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修斯
小米汽車SU7的研發如今已進入尾聲,近日網絡也曝光出一組小米SU7的實拍圖,熱度頗高,可見消費者對小米汽車期待滿滿。據悉此次實車曝光是媒體泄密導致,而小米方面回應已經鎖定泄密媒體,根據簽署的《保密承諾函》進行追責,對其索賠300萬元。不過在不少人看來,此次事件完全就是一場營銷方式。
假泄露,真營銷?
不少人猜測,此次泄露是小米的營銷策略,畢竟雷軍表示其第一輛車就投入了3400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小米是用了10倍以上的投入。
小米造車投入很大,所以需要製造更多的話題以及熱度,但是常規的品牌與車輛營銷對於小米這種科技企業而言不見得會有理想的收效,小米以網際網路思維來做這件事情或許能增加曝光量和討論度,達到宣傳效果,進而收穫更多關注和訂單。
先前網絡上也流傳過新車發布會定檔於12月28日,後續小米汽車的工作人員也進行了回復,表示考慮過這個時間點。
轎跑造型,展現運動姿態
從此次曝光的實拍來看,小米SU7在進行一個亮相前的拍攝工作,整體造型與此前的申報圖一致,已經不是秘密了,不過是打開了運動尾翼的狀態,看起來更加運動,車身顏色也是淡綠色。
在設計上,看起來有保時捷Taycan的風格。前臉部分扁平尖銳的車鼻,機蓋處隆起了具有力量感的線條。扁平的大燈組,內部由上下四顆主光源和兩條縱向的光源組合而成,獨特的日行燈帶,前保險槓部分有特殊銀色裝飾的梯形下格柵,加上霧燈區進氣道等元素,整體的力量感和運動感展現得相當強烈。
車身側面線條流暢,溜背車身設計、無框車門設計和隱藏式門把手設計都是當下的潮流。車頂配有一顆雷射雷達,前翼子板處也加入了側視攝像頭,期待在智能駕駛方面有所表現。花瓣式大尺寸輪轂,剎車卡鉗為黃色,彰顯出一定的性能氣息。
來到尾部,層次感突出,採用了電動升降尾翼,突出了運動感。尾燈呈貫穿式的布局,拉升了整體視覺寬度。兩端呈迴旋式的效果,正中間是一個貫穿式的凹槽,兩端有空氣導流槽的設計,後保險槓部分則有著複雜的多段式裝飾,讓整車的風格形成統一。
提供兩種動力版本
內飾部分,根據此前的曝光來看,採用了三幅式方向盤,雙大尺寸液晶屏設計理念,整體的布局呈環繞式結構層次感也相當豐富。還將搭載小米自研的作業系統澎湃OS,加強了AI大模型功能,支持語音交互以及車家互聯,在智能化方面表現不俗,這毫無疑問也是小米SU7最大的亮點之一。
動力方面,根據此前的申報信息來看,提供最大功率220千瓦的單電機版本和前後電機功率分別為220千瓦和275千瓦的雙電機版本。
配備容量為73.6千瓦時的弗迪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為628公里和668公里;還有容量為101千瓦時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續航里程為750公里和800公里。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小米汽車從開始研發至今,在網絡上的討論從來就沒有停止,一是大家都想看個熱鬧,畢竟做手機的入行造車,還是有著一定的新鮮度,二是小米這個品牌一直以來就主打性價比,年輕消費者居多,他們當然希望能夠用一個驚喜的價格買到一個出色的產品,況且小米汽車的外觀還是十分出色的。那到底12月28日小米汽車會不會正式發布,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