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燃失控事件頻發,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真比不過油車?

2023-12-29     智電汽車

文/修斯

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購買電車,自5月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已經連續6個月超過30%,普及程度越來越高。不過,電車的起火自燃和失控事件卻接連發生,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使得大量消費者對於電車的安全性產生了疑惑。那麼電車的安全性真的比不上油車?

電池熱失控將會引起自燃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起火的電車事件大約就有3000多起,根據接近800萬輛的「純電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計算,著火機率約為0.03%+,而傳統燃油車年火災事故率為0.01%-0.02%。

電車發生自燃起火,無非就是車的電池遭到損壞,導致熱失控或短路,進而發生自燃。目前主流的電池為三元鋰電池以及磷酸鐵鋰電池。鋰電池含有大量用來交換離子的電解液,而三元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尤為活潑。電池組由一節一節單獨的小電芯組裝而成的,在發生碰撞或者磕到電池包之後,每節電芯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電解液就非常容易發生燃燒。並且當下新能源汽車迅速發展,為了提升車輛續航不得不提升電池密度,但是其穩定性也隨之下降。

而磷酸鐵鋰電池是一種使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碳作為負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在200攝氏度以上高溫下也不容易被分解,整體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較高一些,但若是溫度達到500度以上,可能會導致大量的熱量產生導致電芯防爆膜破裂,電解液噴出,依然會有起火的風險。

這就使得電車自燃的機率遠大於油車,而油車自燃的原因大多是跟保養、改裝、滲油、車內放置易燃物品等有關係,比如,當燃油泄漏之後,混合氣到達了一定濃度,要是有明火的情況,就會導致引起自燃事故,也就是說,燃油車自燃大機率是可以避免的。

電車失控也常有發生

那除了起火自燃,近年來也出現了許多電車失控的事件,部分國產品牌及國外品牌的電車都出現過此類事件。相較於燃油車,電動車的制動方式與傳統的液壓制動系統不同,而是採用了電子制動系統。由於電子制動系統相對來說還不夠成熟,這也讓人們擔心剎車失靈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電車通常擁有更高的動力輸出和更快的加速反應,而這也意味著制動時所產生的壓力和負荷也更大。因此,當剎車失靈的時候,對於電動車而言,可能會產生更加嚴重的後果。

除了電車本身的故障層面,駕駛員的駕駛習慣可能也會引起失控。相比於燃油車,電車的操作方法會有些區別,需要適應時間,因為它沒有怠速,踩油門才走,松油門馬上停。此外,電車油門非常靈敏,控制難度比傳統燃油車高。電動機可以在瞬時達到最大扭矩,起步迅猛,三四秒的零百加速時間也不罕見,這種提速放在燃油車上已經算是性能車甚至跑車了。但問題就在於更難通過控制油門讓電車像油車一樣線性加速起步,突然的加速太猛可能也會造成事故。

寫在最後:

那麼總的來說,電車的安全性確實較油車更低,不過隨著目前的技術發展,對於電車電池的技術逐漸強化,經過的測試也越來越嚴苛,比如經過高溫或是針刺都能使得電池安全不起火,加上如AEB等主動安全系統,都能進一步確保電車的安全,希望在未來,電車的自燃失控等案例能夠得到有效遏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ac2cb9a66ff779b415901b1566b6f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