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首款純電旗艦轎車,如何從最卷的國內市場突圍?

2023-12-18     智電汽車

文/桃李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圈子內,合資電車缺乏競爭力是個顯而易見的事情,不過,這其中似乎並不包括大眾ID.系列,因為其在今年十一月份的銷量超過了兩萬輛,已然成了合資電車中的翹楚。

而為了維持銷量上漲的勢頭,大眾ID.系列也在不斷擴寬產品陣營。此前大眾ID.全系均為SUV車型,而近期則推出了首款純電旗艦轎車,即一汽-大眾ID.7 VZZION,新車的官方指導價為227,777元-262,777元。

事實上,目前國內20多萬元的純電車市場是卷得最狠的,ID.7想從中突圍出去難度並不小,關鍵在於能否抓住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參考國內熱度頗高的車型,這個答案其實不難得出。首先肯定是要有吸引人的顏值,在這方面筆者認為ID.7 VZZION其實是很成功的,在電車同質化嚴重的局面下能夠給人一種「和而不同」的感覺。

雖然前臉依舊是封閉式設計,但分層的設計讓其有了更高的辨識度,上層機艙蓋前端的貫穿式燈帶連結中間的發光LOGO增強了科技感;中間封閉式的部分形成「V」字型;底部則保留了進氣口。整體看是既有國產電車的感覺,但也保留了合資品牌的設計理念。

另外,從設計上看,一汽-大眾ID.7 VZZION明顯是對消費者的需求做了一些研究,比如部分消費者對於隱藏式門把手存在顧慮,但考慮到風阻係數以及年輕化的設計,新車換成了「半隱藏式」;包括天窗部分,很多消費者吐槽全景天窗、天幕不隔熱,但為了兼顧頭部空間,ID.7選擇了7層結構的變色天幕。

在擁有83%隔熱率、99.9%紫外線隔絕率及95%遮光率的情況下,頭部空間做到了959mm。再加上ID.7 VIZZION擁有1910mm同級最優有效乘坐空間,1014mm最優後排腿部空間,車內能夠提供更強的舒適性體驗。

而針對智能化的大趨勢,作為旗艦車型的ID.7 VIZZION也有亮眼表現。搭載15英寸智能2K懸浮屏,並首采大眾品牌全新一代車機作業系統ID. OS 2.0。從操控體驗來看,這套車機的UI介面設計很簡潔,上手的難度很低。

藉助ID. Mate AI智能管家及科大訊飛語音交互系統,大部分的功能都能夠用語音進行操控,並且支持方言識別,AR HUD也沒有缺席,整車在智能化以及科技感方面,對比主流國產電車並不落下風。

而在此之外,ID.7 VZZION有著合資品牌的身份加持,能夠帶給消費者的價值體驗。比如德系對於操控、安全這些傳統價值的把控一直受到很多消費者的認可,即便是電動化時代依舊如此。

後置單電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50kW,最大扭矩為310N·m;雙電機版車型綜合功率可達230kW,總扭矩為472N·m;均匹配84.8kWh的三元鋰電池,最大續航里程達到了642km。通過出色的硬體配置首先保證了日常的使用需求,再加上德系的底盤調教水平,從而提升用車體驗。

同時,作為旗艦車型,ID.7 VZZION並不需要「省成本」,這也造就了其出色的安全性。據悉,新車正式面世前歷經了73次整車碰撞試驗。

整車高強度及超高強度鋼占比高達 81%,車身扭轉剛度超過46100N·m/deg,而獨有的「三明治」門檻結構和兩根採用航母級材料的加強橫樑,為車身及電池提供雙重防護。包括電池安全方面,ID.7 VIZZION對每個電芯都進行了100%監測,單個電芯的控制參數超過6800個,並且每個參數都比行業標準至少高出10%。

總的來說,ID.7 VZZION針對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點都做出了回應,在新的需求下,能夠更快的打開市場,而ID.系列接下來在國內的市場表現其實也值得我們期待。

寫在最後:

不難發現,ID.7 VZZION的到來並不是匆忙推出,它清楚國內消費者想要的是什麼,當國內純電車市場趨於同質化的情況下,消費者也需要能夠帶來不一樣體驗的產品,而這或許正是ID.7 VIZZION最好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d1c7dbedb6466e664aaa764c9cc4b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