的價值統一上交聚和堂的公庫,一部分用來交國稅,剩餘部分屬於聚和堂全體成員。一旦有婚喪嫁娶、鰥寡孤獨的人,就由公庫出資。聚合堂是一個高度封閉的社會,裡面自給自足,一定程度上能滿足按需分配的要求,已經有了共產主義的影子,是最原始的共產主義。所以鄒元標贊曰「彬彬然禮教信義之風, 數年之間, 幾一方三代矣」,可見聚和堂卓有成效。

但聚和堂的弱點就在於它誕生在皇權專制社會,任何新東西都要經歷皇權的考驗。果然,到了嘉靖中期,嘉靖帝要修仙,需要修新道觀,為此朝廷加征臨時稅賦「黃木銀兩」。何心隱率領聚和堂反對加派,結果他被江西官僚以聚集刁民鬧事的罪名判處流放貴州,聚和堂則被強制解散。就這樣中國第一個付諸實踐的空想社會主義組織聚和堂失敗了。

明朝官僚

三、又歷京師

何心隱被判處發配貴州後,經好友、浙江總督胡宗憲的幕僚程學顏搭救,最後何心隱的判決被取消。後經程學顏推薦,何心隱也進入胡宗憲幕府擔任幕僚。但胡宗憲和何心隱交談之後,評價他「斯人無所用」,說他是個廢物,於國於民都沒有實際用處。隨後胡宗憲對何心隱態度冷淡,何心隱鬱郁不得志。就是在這個時間,原名梁汝元的何心隱改名了,他自己說「何其姓而心隱其號」,所以改叫何心隱。

浙江巡撫幕府

此後,何心隱離開胡宗憲,北上京師遊學。在1559年,何心隱認識了還是國子監司業的張居正。根據當時還是個學子,萬曆時官至南京兵部侍郎的耿定力回憶,何張二人一見面眼中就放出電波。據說,1559年的某天,在京師召開了一個學術沙龍,裡面都是京師的士子、文人、清流,何心隱突然半道加入,何心隱坐南邊,張居正坐北邊,耿定力坐西邊,然後就是何心隱和張居正的一對一對線。張居正懟何心隱說:「時時欲飛, 第飛不起耳。」你說自己時時都想著一飛沖天,但就是飛不起來。何心隱先平穩心中火氣,然後對張居正說:你在太學待著,應當知道大學之道講了什麼。待沙龍結束,何心隱手撫著胸口、跺著腳,對身邊的友人說「此人必當國, 殺我者必此人也」,準確預言了張居正的後續和自己的結局。

青年張居正

這個時間是嚴嵩弄權,「是時政由嚴氏。忠臣坐死者相望, 卒莫能動」。何心隱出於義憤,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調動嘉靖信任的道士藍道行反嚴。然後由何心隱謀劃,藍道行、御史鄒應龍實施,三人制定了一個倒嚴計劃。這個計劃就是說藍道行突然得到天啟,上天降下法旨「乩神降語」,說嚴嵩為奸臣;鄒應龍趁機彈劾嚴嵩弄權。但嚴嵩旋即反擊,結果鄒應龍被貶,藍道行則慘死獄中,何心隱見事敗露馬上亡命天涯,「嚴氏仇心隱, 心隱逸去, 從此蹤跡不常, 所游半天下」。

藍道行和嘉靖

四、悲慘離世

此後何心隱半隱藏身份,加入了重慶知府程學博的幕府。何心隱幫助程學博鎮壓了重慶白蓮教之亂。平定教亂後,何心隱又開始游離四方。到了萬曆七年(1579),張居正權勢達到鼎盛之際,通緝犯何心隱在福建南安被抓獲,隨後被押解至武昌。何心隱見到了當時的湖廣巡撫王之垣坐而不跪,並猖狂地說: 「公安敢殺我, 亦安能殺我。殺我者,張居正也。」隨後,何心隱在獄中遭到毒打,死在獄中。

為什麼何心隱將張居正視為一生之敵?這是二者思想的衝突。張居正重實際,所以給人感覺愛用酷吏而疏遠清流,做事風格更加獨斷,絕不可能玩民主,所以史書評價張居正改革「功在社稷,過在身家」。而何心隱算是清流,說道理頭頭是道,但讓他實際治國,就會陷入理想主義。此外何心隱更重平等,是一種原始的民主,這源於儒家大同思想和恢復三代社會的思想。所以何心隱的學說,在當時看來就是反動、反政府,是歪門邪道,一定為封建主義所消滅。

今人飾演的何心隱

文史君說

看看聚和堂的架構,是不是很像太平天國的運營模式,如果沒有外力打擾,它是否能發展下去?筆者的態度是悲觀的。聚和堂屬於空想社會主義,聚和堂成員沒有啟蒙和覺醒,聚和堂的生產力也不足以長時間供養太多人口,一旦人人平均,就會陷入互相推諉、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結果。所以筆者認為即便沒有外力,聚和堂也一定會破產、失敗。何心隱之死,也是中國最早的空想社會主義的失敗。

參考文獻

《明史》,中華書局,1971年。

《何心隱集》,中華書局,1960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 haoranwen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874872f3c13c34cd4d31d8aa18ff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