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多麼鍾愛奶茶?大清皇宮裡,有一位實現了奶茶自由的女孩

2023-08-02     浩然文史

原標題:中國人有多麼鍾愛奶茶?大清皇宮裡,有一位實現了奶茶自由的女孩

中國人有多麼鍾愛奶茶?大清皇宮裡,有一位實現了奶茶自由的女孩

#頭條創作挑戰賽#

當今社會,奶茶絕對算是最受歡迎的飲料之一。對一些「奶茶狂魔」來說,奶茶好比他們的「續命水」,奶茶一杯,快樂起飛,當然,快樂起飛的還有古人。

一、奶茶的誕生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和茶結緣的國家,傳說神農嘗百草時發現茶能解毒,便將茶當作藥材。經過漫長的發展,茶才成了一種飲品。西漢人王褒在《僮約》中寫道,四川地區奴僕的職責之一是烹茶、買茶。但當時茶的做法與現如今很不同。據三國魏人張揖《廣雅》記載,人們把茶葉採摘後製成茶餅,在飲用時把茶餅烤成紅色,搗碎後放入瓷器中,注入沸水,還可以加入蔥、姜、鹽一類的調料。這好比用茶葉煮了一鍋鹹湯,怎麼看都像是一道「黑暗料理」,但這種飲茶方法一直持續到唐朝。

茶餅

古人喝奶的習慣先是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形成,《史記·匈奴列傳》就記載了匈奴人日常飲食離不開奶製品的情形。南北朝時期,南齊貴族王肅投奔北魏,由於不習慣當地飲食,他便在羊奶中加入茶葉,沒想到兩相融合,口感大增。幾年後,王肅還發出了「茶為酪奴」的感慨,也就是說「茶是奶的伴侶」,這不就是奶茶的「真諦」嗎?

在這一時期,中原各類奶製品也逐漸增多。據《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出現在市面上的奶製品有煎煉乳(類似濃縮奶)、除去上浮物奶(類似脫脂奶)、熬干奶(類似奶粉)、醍醐(類似酥油)等,反正基本上今天有的,古代都有了。

二、奶茶的發展

到唐朝,疆域遼闊,各地交往頻繁,來自北方、西域的奶大量進入長安,成為皇帝、貴族的新寵,改變了時人的飲茶習慣,出現了初代奶茶。

唐德宗做皇子時親自煮茶,煮好後加入酥,這裡的「酥」就是經過加工後發酵的奶。李泌,也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主人公,為此專門寫了讚美奶茶的詩句:「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奶與茶攪拌後產生的泡沫,竟被他比作「琉璃眼」,如此別致的比喻,真是奶茶粉絲無疑了。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李泌

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干布,入藏時帶去了中原的茶葉和煮茶技術,當地人民把牛奶、羊奶加入茶葉熬煮,發現味道格外好喝,之後就在喝奶茶的路上越走越遠。時至今日,在新疆、西藏、內蒙這些不產茶的地方,人們還保留著喝酥油茶、咸奶茶的習慣,奶茶的普及離不開文成公主的功勞。

到宋代,人們喝茶有了新的變化,將茶餅磨成粉,加入熱水即可飲用。宋人還喜歡喝各種「飲子」也就是飲料,使用草藥、香料、花果等精心熬制,味道可口,兼有養生功效,類似今日的花果茶或廣式涼茶。《東京夢華錄》就記載了很多種飲子,比如「砂糖冰雪冷元子」「砂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等。紫蘇飲子色香味俱全,還有養生之效,能健脾胃、增食慾、助消化等,是消暑之佳品,在宋代是暢銷品,宋仁宗就是「紫蘇飲子」的頭號粉絲,他曾令翰林院舉辦飲子比賽,紫蘇飲子奪得頭籌。

走在宋代的大街上,飲子攤很常見,這被張擇端畫進了自己的作品中。如果你仔細看《清明上河圖》,能找到很多個與飲子、香飲子有關的小攤。比如在虹橋橋頭,有一個罩著遮陽傘的小攤,上面掛著「飲子」招牌,有好幾位客人圍在攤前。

《清明上河圖》中的飲子

宋人生活講究,當然也不會放過奶茶了。蘇東坡在《浣溪沙》中寫道:「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有人就說「雪沫乳花浮午盞」是一種茶的新吃法,就是把牛乳攪拌成沫點綴在茶水中,類似今日的「雪頂奶茶」。

三、奶茶的巔峰

蒙古人建立了元朝,奶茶也因蒙古人而走向全國,變得平民化。元代有一種「炒茶」,類似今日速溶奶茶,把鍋燒紅後,放入酥油、鮮奶和茶芽翻炒。各類輔料炒熟後,加上水煮沸了就能喝,非常方便。在中原地區,喝茶看戲是一種流行的社會風氣,其中奶茶也必不可少,茶館中也有奶茶出售。在元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顧客喝了奶茶後,向主人問到:「你這茶裡面有無真酥?」看來不僅現代社會奶茶作假,元代也有奶茶作假。

明代的文人雅士喜歡喝奶茶,有人還能自制奶茶。明末大文學家張岱自幼喜好喝茶,有茶痴之美譽。他先是利用家鄉紹興會稽山出產的「日鑄雪芽」茶製造出了「蘭雪茶」,一經推出,大受歡迎。趁著這股熱潮,張岱又推出了自創奶茶。他在家中養了一頭奶牛,將每天擠出的新鮮牛奶靜置一晚,第二天牛奶上面就會形成一層厚厚的奶皮,張岱就把這層奶皮和蘭雪茶放一起煮,茶香、奶香撲面而來。張岱非常得意自己的作品,他在筆記中評價這款奶茶:「玉液珠膠,雪腴霜膩,吹氣勝蘭,沁入肺腑。」如此品質的奶茶放到現代社會估計也是一種很能打的「戰鬥奶茶」,難怪張岱會如此興奮。

茶痴張岱

到清朝時,皇宮中掀起了一股奶茶熱,每人每日都要供應奶茶。其中一位「奶茶控」就是乾隆皇帝,他要求奶必須是皇宮中的牛當天產的,茶葉必須是頂級貢茶,水必須是當天從玉泉山取的山泉水,其它輔料如奶油、青鹽等也要是頂配。為了讓喝奶茶更有儀式感,乾隆專門讓人用和田玉做了一個奶茶碗。這個碗外壁用108顆紅寶石鑲嵌成開放的花瓣,再以錯金片作枝葉,華美大氣。碗的內底刻有「乾隆御用」四個大字。

更絕的是,乾隆寫了一首奶茶詩:「酪漿煮牛乳,玉碗擬羊脂。御殿威儀贊,賜茶恩惠施。子雍曾有譽,鴻漸未容知。論彼雖清矣,方斯不中之。巨材實艱致,良匠命精追。讀史浮大白,戒甘我弗為。」他還令人刻在了奶茶碗內壁上,這個碗如今就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乾隆邊喝奶茶邊欣賞自己的詩作,這也是很自戀了!

乾隆御用奶茶碗

慈禧太后也很鍾情奶茶,每天都要喝,她喝的奶茶要由儲秀宮小茶爐單獨供應,而不是御茶房供應,一是因為她住在儲秀宮,信得過身邊人,另外則是離得近,想喝就喝,不用等。擱現在,慈禧就是一個無需排隊,實現「奶茶自由」的女孩。

在清代的外交場合,賜奶茶是一項重要制度,「國家典禮,御殿則賜茶。乳作汁,所以使人肥澤也」。1793年,英國人馬戛爾尼率團使華,乾隆皇帝不僅給使團賜了大量茶葉,還賜了兩頭奶牛,這讓馬戛爾尼直呼不敢相信,他以為中國人只喝茶而不喝奶茶,卻不知道中國才是奶茶界的鼻祖。

文史君說

如同粽子有甜咸之分一樣,奶茶也有甜咸之別。中國古代以咸奶茶為主流,但當元朝將咸奶茶傳至阿拉伯地區時,由於當地盛產蔗糖,人們便把蔗糖加入奶茶中,從此誕生了更加可口的甜奶茶。到了近代,經過改良的甜奶茶又傳入我國。在現代,奶茶種類更加豐富,不過,當今社會的奶茶很少是用真牛奶和真茶葉製作,主要是科技與狠活,口感雖好,但不能貪杯哦。

參考文獻

張致和、譚一冉:《古人也愛喝奶茶》,《奇妙博物館》2023年第3期。

鄒勛等:《我國奶茶的演進歷史探究》,《農業考古》2023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微雨燕)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2680c2d163ec8bbebdd2739c9a2e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