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豪華品牌入局,華為欲與奔馳、奧迪合作,能否互利共贏?

2023-12-14     智電汽車

文/二兩

說起華為,大家自然會聯想到問界、華為智選車等等,但是這些都是華為提供技術支持的產品——提供著從設計到硬體供應甚至軟體層面的整包方案。而這種模式,目前多是國內造車新勢力與華為合作衍生出新品牌,並且目前就銷量和熱度來看,華為這種模式是成功的,也能看到華為目前是有能力滿足當下國內消費者需求的。

目前看來華為在汽車圈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了,不過華為似乎並不滿足於此,這不,這次華為直接把橄欖枝拋向了合資豪華品牌,如奔馳奧迪等,這也釋放了華為要開始涉足豪華品牌的信號,而且很可能邀請這些車企做新成立的智能合資公司的投資方。

目前,類似於奔馳、奧迪作為豪華品牌在國內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市場和常年累積下來的品牌認可度,但是,隨著自主品牌近年來的衝擊,也已經不似當年那樣風光無限,擁有絕對的行業領袖權。並且隨著信息越來越透明,消費者也對汽車有了更加理性和專業的判斷,就目前來看,在新能源領域,國外這些豪華品牌無論是從配置還是性價比來說,的確是不及自主品牌的。

所以,當一台售價更高的豪華汽車推出時,若其智能化方面達不到消費者期待,似乎也略顯尷尬,所以,合資品牌也需要求變以應對市場,保證未來的生存空間,而華為拋出的橄欖枝無疑能夠幫助到他們的產品更上一層樓,但是目前奔馳和奧迪雙方的態度都不太明確。

奔馳似乎明顯興趣不夠強烈,但他們也希望擁有核心技術優勢;奧迪沒有明確答覆但也希望華為開發智能駕駛系統用於2025年的國產車型。可以看到她們對於智能化技術的需要是非常迫切的,但似乎又有些傲嬌和不願分出一杯羹。

再來看看華為這樣做的目的,自2019年以來,大家都清楚華為的迅速崛起讓它成為美國制裁的目標,不過華為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找到了破局的辦法,但如果汽車業務能夠吸引到其他國外投資者的加入,這無異於將更加有助於公司抵禦潛在的進一步制裁,站穩自己的腳跟。

另外,華為若是想和其他國外的實力強勁的車企合作的話,擁有外資合作的背景是否預示著將來也會登上國際市場,向外擴張呢?華為一直以來的作風都十分有遠見,國內市場終將飽和,並且就這麼大,雖然現在風生水起,但以後再想突破就有難度了,這樣看來華為是否目標不僅局限於國內市場了呢?

寫在最後:

大家也都明白華為在國際上的壓力來源哪裡,但是華為作為民族品牌自然不會輕易放棄,其肩上有更大的責任與使命,若華為能夠在今後的國際汽車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那麼同時也將帶領著我們自己的自主品牌更順利的走向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274b39428496ab1ee1e1a4003e57c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