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樓評 | 業內視角
337篇/文3567字/閱讀15分
導讀
富力在山西十五年了,本是個王者選手,硬是玩脫了。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馭勢者獨步天下!
見字如面,大家好,我是太原樓評君!
本欲起筆寫富力,友人勸言:富力不納諫,圖勞矣!有間曰:彼乃狠人,君當斟酌。
人鑒知得失,史鑑知興替!
太原的樓市,起初本沒有品牌房企,由於省會的特殊性,很多小區多是房改房和經適房,沒有物業費,也不是什麼學區房。
那時候房價是貼著成本來賣,所以當年太原房價不高,倒是指標費挺高,想買房要托關係,一個指標隨便就能小十萬。
目光所及皆是現象;所想所思皆系地產!
背景:山西富力「版圖」
太原和北京較近,最早的品牌房企可追溯到2005年首創置業,在長風商務區三個多億拿地,只不過大業未成,選擇了退出。
2007年,五大房企入駐龍城!
綠地在長風東,恆大小店鎮,這兩位屬於開拓派。合生在二營盤的銅廠,海爾在河西的印染廠,這倆屬於固守派。
富力是「撿漏」心態下,把破產的晉安化工和東方機械廠的土地接手,並擴大了片區性的城改,論功,確實造了一座城。
富力城最初框架用地是1584畝,規劃總建面211萬㎡。當年放在整個北方的城市裡,打造千畝級別的大型住宅也是罕見的。
當然,對比現在情況,最初的規劃改的七七八八,早已不是當年模樣。
太原站穩後,山西版圖逐漸豐滿起來!
富力在山西的十五年時間裡,一度長期占據前三,以教育屬性作為開發優勢,成為了山西購房者較為熟知的品牌房企,具體看一下版塊發展布局。
(一):太原市的布局
富力在太原的布局,環線霸主,在北中環的項目除了富力城(舊改和敦化坊城改)系列外,又補添了富力華庭,富力天禧城和天禧公館(大、小東流城改)!
東中環有富力金禧城(龍堡城改),西中環有富力現代廣場(玻璃廠舊改)和悅禧城,南邊的龍城大街有富力壹品(范家堡城改)和尚悅居!
除了環線外,還有晉陽湖板塊的富力山、熙悅居和富力灣(西寨城改)項目。
從這些布局看,富力長於舊改和城改,基本不拍地,陸續簽約十多個城改,其成本可控,利潤有保障,完全可良性發展。
但也有局限,有吃老本的味道,在富力城的高光後,地塊多在環線,產品以沿襲為主,鮮有項目去革新做突破。
(二):山西省的布局
富力在山西省內猶如「復刻」,2012年大同拿地也叫富力城,後拓展長治尚悅居(馬坊頭城改),臨汾尚悅居、富力灣。
江郎才盡?也不過如此?富力在山西地市項目全參考太原,而且拿地規模越來越小,與競品項目的「溢價」能力越來越低,市場份額也是出現下滑。
太原樓評君:
出道即巔峰,從此不進步!
一:淺析富力與業主
富力與業主的關係,本來應該是互相信任,彼此成就。樓評君初到太原時,朋友還推薦買富力的房子,伴隨山西富力的經營下滑,如今富力的業主培養成為「彪悍」民風,與之鬥智斗勇,究其原因!
源於屢屢「失信」,口碑日下。
(一):強悍的富力物業
期待越大,怨念越強,在富力物業一系列神仙操作下,關係勢同水火。且不說因未接入國家電網等引發的停水停電這種小事,還屢屢發生些肢體衝突和鬧劇。
尤其是太原總部富力中心,業主為解決問題希望面見相關「領導」,時常要付出衝破封鎖的代價。當然樓評君不提倡這樣,如若對話不易,還有他法。
(二):交付質量的瑕疵
富力很多項目交付時常常有故事,小問題確實沒必要,但是延期交付,質量嚴重瑕疵,虛假宣傳的問題,仍是要維護合法權益,尤其是在事實清晰,證據充足情況下,走訴訟自行辯護也是穩贏的。
譬如太原富力業主集體行動,就充分使用了售樓部,導致金禧城的開盤,以空調未到位而選擇延期。白底黑字的條幅畫面不好看,選個業主的手稿問題供參考。
(三):契約精神的缺乏
老百姓買房引發的不爽,無非就是幾種情況:以次充好的質量問題,集中在精裝交付,主要是樣板間和交付的偏差較大!
學區兌現的問題,集中在孩子大了要上學,學校還沒蓋!近期通報41家房企中,很多就是項目開發中學校用地沒開工的問題,這裡面也有富力。
再有就是延期交房無賠償,尚未完工強交付等,富力某項目被業主戲稱「敘利亞式交房」。這些問題的存在,其實富力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
太原樓評君:
業主消費常受氣,口碑導向想逃離!
二:淺析富力與乙方
作為品牌開發商的乙方有很多,既有材料房,施工方,設計院,裝修房,園林方,也有營銷代理,廣告服務,渠道支持等。
然而山西富力的乙方,從最初的以品牌一線的乙方為主,逐步變成二三流的乙方。
這些合作的乙方常常有相似遭遇!
那就是:沒錢,地主家也沒有餘量!
山西富力這種故事很多,合同簽了,事先擱著。活乾了,錢等著。用到時,積極主動。用不著了,就閉門羹(王某總)。還有些攤派性任務指標等。
行業內極少有代理起訴開發商,但是山西富力就體驗過。乙方選擇多個項目集體撤場抗議,也在太原富力發生過。
常年累月的拖欠積累,嚴重影響乙方的發展生存。甲方領導表示:要錢沒有,要工抵房還得看面子。
最終導致就是部分優質的乙方把富力放進了合作「黑名單」,仍有合作的乙方檔次降低了,以湊合著乾的心態做事,譬如在大同富力城出現了四千三的工抵房,當下富力產品質量下降也就找出了癥結所在。
太原樓評君:
不能善待乙方,必定自斷輝煌!
三:淺析富力與地主
富力太原的取地,大多是城改。這些城改用地涉及拆遷,過渡,還遷安置等多個環節,富力和這些城改「地主」們相處如何?
(一):敦化坊城改安置
已啟動回遷安置建設,商品房在售,安置房工作較為滯後,目前尚未交付。
(二):大小東流城改安置
在市住建局督促下,今年4月30日,富力天禧城正式復工。
(三):龍堡城改安置
太原對41家公司簽發《督促開工通知書》,要求其儘快開工建設。其中就包含龍堡村的兩宗土地。
太原樓評君:
合作貌似甜蜜蜜,回遷安置排後期!
四:淺析富力與資方
富力在山西的「消亡」現象,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主觀原因是管理和服務上的,也就是人的問題。客觀原因存在未能善待乙方,導致工程質量下降,這個跟資本有關係,也是富力集團的戰略出現問題。
把時間軸往前推移,山西富力開始出現「財務緊張」並非是三道紅線之後,而是在17年就已經存在,那年正是富力以「低價」六折189.55億收購萬達酒店。
富力地產公布2016年度全年業績,營業額為人民幣537.3億元,純利僅有70.6億元。收購萬達酒店至少三年純利,而這些資產反成為「包袱」,不僅沒有盈利,而且連年虧損,讓富力喪失了大量的現金流,也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作為全國性品牌房企,山西富力很受資方青睞的。其一底子不錯,華南五虎成名早。其次,規模大,儲地優勢強。其三,毛利潤高,開發優化排序下僅看報表確實很好看。
目前的合作資方也很多,其中估計最大的應該是平安,可是在今年資方的合作也渡過了甜蜜期,彼此有互相防備的趨勢。
8月24日富力地產發布公告稱,經公司申請,所有存續公司債自2022年8月24日開市起停牌。與此同時,富力地產還披露了7起涉及司法訴訟,其中三起涉及太原。
山西富力相關的資方訴求:還錢!
深圳某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與太原富力項目的股權轉讓糾紛,向深圳國際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返還股債權本金6億,以及支付利息和滯納金。並要求拍賣持有的太原聯富房地產的 55%股權,拍賣價款優先受償。
深圳某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與太原富力敦化坊項目、太原富力木廠頭項目合作糾紛,分別向深圳國際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受讓持有的項目股權和股東借款債權,支付受讓價款本金約14.1億、11.67億,以及支付資金占用費、逾期違約金等。並要求拍賣持有的太原富力興盛房地產 51%股權、太原永富房地產 51%股權、拍賣價款優先受償。
據悉案件正在仲裁審理過程中,尚未裁決。
深圳某新投資公司背後真正的資方就是中國平安。從訴求中,可以看到山西富力把過半股權放了,某種意義上山西富力通過股權從資方那搞到了三十多億的「巨款」。
太原樓評君:
吾已金蟬脫殼,留下一地雞毛!
樓評君對於富力是很惋惜的,它在山西樓市中曾有一批忠實的業主,優質的乙方,良好的城改機遇,以及資方的強力支持,這把牌即便不是王炸,也是四個二。
當下富力似乎沒有精力好好做項目了,也不想繼續開拓山西市場了,品牌溢價基本消失了。古人誠不欺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從富力的發展教訓中,得出一些啟示!
1,品牌力源於產品力,需重視口碑。
2,經營要成人達己,只利己會凋零。
3,戰略要慎重擴展,守好主營業務!
4,慎重對待資本,控槓桿防被反噬!
太原樓評君:
一代嬌子已落幕,滿地飄落甚惋惜!
文中意見和內容僅供交流使用
以微見著 洞察先機把握趨勢客觀行文 理性看事決策參考
-- END --
Copyright
作者:太原樓評 編輯:張明
原創作品未經同意或授權不得商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