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快充快速發展的節點,超長續航似乎沒必要

2023-12-18     智電汽車

文/土木

昨天,蔚來用一場「CEO千里測續航」刷了一波屏,熱度相當高,最後實測下來也確實沒「翻車」。

150kWh超長續航電池包,實測全程1044公里的平均百公里能耗13.2kWh,剩餘電量3%,預計仍可行駛超過30公里,相當成功。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純電車的超長續航有必要嗎?畢竟現在各家都在卷超充,充電X分鐘,續航XXX公里。

從絕對值來說,我們希望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越長越好,這樣可以減少充電次數和時間,減少傳言之中的續航里程焦慮。但是,更長續航里程需要用更高的技術和更高的能量來堆砌,最終體現為高昂的售價。

實際上,除了不必要的購買成本之外,超長續航里程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對充電速度和充電時間的影響。據悉超快充電池技術和超長續航兩大技術已經成為物理悖論。

業界也有案例:李想曾經談及理想汽車在規劃純電動車型時,就有一番演講提及:他們現在規劃的純電動SUV如果上高壓平台,電池容量可以下降到80kWh,續航里程進一步降低。

同時他們開始部署超充網絡,以降低用戶的續航焦慮,這又可以進一步降低電池的容量。雖然高倍率的電池成本會有提升,但相比更大容量電池依然是更省成本的,產品競爭力自然能得到提升。

所以,這個邏輯是,超快充普及到一定程度,續航焦慮降低,人們對大電池容量、超長續航的需求會自然減少。沒電了,很快就充上了,沒必要背著個大電池跑。即使跑長途,高速上超快充也不少。

當然,不只是理想,還有很多的車企也都在積極的探索超充技術、布局超充網絡,這就是目前行業內的發展方向。

那麼是不是蔚來這一次的半固態電池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顯然不是,無論是從行業發展角度還是蔚來自身規劃來看,這塊電池都是有意義的。

首先,這個電池包採用了半固態電池液作為介質,能量密度達到360WH/kg,相比當前最先進的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的250WH/kg,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相比100度電的麒麟電池,在電量增加了50度的基礎上,重量只增加了20kg,可以說是電池技術的重大進步。

150度電池包的成本非常高,可能超過一台ET5的價格。但這塊電池包蔚來大機率是「只租不售」。因為從幾乎所有的用戶實際使用場景來看,日常的通勤包括中短途自駕游,壓根用不著150度電池包,只有面對至少600公里以上的遠距離出行場景是,短期租用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它的價值。

畢竟,蔚來這個150度大電池本來就不是當主銷賣的,而是以換電模式為基礎,給小電池車主一個短租大電池跑長途(包括長途激烈駕駛)的選項。甚至可以說它是個平時蔚來幫你存著,用時再花錢裝車的短租版増程器。

寫在最後: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做長續航車型是有受眾的,畢竟續航焦慮和充電焦慮並沒有完全解決,但在未來超快充包括換電模式的發展,成本更低的小容量電池才是主流。

當然,未來都會有更多的技術突破,擴電容和超快充電兩種思路可能會同時進行,因為它們各自有自己的優勢和適用場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68b21ac042b3ae1eec4442e97dd53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