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真相》與《謊言》|用「謊言」維繫的婚姻,是不是生活的真相?

2020-07-12     有染

原標題:評《真相》與《謊言》|用「謊言」維繫的婚姻,是不是生活的真相?

《真相》&《謊言》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20版海報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必須帶點綠」,這是一句玩笑,但也很可能是一種生活真理。這句戲言以一種粗鄙野蠻、近乎冒犯、又自我嘲笑式的態度,揭露了大多數婚姻中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真相」與「謊言」,哪一個才更有利於「家庭」的穩定?

《真相》與《謊言》,正如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做的宣傳海報一樣,一體兩面,不可分割,同時上演,構成了獨特的觀賞體驗。

「窺視」著的觀眾

整個舞台只被使用了一小部分。台中安裝的圓形三面旋轉台形成了三個牆角,伴隨著場次的變化、道具的遷換,呈現出不同的生活場景。 「牆角」本身帶著隱蔽、私密、狹小的意味,舞台空間被壓縮於「牆角」,恰如劇中人心情的侷促,婚姻關係的緊迫。

舞台的用光極簡,但效果極佳。僅用三兩個電腦燈作為面光,將光束聚集在「牆角」里,再輔以成像燈與布景燈具點綴的環境光,碩大的鏡框式仿佛被巨大的黑色幕布所籠罩,只有中間被割開了一個小孔,觀眾洞中窺人,形成了一種在偷窺劇中生活的觀演關係。

為什麼人們都會熱衷於婚姻題材的作品?

一方面是由於熟悉,另一方面恐怕也來源於人們的「窺私慾」,而婚姻往往又是一個人生活中最私密的部分。 《真相》與《謊言》的舞台,是在劇場空間內,放大了這種慾望,具象化了這種慾望。

《真相》or《謊言》?

有關婚姻題材作品的創作,永遠不會停止,一方面婚姻所確立的家庭關係隨著時代發展不斷面臨新的外部危機,於是就有了新的創作動力;另一方面,從婚姻內部來講,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講不清」,或者不能「講清」,於是可以有無數種切入的角度,去將這種「說不清」變成可看清的狀態交給觀眾。《真相》與《謊言》從名字上看就能知道是對後者的討論。

在聊戲前,應該明晰的是《真相》與《謊言》二劇,是關係非常緊密、但實際沒有關係的兩個戲。關係緊密是因為兩個戲的主角們名字相同,並有著同樣的人物關係 (包括夫妻、朋友、情人三個層面的人物關係),但實際上,雖然名字相同,人物關係相同,但從文本和演出中,你都能清楚的認識到劇中同名人都是不同的 (人物職業、愛好,演出場景布置等方面)

當然,不是說《真相》與《謊言》不能獨立欣賞,不管哪一個單獨來看,都是有趣、詼諧又能夠喚起觀眾共情的作品。不過可能也僅止於是一個不錯的作品。 只有將兩個戲放在一起演出,通過一種演出以外的戲劇形式,讓兩者自然的碰撞,產生的一種奇妙觀賞效應。因為從觀眾角度,無論你先看哪一部作品,這一部作品的人物關係、行動發展都會先入為主的在下一場觀演中浮現在腦海,並時時刻刻影響著你對後一部戲人物行動的判斷。

最終,你又會明確的發現,其實這兩部戲又完全沒有關係,而接收到的信息量、戲劇的層次性,都在呈幾何倍增加,看戲這件事情就變得越發有趣。

《真相》X《謊言》!

《真相》與《謊言》,是可以自由選擇先看哪個後看哪個的,不同的觀演順序還會帶來不同的體驗。但正常觀眾都會尋找一種最優解,到底先看什麼。那麼筆者的建議是先《真相》後《謊言》。 一個簡單粗暴的理由,在同一天的演出中安排《真相》在前,《謊言》在後,顯然是導演意志的體現。

但是,如果想從劇作中找到這麼推薦的理由,同樣也不難。在前文提到過,兩個戲本質並沒有關係,也就是說,戲本身之間是沒有因果的。但由於認知慣性,以及我們的知識體系同樣建立在「邏輯推演」上,觀眾自然而然會在兩個戲中找聯繫。 那麼,對於戲的內容而言,《真相》如其名,更側重於結果,而《謊言》如其名,更像是起因。

《真相》先而《謊言》後,在觀演中構成了一種鎖閉式結構,但在戲的最後,觀眾會發現《真相》可能是事件的另一種可能性結局,摧毀了原來的結構,有一種無所限制的豐富度帶給觀眾。

另一種組合下,也就是《謊言》先而《真相》後,在筆者的設想中會是一種開放式結構,並且這種開放式結構又非傳統般有序,結果可能既限制了想像力的放飛,又會讓人有所迷惑。

再者,推薦先《真相》後《謊言》的原因在於,筆者的私心更喜歡《謊言》的劇本。《謊言》一劇大量通過語言的多義性,「玩弄」邏輯遊戲,更充分的去呈現了「大多數人說不清婚姻、更不能把所有事在婚姻中坦白」這一現實。

《謊言》一劇,構成了語言的虛假與行動的真實這一對矛盾,而《真相》一劇,語言和行動基本匹配的,顯然不如前者有張力。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謊言》一劇,用彩蛋把埋藏在語言中的「可能」變成了「確定」,反而失去了一些想像空間,略為遺憾。

最後聊聊疫情中的上話看戲體驗吧。作為上話疫情後開演的第一個戲,防護措施做得相當到位,進入劇場需要進過多項檢測,並確實做到了人數的限制。 戲劇並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有很多人,真的再也離不開它。所以,我覺得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還是能夠走進劇場,真的是件太幸福的事,這種幸福,可能都超過了看的具體劇目本身吧。

-劇終-

zane

學戲劇的遊戲人

落筆於6月25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觀演後

圖片來源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攝影 尹雪峰

經授權使用

主編:許安琪 &阿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W3IQ3MBiuFnsJQVQo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