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美姐
李玟去世後,更多生前細節被爆出來...
半年前突然罹患乳癌,但也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勇敢對抗。
不過,好在李玟的 乳癌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看到這裡,讓人內心五味雜陳,
她真的是一個即堅強又讓人心疼的女人。
這也為廣大女性再次敲響警鐘,我們應該多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1.乳腺癌就在我們身邊
《2017年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的報告表明,全球發達地區年發病率達74.1/10萬,占女性癌症新發病例的25%,占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15%。2020年,全球有230萬名婦女被診斷患有乳腺癌,有68.5萬人死亡。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
2020年,中國乳腺癌新發病例數為42萬,位居女性癌症第四位,僅次於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中國乳腺癌死亡病例數為12萬,位居女性癌症第四位,僅次於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中國一個女性一生有1/40的可能性患乳腺癌。
2.現在乳腺癌的發展呈現三個趨勢
根據我從網絡上搜索到的信息,「中國式」乳腺癌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發病年齡早,年輕患者相對較多。相比西方國家,我國乳腺癌發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體型來講,比歐美國家瘦一些,所以我們一般屬於緻密性乳房較多;第一,西方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到達「平台期」無明顯增長,我國乳腺癌發病率每年以3%-4%的速度遞增,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未來還會有所增長。第二,我國相比西方國家的發病年齡年輕10-15歲左右,更重要的是,我國乳腺癌早診率僅30%-40%,相比西方國家70%的早診率具有很大的差距。
就診晚,很多患者就診時已經是3期和4期。由於缺乏對乳腺癌的知識和防範意識,以及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分布和不足,很多中國女性在發現乳腺異常後沒有及時就醫或者選擇自行服藥、按摩等方式處理,導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據統計,我國乳腺癌患者中約有40%是中晚期。
大城市發病率高,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社會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發病率最高,廣州乳腺癌 ASR 為 46.6 例 /10 萬女性,這一比率與日本接近( ASR :42.7 例 /10 萬女性)。相反,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乳腺癌 ASR 可低於 7.94 例 /10 萬女性。
發病年齡早,年輕患者相對較多。相比西方國家,我國乳腺癌發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從體型來講,比歐美國家瘦一些,所以我們一般屬於緻密性乳房較多;第一,西方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到達「平台期」無明顯增長,我國乳腺癌發病率每年以3%-4%的速度遞增,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未來還會有所增長。第二,我國相比西方國家的發病年齡年輕10-15歲左右,更重要的是,我國乳腺癌早診率僅30%-40%,相比西方國家70%的早診率具有很大的差距。
就診晚,很多患者就診時已經是3期和4期。由於缺乏對乳腺癌的知識和防範意識,以及醫療資源的不均衡分布和不足,很多中國女性在發現乳腺異常後沒有及時就醫或者選擇自行服藥、按摩等方式處理,導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據統計,我國乳腺癌患者中約有40%是中晚期。
大城市發病率高,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社會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發病率最高,廣州乳腺癌 ASR 為 46.6 例 /10 萬女性,這一比率與日本接近( ASR :42.7 例 /10 萬女性)。相反,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乳腺癌 ASR 可低於 7.94 例 /10 萬女性。
3.乳癌的高發人群特徵
乳腺癌的高發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如攜帶BRCA1/2基因突變或有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50歲前被診斷為乳腺癌。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的患者。
既往行胸部放療的患者。
月經初潮早於13歲而絕經時間晚、沒有進行母乳喂養或母乳喂養的時間較短、肥胖、高脂飲食、過度飲酒等。
城市女性,特別是職業女性,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等,導致內分泌失調,增加了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如攜帶BRCA1/2基因突變或有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50歲前被診斷為乳腺癌。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的患者。
既往行胸部放療的患者。
月經初潮早於13歲而絕經時間晚、沒有進行母乳喂養或母乳喂養的時間較短、肥胖、高脂飲食、過度飲酒等。
城市女性,特別是職業女性,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等,導致內分泌失調,增加了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根據我國乳腺癌發病情況來看,呈現出「兩個小高峰」:一個是在45-55歲,另一個是在65-75歲。
自我檢查的方法:
站立或坐於鏡前,面對鏡子仔細觀察自己兩側乳房,包括大小、形態、輪廓、皮膚及顏色有無改變,乳頭有無抬高、凹陷、溢液等。雙手壓在臀部下,雙臂舉過頭頂,手掌合十,分別檢查乳房。抬起乳房,觀察乳房底部的隆起是否對稱。
左手上提至頭部後側,用右手檢查左乳,以手指的指腹輕壓乳房,感覺是否有硬塊,由乳頭開始逐漸向外做環狀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觸摸;用同樣方法檢查右邊乳房。注意不要遺漏乳暈及腋窩部位。
以大拇指和食指壓乳頭,注意有無異常分泌物。
站立或坐於鏡前,面對鏡子仔細觀察自己兩側乳房,包括大小、形態、輪廓、皮膚及顏色有無改變,乳頭有無抬高、凹陷、溢液等。雙手壓在臀部下,雙臂舉過頭頂,手掌合十,分別檢查乳房。抬起乳房,觀察乳房底部的隆起是否對稱。
左手上提至頭部後側,用右手檢查左乳,以手指的指腹輕壓乳房,感覺是否有硬塊,由乳頭開始逐漸向外做環狀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觸摸;用同樣方法檢查右邊乳房。注意不要遺漏乳暈及腋窩部位。
以大拇指和食指壓乳頭,注意有無異常分泌物。
乳腺癌自我檢查應每月 1次,最好在月經來潮後的 7~10天,此時乳腺比較鬆軟,無脹痛,容易發現異常;已停經的婦女可選擇每月固定的時間進行自查。如果發現任何可疑的症狀,請及時去醫院就診。
4.定期的乳腺檢查需要做哪些項目?
醫生視診觸診:每年一次,由醫生對乳房進行全面的檢查,觀察和觸摸乳房的形態、乳房皮膚表面的情況、乳頭乳暈的情況、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等情況。
乳腺超聲檢查:每6個月一次,能準確反映出腫塊的位置、大小和數目、形態、邊界、內部回聲、血流信號等,有助於判斷腫塊或結節病灶的性質(如囊性、實性、增生性),並能大致判斷腫瘤的良惡性;同時還可以了解腋窩和鎖骨上淋巴結的情況。
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每年一次,是一種低劑量乳腺X光拍攝乳房的技術,有助於鑑別良、惡性病變及早期發現乳腺癌,而且鉬靶對發現微小鈣化最具有優勢,可發現乳腺內小於1厘米的結節性病灶,也可觀察到小於0.1毫米的微小鈣化點及鈣化簇。
內分泌檢查:每年一次,主要是檢測雌激素和孕激素等內分泌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因為內分泌紊亂和卵巢功能失調與乳腺增生有關,而雌激素刺激乳房腺體上皮細胞過度增生也是造成乳腺癌的重要原因。
核磁共振(MRI)檢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主要是利用磁場來產生人體組織的詳細圖像,在檢查過程中也許會向靜脈血管中注射造影劑,用於腫塊增強對比。對於高風險人群(如家族史、基因突變、胸部放療史等)、保乳手術後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不清楚的情況下,MRI可以提供更精準的評估。
醫生視診觸診:每年一次,由醫生對乳房進行全面的檢查,觀察和觸摸乳房的形態、乳房皮膚表面的情況、乳頭乳暈的情況、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等情況。
乳腺超聲檢查:每6個月一次,能準確反映出腫塊的位置、大小和數目、形態、邊界、內部回聲、血流信號等,有助於判斷腫塊或結節病灶的性質(如囊性、實性、增生性),並能大致判斷腫瘤的良惡性;同時還可以了解腋窩和鎖骨上淋巴結的情況。
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每年一次,是一種低劑量乳腺X光拍攝乳房的技術,有助於鑑別良、惡性病變及早期發現乳腺癌,而且鉬靶對發現微小鈣化最具有優勢,可發現乳腺內小於1厘米的結節性病灶,也可觀察到小於0.1毫米的微小鈣化點及鈣化簇。
內分泌檢查:每年一次,主要是檢測雌激素和孕激素等內分泌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因為內分泌紊亂和卵巢功能失調與乳腺增生有關,而雌激素刺激乳房腺體上皮細胞過度增生也是造成乳腺癌的重要原因。
核磁共振(MRI)檢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主要是利用磁場來產生人體組織的詳細圖像,在檢查過程中也許會向靜脈血管中注射造影劑,用於腫塊增強對比。對於高風險人群(如家族史、基因突變、胸部放療史等)、保乳手術後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不清楚的情況下,MRI可以提供更精準的評估。
預防乳腺癌的建議:
保持健康的體重和飲食:肥胖和飲酒都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因為它們會影響雌激素的水平和代謝。建議控制飲酒量,每天不要超過一杯,多吃富含纖維、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的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豆類,少吃高溫油炸肉類和加工食品。
堅持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幫助減輕體重、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和抗壓能力,從而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研究表明,每周至少運動4小時的婦女其患乳腺癌的幾率降低了37%。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可以選擇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有氧運動。
避免過多的雌激素曝露:雌激素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因為它可以刺激乳房細胞的增殖和變異。避免過多的雌激素曝露包括:儘量早生育、多生育、延長哺乳時間;避免長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或激素替代治療;儘量減少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妝品或個人護理產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雌激素類物質,如塑料製品、農藥殘留等。
定期進行乳腺檢查(看上面的詳解)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心理壓力、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會影響內分泌平衡和免疫功能,從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建議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多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治療,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應對方式。
保持健康的體重和飲食:肥胖和飲酒都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因為它們會影響雌激素的水平和代謝。建議控制飲酒量,每天不要超過一杯,多吃富含纖維、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的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豆類,少吃高溫油炸肉類和加工食品。
堅持適量的運動:運動可以幫助減輕體重、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和抗壓能力,從而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研究表明,每周至少運動4小時的婦女其患乳腺癌的幾率降低了37%。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可以選擇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有氧運動。
避免過多的雌激素曝露:雌激素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因為它可以刺激乳房細胞的增殖和變異。避免過多的雌激素曝露包括:儘量早生育、多生育、延長哺乳時間;避免長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或激素替代治療;儘量減少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妝品或個人護理產品;避免接觸環境中的雌激素類物質,如塑料製品、農藥殘留等。
定期進行乳腺檢查(看上面的詳解)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心理壓力、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會影響內分泌平衡和免疫功能,從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建議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多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治療,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應對方式。
姐妹們喜歡的話,給我一個免費的關注哦~