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的時間,各種小面鋪天蓋地的席捲全國,也讓很多小夥伴都記住了小面這種小吃。在山東的一座小城,當地人也有著他們自己特色的小面,跟其他的小面有著很大的不同。
山東蓬萊,位於山東省東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蓬萊位於渤海和黃海的分界線處,盛產各種海鮮,民間傳說八仙過海就發生在這裡。蓬萊小面,是當地人最習以為常的早餐了。市區里有許多家麵館,每到早上都坐滿了人。蓬萊的小面有各種不同的滷子,價格也不相同,最常見的就是魚滷麵。
在蓬萊吃一碗魚滷麵很便宜,這家店裡只要四塊錢一碗。麵條軟糯爽滑,魚滷的製作頗為用心,通常用加吉魚製作滷子,湯鮮味美。麵條煮好後,放入滷子,一碗面就做好了。除了最普通的魚滷麵外,還有特色的鮑魚面,海腸面,大蝦面等,常見的各種海鮮滷子都有。桌子上還擺放著各種調料,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添加。蓬萊雖然是一座小城,但美食確實不少,特別是各種海鮮極為常見。今天海寶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正宗的蓬萊小面完整的做法。
蓬萊魚滷麵
用料
麵粉、水、鹼、老母雞、棒骨、加吉魚、雞蛋、蔥末、薑末、食鹽、味精、黑木耳、澱粉、老抽、醬油、花椒麵、香油。
做法
1.和面。做小面,和面頗見功夫,水和鹼在反覆揉的過程中不斷加入,然後用拳頭軋擄麵糰並摺疊,直到麵糰柔潤光滑為止。蓋上乾淨的濕布,醒面30分鐘。
2.溜條。溜條俗稱「順筋」,將麵糰放在案板上反覆揉搓,加強韌性並搓成粗長條,兩手握住兩端在案板上反覆摔打,拉抻。條拉長後,兩端對摺成8字形打扣並條,向兩邊連抻帶抖,打扣並條,如此反覆抻抖,把麵筋溜順為止。
3.出條。出條是製作小面過程中最難掌握的一個環節。先將溜好的麵條撒上面醭,用手將麵條搓得粗細均勻,再將面兩頭合併在左手指縫中,第二次打扣,用右手中指朝下勾住打扣,手心向上,兩手同時朝兩邊抻拉,如此反覆,扣成細勻條。
4.制鹵。方法是將老母雞和棒骨燉湯做底湯,加入加吉魚肉煮10分鐘,依次加入蔥花、薑末、黑木耳、食鹽、花椒麵、老抽、大料面、醬油、濕澱粉、雞蛋、香油、味精,掌握制滷的火候及滷汁的濃度,慢慢熬制。
最後,將麵條在鍋中煮熟撈出,放入冷水盆內過涼,一兩一碗,澆上滷汁,一碗麵條柔韌、汤滷清鮮、熱氣騰騰的蓬萊小面就做成了。當然,還可根據個人口味,配上辣椒醬、韭菜末、香椿末、鹹菜末等,這樣吃起來更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